有人說:但凡烏克蘭曾經的核彈頭還在,哪怕隻有原來的十分之一,俄羅斯這次也不敢輕易進攻烏克蘭。
此話有理!

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吃,二十多年前,是烏克蘭親自銷毀了大量的核武器,銷毀得幹幹淨淨,沒有藏一個私貨。
如今,很多人大罵烏克蘭上司人曾經的無腦行為。
可是,烏克蘭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他們的無奈,除了一些知情人,其他人都不會懂得。
一切,都要從蘇聯解體說起.....
1、蘇聯解體了,核武器怎麼處理?
1991年,是個非常特别的一年,這是世界局勢的一個分水嶺,因為蘇聯解體了。
蘇聯的解體,讓歐美國家一陣暗喜,特别是美國人,一下子放松了不少,那個強大的對手終于轟然倒地了,從此之後,“冷戰”成為了并不遙遠的曆史,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終于來臨了!
蘇聯挂了,“政治遺産”得有國家繼承,無疑,俄羅斯作為共和國絕對的長子,繼承了大部分蘇聯的遺産,而老二烏克蘭也繼承了不少。
一個重要的事情,引起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注意,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先後宣布:自己領土内的核武器屬于自己的一部分。
美國有點擔心了,俄羅斯也開始着急上火了,這些弟弟們不省心呐!
美國時間1991年12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切尼,接受了美國有線新聞網“星期六新聞人物”節目采訪時說道:美國非常關注蘇聯境内的巨大核武器庫!不清楚的是,獨聯體國家有沒有對核武器進行一個妥善的安排!這些核武器如果擴散到不該得到的國家手中,那該多可怕!
看得出美國國防部部長的擔心,他們擔心核武器流落到一些國家手中,比如伊拉克,比如阿富汗,比如伊朗,比如北韓......
那時候,明面上的擁核國家隻有五常,巴基斯坦和印度還在悄悄地實驗,沒有對外公布,以色列據說有,但從未對外公開過。
在歐美國家和俄羅斯看來,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絕對不能擁有核武器。聯合國五常沒有一個同意的。
如果有一天,他們的經濟有了問題,不排除他們将手中的核武器和核武技術轉賣出去。
當時的烏克蘭,可是擁有1200多枚戰略核彈頭,擁有2000多枚戰術核彈頭,是妥妥的當時第三核武器大國。
如果烏克蘭搞點事,世界太危險!
美國人細思極恐!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解決?和俄羅斯一起合作。
解決獨聯體核武器擴散的關鍵點有兩個:一是控制住那些核技術人員,不要流入一些試圖研制核武器的國家;二是銷毀三個國家的核武器,
很顯然,解決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易,但第一個更容易解決一些。
但,總不至于把這些核技術人員綁起來吧!
是以,美國提出在烏克蘭和莫斯科各建立一個科技中心,将那些核武器技術人員,歸攏在兩個科技中心内。
1992年3月,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開了個碰頭會,并發了一個聯合聲明:美國出2500萬美元,德國和日本也出相應的一些錢,在俄羅斯建立“收容”核技術人員的科技中心。(沒查到烏克蘭建立科技中心的消息)
這算是解決了人的問題了。
于是,第一個問題解決了。
那麼,三個國家的核武器該怎麼辦呢?
2、烏克蘭核武器的銷毀
人的問題解決了,核武器的問題必須解決。
關于銷毀烏克蘭三國的核武器,美俄方向一緻。
隻是,兩個國家扮演的角色不一樣,美國喜歡兩條腿走路,一是給予資金的援助和支援,二是用經濟制裁來脅迫。
俄羅斯沒錢,是以,隻是用“能源制裁”來脅迫。
在世界兩大國家的影響下,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瑟瑟發抖,擔心極了,這兩個大佬,哪個都惹不起!
