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抑郁症的人可能會自殘上瘾,一定要注意起來

作者:維尼的蜂蜜罐C

許多抑郁的人告訴我,他們想要停止【自我毀滅的行為】,因為這是導緻他們抑郁的原因。

他們指的是自毀行為,從上瘾到自殘、燃燒或傷害自己。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指的是做出了讓自己後悔的選擇,比如偶爾暴飲暴食,對項目投入過多,或與傷害,令自己失望的伴侶交往。

我不認為這一切的動機來自于想要傷害自己。自我毀滅的行為并不一定是自我毀滅;通常,人們做出這樣的行為是為了幫助、保護或治愈自己。不幸的是,同樣的有益的方法也可能造成傷害。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抑郁症的人可能會自殘上瘾,一定要注意起來

上瘾

當然,成瘾會導緻自我傷害,但這通常不是成瘾者沉浸在成瘾之中時所想的。發展和滿足成瘾通常是一種試圖應對壓倒性的情感(有時是身體)痛苦的嘗試。

這種痛苦可能包括害羞和社交焦慮,本身的痛苦,或創傷、虐待、損失和羞愧的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成瘾是生理上的,并沒有反映出成瘾者的意圖——成瘾的渴望迫使成瘾者通過使用更多藥物來獲得緩解。

身體上的傷害

發現自我毀滅行為背後的真實意圖揭示了自我保護的核心需求。例如,切割和燒傷皮膚看起來是自我毀滅,但它可以緩解情緒上的痛苦,這種痛苦強烈到足以在沒有這種緩解的情況下導緻自殺。

當身體疼痛(包括厭食症患者所知道的饑餓)釋放内啡肽時,緩解就會被激發出來——我們的身體會巧妙地麻木疼痛,并提供一些快感來幫助我們度過疼痛。

當某人感到被剝奪權力時,自殘也會給人一種掌控的感覺。它可以喚起人們對通過身體傷害可見的情感傷痛的關注。

認識到痛苦是獲得人們需要的幫助的必要步驟,但請不要把這當作給自己帶來痛苦的建議。對于那些願意和有能力尋求幫助的人來說,有更好的方法。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抑郁症的人可能會自殘上瘾,一定要注意起來

選擇的人後悔

一個讓人們後悔的選擇的常見例子是選擇抛棄他們的伴侶,或者虐待伴侶。有時人們這樣做是為了試圖重建和治愈他們童年關系中的痛苦因素。

通過首先找到像父母一樣傷害過他們的伴侶,然後決定如何讓他們的伴侶停止傷害他們,他們可以嘗試治愈父母無法治愈的東西。

例如,一個在童年時期經曆過父母遺棄的人通常會選擇一個符合這種模式的伴侶。

雖然觸發這種被遺棄記憶的潛在伴侶将繼續是吸引人的來源,如果成年人的被遺棄經曆是溫和的,而不是有害的,這個人可能會學會治愈父母留下的創傷。

當所選擇的關系與與父母的關系一樣時,就更難找到治愈的途徑,比如當施虐的一方無法改變時。很多時候人們可以選擇一些與他們有些相似,但不像他們的父母那麼極端的伴侶,他們能夠成長和改變,變得不那麼傷人。

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第一段感情可以提供一個療傷的機會,而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可能要經曆許多段感情或許多年才會恢複正常。不管這是否有效,我相信人們選擇傷害性伴侶的目的是試圖解決童年時期重要關系造成的情感創傷,而不是傷害自己。

例如,當你12歲時,你的父母在離婚過程中表現得不可預測、失去控制,你可能已經意識到,暴飲暴食和淨化讓你覺得對混亂的控制更強。如果你年紀大一些,你可以通過遠離混亂、和一個好的傾聽者交談或調解沖突來處理這些混亂。

但作為一個12歲的孩子,你的技能和自由是有限的,你必須利用你手邊的東西來生存。也許你繼續暴飲暴食和淨化的練習是因為你需要它,而且它奏效了。

然後在成年後,當你感到被困在其他可怕、混亂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自然地使用你在童年發展的方法來獲得控制感。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看起來像是自我毀滅的行為,但它實際上可能是你年輕的一面在盡最大努力保護自己?

橘子傾聽元式催眠:抑郁症的人可能會自殘上瘾,一定要注意起來

故意自我破壞

也有一些人已經形成了一種做事的模式,以破壞他們獲得想要的東西的可能性。這幾乎就像是他們對走自己的路上瘾了。這個人可能會覺得被詛咒了,或者覺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之後,成功仍然是不可能的。

這類自我破壞可能包括反複入學,結果卻辍學或不及格;在社交場合說錯話;在工作中做了會導緻被解雇的事情;或者疏遠新朋友。如果有人試圖幫助他們,他們會與那個人争論,否定任何建議,并破壞任何幫助會有效的機會。即使在這些情況下,當人們似乎在公然地試圖破壞任何好的東西時,我仍然相信他們是在試圖保護和幫助自己。

首先,他們并不是在試圖毀滅自己——他們的行為隻會導緻剝奪感、挫敗感和失望感,而不是徹底的毀滅。他們的動機通常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父母的控制和侵擾。

通過破壞父母的努力,孩子可以獲得獨立的身份、被動的力量和獨立,并可以表達對被虐待的憤怒。是以,我們的目标是自我保護。

實際的自我毀滅

首先,關于自殺的一個說明:雖然自殺似乎是自我毀滅的最終形式,但大多數想要自殺的人隻是想要停止情感或身體上的痛苦,他們認為除了死亡之外沒有其他選擇。奇怪的是,自殺仍然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形式。

很少有人真的想要毀滅自己或者自己的生活。當人們被罪惡感淹沒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應該被處以死刑。例如,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一個在事故中幸存下來的孩子身上,而他的兄弟姐妹卻沒有。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可能也會把死亡看作是從對他們來說不可原諒的事情的強烈負罪感中找到解脫的唯一途徑。

一般來說,【自我毀滅】一詞意味着内在的一股邪惡力量決心毀滅我們,必須憎恨、征服、削弱或驅逐這股力量。

我對所謂的自我毀滅傾向了解得越多,我就越發現,事實上,這個人的一部分是在試圖保護或治愈自己。自殘的方法通常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

有時,當一個人使用這些方法之一時,這個動作會讓人想起一個孩子。保護的方法不僅像孩子一樣,而且行為和思維過程也符合孩子在第一次遭受創傷時的技能、資源和觀點。解決創傷可以讓人發展出傷害較小的方式來應對痛苦的感覺。

是以問問你自己,你是否做了什麼自毀的事。然後深入研究這種行為可能與什麼相關,看看你是否能找到一個積極的意圖,即使這是一個孩子對如何實作這個意圖的看法。我很想知道你有什麼發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