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華商韬略 吳蘇
中國鎳産業龍頭青山控股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遭外資獵殺,浮虧80億美元(約合505億元人民币),合作方華友钴業也連吃兩個跌停闆,據媒體報道,這兩個跌停,使華友钴業累計跌幅達19%,總市值蒸發約254億元!
你以為青山控股被打垮、華友钴業吃大虧是終局,那就小看現在中企的能量了。
昨日,3月9日,青山控股霸氣回應,将用旗下高冰鎳置換國内金屬鎳闆,已認證多種管道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消息傳出,分析機構普遍認為,青山能調足現貨交割,意味着倫敦方面的鎳期貨市場多空力量逆轉,惡意逼空中企的外資可能面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尴尬局面。
換句話說,獵殺中企的外資,有可能會被中企“反殺”。
這個積極消息也幫助華友钴業迅速“回血”。今天,華友钴業股價回升,以漲幅7.11%收盤,“回血”近百億元。
青山控股能有“逆轉乾坤”的底氣,分析人士認為與青山控股坐擁印尼鎳礦有關。事實上,這次逼空大戰中,市場消息認定的年入1.36萬億元的外資對手嘉能可,之是以要獵殺青山,目的不隻是從期貨市場瘋狂掘金,還劍指青山在印尼鎳礦的60%股權。
如今鎳産業迅猛發展,不管是生産不鏽鋼,還是生産熱門的锂電池,鎳都至關重要,這也促使嘉能可這樣的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出手争奪鎳礦資源。
和嘉能可善于運用資本杠杆發起收購不同,青山控股掌門人項光達利用金融危機的關鍵節點,終結了被國外礦山“鎳霸權”卡住喉嚨的日子。
簡單來說,在較長時間裡,中國八成以上鎳依賴進口,國際上生産鎳金屬的巨頭公司動辄提價,拼命壓榨中企。
到什麼地步?
項光達透露,國外賣中企50萬元/噸的時候,其成本隻有1.5萬元。兩者對比,爆賺超30倍,連“印鈔機”都自愧不如,而國内鋼鐵行業利潤壓縮到不足4%,相當于中企隻能給國外打苦工。
然而,機會善待準備好了的人。2008年至2009年,項光達趁金融危機把跨國礦企幹得緩不過氣,悄悄殺到世界上最大鎳礦出口國印尼,重金搶下4.7萬公頃紅土鎳礦開采權,殺入上遊鎳礦生産行業。
這之後,項光達繼續運用“鈔能力”,以不少于400億美元的規劃投資,在印尼、印度、辛巴維(威)等國家買礦,僅印尼的青山工業園就建有200萬噸鎳鐵産能,接近中國全年鎳鐵産量的一半。
正因為掌握了鎳礦資源,青山控股迅猛發展,直到成為世界鎳王。更重要的是,憑借強悍的行業地位,在全球鎳期貨市場上,青山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市場價格,中國鎳産業由此擺脫被動的國際鎳價波動,擁有了成本自主權。
從這個角度看,青山已經不隻是一家浙江企業,而是力助中國在不鏽鋼和新能源産業獲得關鍵卡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戰略解讀,而是有實實在在的資源支撐。
據安信證券資料,青山在印尼擁有的鎳金屬儲量在1200萬噸以上,而中國每年鎳金屬需求量約為100萬噸。這意味着,僅僅是青山在印尼的鎳,就能滿足中國使用10年。
正因如此,嘉能可獵殺青山,影響的也不隻是一家浙江企業,而是整個中國鎳産業及與其相關的不鏽鋼、新能源産業。
反過來,青山形勢危急,國家很有可能會出手。3月8日,項光達就回應媒體稱:“老外的确有些動作,正在積極協調。今天接到很多電話,國家有關部門和領dao對青山都很支援。”
結果是,短短一兩天時間,青山就宣布調集了充足的現貨。
市場傳聞中,青山砸下20萬噸鎳空單,如果屬實,這說明青山要調集20萬噸現貨交割。如此龐大的量級,一兩天便宣告“到位”,多位業内人士對媒體直呼“難以置信”。媒體查閱資料也發現,國内電解鎳年産量約為16萬噸,的确與青山持倉的20萬噸有“不小差距”。
不過,這些分析都忽略了項光達所說的關鍵資訊,即國家支援。正如多位業内人士直呼“難以置信”的消息傳出,在某投資平台上,點贊數最高的一條網友留言是:“連國儲都不知道……”
想想看,在國家支援下,本來飛揚跋扈的外資被中企反殺,中國鎳産業及不鏽鋼、新能源産業更上一層樓,對國家和中企都将是重大利好,不是嗎?
參考資料:
1.《靜悄悄幹成兩大産業的世界之王,他可能是中國藏得最深的大老闆了》,華商韬略
2.《青山出海:鎳王是如何煉成的》,遠川出海研究
3.《青山一天湊到20萬噸電解鎳?業内稱“難以置信”》,一财
4.《起底漩渦中的嘉能可:40年進化為全球巨頭 此次逼空青山将“砸自己的腳”?》,上遊新聞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