但是,輕易答應美俄兩國的要求?怎麼可能。
胳膊扭不過大腿,三個國家隻能以小國的生存法則顫顫巍巍地向前行進。
1992年5月31日,在葡萄牙裡斯本,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通過了《裡斯本協定》,簽署了《第一階段削減核武器條約》。
這條約裡寫道,俄羅斯可以成為有核武器的國家,另外三國,要完全銷毀,并且要在後來加入《核不擴散條約》。
1992年7月6日,獨聯體國家一起開了個會,通過了《關于俄羅斯是唯一的蘇聯核地位繼承國的協定》。
這樣一來,從法理上,俄羅斯成了蘇聯核武器的唯一繼承國,而烏克蘭三國的核武器,要麼自行銷毀,要麼送往俄羅斯,集中銷毀。
1992年的7月,哈薩克斯坦政府準許了《第一階段消減戰略武器條約》。當年年底,俄羅斯政府也準許了此事。1993年2月,白俄羅斯也準許了此事。
有沒有感覺哪裡不對勁?沒錯,烏克蘭政府沒批啊,他們有巨大的争執。
當時的烏克蘭總統是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此人是主張讓烏克蘭銷毀核武器的,他同意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美俄給的壓力很大,烏克蘭如果雙雙得罪,日子非常不好過。與其如此,不如銷毀核武器。
二是,總統認為,核武器不是簡單的武器,得有專門的控制、測試和再生産的工業體系,很遺憾,當時俄羅斯作為蘇聯的核心,那裡有,但烏克蘭沒有。如果要建立,第一要有技術人員,第二得有錢,烏克蘭很缺乏,不容易做到;
三是,總統克拉夫丘克認為,核武器是有“使用年限”的,是要常常維護的,烏克蘭擁有的核武器數量不少,那樣很費錢。
克拉夫丘克在當年接受烏克蘭媒體采訪時說道:“我們有核武器,卻沒有控制、測試和再生産的體系,就像拿着手榴彈的猴子”。
說得挺形象的。
是的,像烏克蘭這樣的“小國”,擁有大量核武器,實在是件太過艱難的事情。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總統如此,但是,烏克蘭議員大人們認為“不好”,在1993年的4月,他們聯名要求總統保留烏克蘭國内的核武器。
經過商議,1993年6月,烏克蘭做出了當時的決定:僅僅消減42%的戰略核彈頭和36%的運載工具。并且,烏克蘭人決定無限期推遲《第一階段消減戰略武器條約》。
這事讓美國和俄羅斯都急了,就差臨門一腳了,卻被烏克蘭頂住了!
之後,美俄兩國再次開始軟硬兼施,而烏克蘭開始了漫天要價,雙方把銷毀核武器的事情,整成了一樁生意。
俄羅斯說:我們會補償你們!烏克蘭不願意,關鍵是俄羅斯能補償多少?也沒多少錢啊!于是,俄烏沖突開始急劇飙升。
美國開始使用“金錢政策”和“胡蘿蔔政策”,一邊承諾烏克蘭給予資金上的援助,另一邊和烏克蘭簽訂軍事合作協定(不是同盟那種),讓烏克蘭的不安全感降低。
與此同時,美國告誡烏克蘭:如果一意孤行擁有核武器,将面臨巨大的費用問題和諸多不确定性。
好一個“諸多的不确定性”,你品,你細品!
經過幾個回合的談判,在美俄兩國的壓力下,1993年11月18日,烏克蘭政府準許了《第一階段消減戰略武器條約》。
看似協定簽訂了,但烏克蘭仍然堅持第一步先削減42%的戰略核彈頭和36%的運載工具,如果烏克蘭的所有安全保障和經濟補償方面的要求得到滿足,那麼,就會徹底執行完全的“銷毀核武器”。
1994年1月14日,烏克蘭總統、俄羅斯總統和美國總統三大佬簽訂了《關于銷毀烏克蘭境内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定》,内容中,也強調了烏克蘭将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當年的4月,烏克蘭開始拆除國内的戰略核武器。
而在當年的12月5日,烏克蘭、俄羅斯、美國、英國等一起簽訂了著名的《布達佩斯備忘錄》(此時,烏克蘭的總統已經是庫奇馬了),當中聲明:美國和俄羅斯、英國保證烏克蘭的安全,任何國家都不能對烏克蘭投放核武器,任何國家欺負烏克蘭,美國和俄羅斯就收拾它。
可惜,沒有約定,如果俄羅斯或者美國欺負烏克蘭該怎麼辦?
2022年的俄烏戰争開始後,澤連斯基抱怨道:28年前的布達佩斯備忘錄有什麼用呢?
烏克蘭的核武器全部銷毀了,美國兌現了金錢的承諾,給了烏克蘭兩筆錢,第一次是1.75億美元,這是補償款。另外,給了1.5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3、烏克蘭沒有了核武器,卻被俄羅斯進攻了
沒有核武的日子,烏克蘭仿佛無核一身輕。
但,走着走着,他們越來越靠近西方,歐洲國家和美國成了他們的燈塔,對于老大哥俄羅斯,他們越來越看不上眼了。
烏克蘭一遍遍地申請加入北約這個軍事同盟,俄羅斯一次次受着煎熬。
終于,在2014年烏克蘭爆發第二次顔色革命後,俄羅斯快刀斬亂麻地把克裡米亞納入囊中,并且長期力挺烏東地區。
2019年澤連斯基當了烏克蘭總統後,俄羅斯如芒刺背,因為這個“演員總統”膽子挺大,和美國人、歐洲人走得很近,而且毫不掩飾。對于平定烏東地區、加入北約,澤連斯基興緻不是一般得大。
終于,在美國人的挑唆下,烏克蘭強力進軍烏東地區。
普京怒了,力挺烏東地區,支援盧甘斯克共和國和頓涅茨克共和國的獨立,并且在2月24日開始進攻烏克蘭。
此時,烏克蘭才發現,沒有了核武器做支撐,他們在俄羅斯面前顯得太過單薄。
假如,他們還有一些核武器,哪怕隻有幾十枚,相信俄羅斯也不敢入境進攻。
但是,烏克蘭如何真地堅持擁有核武,那麼,國土可能沒人侵犯,而他們可能會被長期經濟制裁,會極其窮困,甚至,發生各種内亂、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