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羅泰戈拉、蘇格拉底,到底是天才?還是騙子?

哲學家有兩種,一種是認真思考宇宙智慧的,一種是滿嘴術語的騙子。而且兩者很難區分。

古希臘的著名智者派人物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蘇格拉底等等,他們到底是天才?還是騙子?

我寫哲學史,本已經跳過智者派,但是寫到哲學之王黑格爾,發現就無法回避智者派,因為這是黑格爾的思想源泉。黑格爾建立了無比錯綜複雜的哲學體系,奇怪的是,自他以後,西方哲學基本就徹底沒落,甚至消失了。黑格爾正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1.人是萬物的尺度

一本正經地說廢話是騙子的特征。

童話《皇帝的新裝》是對此現象的準确描述。

普羅泰戈拉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對巴門尼德的"存在"論以狡辯方式的否定。

這種無知的觀念極易與俗人共鳴,但它會産生九大危害:

1.自大自私的思維方式。

2.分裂狹隘的思維方式。

3.隻顧眼前的思維方式。

4.無理狡辯的語言方式。

5.專橫霸道的行為方式。

6.道德敗壞的價值觀念。

7.霸權戰争的國際關系。

8.社會中流行種族主義。

9.煽動群眾的政治風氣。

擁有這種觀念的人極其無知和愚昧,他們否定客觀真理的存在性,認為自己的一切想法都是對的,一切感覺都是真的,他們喜歡随心所欲的颠倒黑白、指鹿為馬、混淆、撥弄是非,玩弄詭辯,主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有對立說法都對、同真。

普羅泰戈拉提出的原則是對一切說法提出相對立的說法。第歐根尼·拉爾修記述道:"普羅泰戈拉第一個說,'關于萬物都有兩個互相對立的說法'。"就是說,凡事都有兩個對立的"道理",我們可以随便說。

2.蘇格拉底也是智者派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和智者派的争論是智者派的内部沖突。他們本質上都屬于智者派,因為他們繼承、發展了智者派的核心理念——“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說:“有智慧的人是正義的尺度”。

柏拉圖說:"隻有對神虔敬,像神一樣的人才能作為萬物的尺度"。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誰有智慧應該由誰來判斷?或者說:判斷标準是什麼?

蘇格拉底曾深入學習智者派詭辯論的精華和最高心得。蘇格拉底的唯一事業就是和他在雅典大街上遇到的每一個人辯論道德倫理哲學。據柏拉圖回憶,結果是相當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很多學到了詭辯法,緻力于 “把壞的事物說成好的”,然後到處去做壞事,是以蘇格拉底最終以“毒害青年” 的罪名被處死。

蘇格拉底稱普羅泰戈拉是"我們這一代中最智慧的人"。泰阿泰德主張"知識就是感覺",蘇格拉底就說:"你關于知識本性的說法看來決不可低估,普羅泰戈拉發表過同樣的看法,他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不存在的尺度"。

哲學家和騙子的鑒别标準之一是看他有沒有真知灼見。蘇格拉底雖然語言能力很強,辯才無敵,可是他對理論并無建樹,尼采說:“蘇格拉底雖然提出了成千上萬的問題,但是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

實事求是是評判一個人邏輯正常的标準。而詭辯哲學家普羅泰戈拉置基本邏輯于不顧,大言不慚:“人是萬物的尺度”。以主觀淩駕于客觀之上,正是判斷精神分裂者的金标準。因為從科學角度講,人類大腦的認知遠遠不足于了解宇宙真實的億萬分之一。人類想要徹底了解宇宙的規律,尚需時日。當今之世,隻容謙虛。謙虛就是實事求是,就是邏輯客觀。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柏拉圖:"真理就是如同我所寫的,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尺度。"

柏拉圖更把巴門尼德的本體論換了個名詞“理念論”,當做自己的新衣,裡面仍是智者論的内容:他說隻有哲學王才能治理國家,其餘人皆不足一提,當然,這個哲學王必然是他自己,他是治國的标準和尺度,這是标準的繼承和發揚了智者派的狂妄自大,并已經喪失了一個正常人的基本邏輯,屬于無知和愚昧的範疇,他的治國理念也是一片混亂,如同兒戲,毫無邏輯。

柏拉圖是标準的詭辯者,他對本體的概念總是分裂不一,有時他稱為“固有的實在”(《巴門尼德篇》、《國家篇》),有時又稱“否定非有的本體”(《菲利布篇》、《高爾吉亞篇》),在具體解說上也存在着忽而此忽而彼的缺陷,經常出現在同一篇對話中間。

