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氨基酸,是人體内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而含硫氨基酸,是氨基酸的一種亞型,包括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不僅構成蛋白質,而且在新陳代謝和健康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含硫氨基酸主要存在于牛肉、雞肉和奶制品中。如果含硫氨基酸攝入過多,則會對健康産生危害。之前已有動物實驗顯示,限制飲食中含硫氨基酸的攝入,有助于延緩動物的衰老、延長壽命、改善健康,包括減輕體重、減少脂肪和氧化應激,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等。
近日,一項在2022年美國心髒協會(AHA)流行病學、預防、生活方式和心髒代謝健康會議上發表的新研究,為“過多攝入含硫氨基酸對人類健康有害”添加了證據。
這項新研究顯示,吃太多含有含硫氨基酸的食物,過多攝入含硫氨基酸,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

圖檔來源:123RF
研究人員對美國護士健康研究(NHS)和衛生專業人員随訪研究(HPFS)的資料進行了分析,共納入了120699名參與者的資料。
通過調查問卷,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者的年齡、身高、體重、血壓、血脂等基本健康資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家族史資訊;吸煙狀态、飲酒、身體活動等生活方式資訊;過去1年内的飲食資訊,以評估含硫氨基酸的攝入量。
在平均長達32年的随訪期間,研究人員每4年對參與者進行1次随訪,以更新相關資訊,并統計參與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資訊。
統計發現,參與者每天攝入的含硫氨基酸是推薦量的2倍多,主要來源是牛肉、雞肉和牛奶。
在刨除了其它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發現,與含硫氨基酸攝入量最少的參與者相比,含硫氨基酸攝入量最多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12%,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增加了28%。
研究人員分析,較高的含硫氨基酸攝入量,可能會通過升高膽固醇、尿酸和糖化血紅蛋白水準,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和腎小球濾過率等途徑,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傷害。不過,相關機制還沒有明确,還需要更多研究進行探索。
由于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研究,隻是顯示了較高的含硫氨基酸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升高有關,并沒有表明因果關系。而且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飲食資訊依賴于參與者回憶等,可能也會對研究結果産生影響。
研究作者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Laila Al-Shaar教授指出,研究發現過多攝入含硫氨基酸與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升高有關,這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麼那些經常吃健康植物性食物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低于那些經常吃大量肉類和奶制品的人。
“日常飲食中,應專注于更健康的蛋白質來源,用豆類及豆制品、堅果等優質植物性食物代替紅肉等肉類,以促進心血管健康,”Laila Al-Shaar教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