後世某些哲學家也悟到一點蹊跷:“柏拉圖所創造的形式哲學必須要從形式以外來了解,如果單純用形式哲學本身來了解,唯一的作用就是推翻它”。(叔本華《世界即意志和觀念》)

柏拉圖對善與美的定義、事物的邏輯和辯證法也相當混亂,柏拉圖對此詭辯如下:“一切考證在神示以外變得微不足道……某些理念是為其他的一切事物分享的,并且事物也同時得到了他們的名字;相似者之是以相似是因為它們分享了相似性,偉大的事物之是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分享了偉大性;正義和美的事物之是以成為正義和美的,是因為他們分享了正義和美。”

3.高爾吉亞三大命題

高爾吉亞為了破除巴門尼德的本體論,證明感性的人才是判斷萬物的唯一尺度,提出了三個互相關聯的命題:第一,無物存在;第二,即使存在某物,人們也不可能把握;第三,即使把握了,人們也無法加以表述,告訴别人。

其狡辯舉例如下:1."一切生成的東西都有某種開端",而"如果存在是永恒的","它就沒有開端","它就是無限",而"如果是無限,它就不在任何地方",因為"如果它在某處",它所處的地方被他物包容,或被存在自身包容,那麼它"不再是無限了"。總之,如果說某物存在是永恒的,就會推出某物不存在的自相沖突的結論。

2."存在也不可能是生成的"。因為如果是生成的,那麼它或者是生于存在,或者是生于非存在,但是兩者都不可能。要是存在生于存在,它就是已經存在的,就不是生成的;要是它生于非存在,也不可能,因為凡生成的東西必定是分有真實的存在和非存在,非存在不可能生成任何東西,是以存在不是生成的。

3.既然上述兩種情況不可能,某物存在"是既永恒又生成的"也就不成立,"因為兩者是互相排斥的"。如果說某物存在,"它不是一就是多",兩者都不可能。"因為如果存在是一,那麼它或者是可分割的數量,或者是連續的,或者是可度量的大小",或者是"有長度、寬度和高度"的"物體",它就是"可分割的",也就不是"·"了;存在也不可能是"多","因為多是一的總和,如果取消了一,多也就随之蕩然無存了'"。

總而言之,如果說某物存在,就會推出存在是不存在、存在和非存在同一的荒謬結果,一系列反證後,"沒有别的選擇可供思考,那麼顯然是無物存在"。

4.古希臘智者派的危害

古希臘的智者派潛心研究和慕仿詭辯的技術。一心想出人頭地,出入于市場和議事會等高端場所;又總是裝腔作勢,好像他們是無師自通。他們的論辯術絕不是針對正經的論題,也毫無正确的思維形式,而蛻變為一種任意玩弄概念遊戲、邏輯上極為荒唐的詭辯。如說:你養了小狗和老狗,老狗是小狗的爸爸,作為爸爸的老狗是你的,是以老狗是你的爸爸,你是小狗的兄弟,你打老狗就是打你的爸爸。

他們為煽動群眾的蠱惑家提供思想工具,擷取自己的私利,并加速了法律與社會秩序瓦解。他們宣揚"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弱肉強食的歪理,為當時希臘城邦間的侵占伐掠、軍事征讨提供理論依據,對全希臘的政治秩序混亂起了推波助瀾的惡劣作用。他們宣揚幸福與德性就是無限的滿足個人自私的欲望,敗壞社會倫理與公共道德。

他們主張人為的法律可随執政人(包括民主派蠱惑家)的意志不斷修改,随意解釋。"制作規範約定的是作為多數人的弱者,正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制作了規範約定,确定贊成和非難的标準,為了防止強者超過他們,得到超過他們的利益"。"如果低等人享有了平等地位,他們就心滿意足了"。當時雅典發動侵略時,外交人員言辭赤裸:“正義的标準是以同等的強迫力且為基礎的,強者能夠做他們有力且做的一切,弱者卻隻能接受他們必須接受的一切。”"自然本身顯然是讓強者超過弱者,讓一些更好的人擁有高于不好的人的利益,認為這才是公正的。綜觀一切動物以及一切城邦和人都概莫能外,所謂正義,就是強者對弱者的統治和強者的利益"。

5.結語

蘇格拉底學派和智者學派同氣連枝,雖互相争吵,但本質屬性不變。後世西方哲學很多都是智者派的分支。我們下期再講。

2022年二月初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