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在新年假期結束後,我們曾對moto edge X30、小米12 Pro、真我GT2 Pro、一加 10 Pro和iQOO 9 Pro這5台采用了全新一代骁龍8的旗艦手機進行過一次性能橫比,具體結論詳見《誰的“馴龍”水準更高?5台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一文。

距那次的橫比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期間又有多家廠商釋出了旗下搭載全新一代骁龍8的旗艦手機,包括OPPO Find X5 Pro、Redmi K50 電競版、拯救者Y90電競手機和努比亞Z40 Pro。于是在之前測試的基礎上,我們又統計了這四台新機的資料——我們依然使用《原神》進行了兩輪測試,從幀率、SoC調用率和手機表面溫度三個次元來進行考量。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第一輪同樣是長達30分鐘的壓力測試,場景選擇在稻妻主城。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更新資料後這一場景中,9台手機的平均幀率排列從高至低依次為拯救者Y90電競手機(60.15幀)、努比亞 Z40 Pro(60.01幀)、真我GT2 Pro(59.55幀)、Redmi K50 電競版(59.05幀)、moto edge X30(59.03幀)、iQOO 9 Pro(57.38幀)、一加 10 Pro(56.98幀)、OPPO Find X5 Pro(51.58幀)、小米12 Pro(49.67幀)。

新加入的4台手機中,OPPO Find X5 Pro整體的性能釋放是最保守的:前15分鐘主頻維持在最高2.0GHz,15分鐘後會降頻至1.5GHz。這也導緻這台手機會在15分鐘之後出現比較明顯的幀率下降,維持在52幀左右。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努比亞 Z40 Pro的性能釋放就明顯比較激進了,不過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手機主頻一共出現了3次下降,在前5分鐘手機火力全開,主頻跑到了3.0GHz;随後開始出現降頻,最終主頻保持在1.5GHz運作。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Redmi K50 電競版也選擇了非常激進的性能釋放政策,手機會在約5分鐘的時間點出現降頻,由2.99GHz下降至2.84GHz;幀率則會在15分鐘前保持60幀滿幀,15分鐘後降低至58幀。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帶有内置風扇的拯救者Y90電競手機則保持全程2.85GHz的高頻率,可以說在9台手機中一騎絕塵。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在上海室内溫度僅15℃不到的情況下,我們在測試結束後立刻使用溫槍測量了手機表面溫度,OPPO Find X5 Pro螢幕處為36.8℃,電池處中心為31.4℃,SoC處為37.5℃,邊框最高溫度33.0℃,手持時能感受到一定的發熱。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努比亞 Z40 Pro螢幕處為35.8℃,電池處中心為34.0℃,SoC處為41.5℃,邊框最高溫度為38.2℃,手持時可以感受到較為明顯的發熱。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Redmi K50 電競版螢幕處為37.5℃,電池處中心為33.0℃,SoC處為41.5℃,邊框最高溫度為36.6℃,手持時可以感受到較為明顯的發熱。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拯救者Y90電競手機螢幕處為37.7℃,背部右側為31.2℃,SoC處為31.0℃,左側為33.5℃,手持時僅會覺得溫熱,這一表現着實令人驚歎。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結合之前5台手機的測試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除了拯救者Y90電競手機外,其餘8台手機的表面溫度高低排列基本也與平均幀數挂鈎,5台接近滿幀運作的手機SoC溫度基本都在40℃左右;而不能做到滿幀運作的一加 10 Pro、OPPO Find X5 Pro和小米12 Pro也确實能帶來更好的體感溫度。

但是拯救者Y90電競手機不僅帶來了最穩定的性能釋放、最高的平均幀率,還帶來了僅高于小米12 Pro的手機表面溫度,隻能說主動散熱系統YYDS。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接着我們開始進行5分鐘的實測環節,在不停切換角色、釋放技能的情況下,這四台新機表現如何呢?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此時的實際遊戲平均幀率與之前的壓力測試出現了一定變化,從高至低依次是拯救者Y90電競手機(60.15幀)、努比亞 Z40 Pro(58.68幀)、真我GT2 Pro(58.14幀)、Redmi K50 電競版(55.54幀)、OPPO Find X5 Pro(53.27幀)、一加 10 Pro(51.68幀)、iQOO 9 Pro(50.6幀)、moto edge X30(48.08幀)和小米12 Pro(44.56幀)。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OPPO Find X5 Pro,應該是由于我們的實測環節考慮到手遊的使用場景,僅進行了5分鐘測試,是以并未觸及溫度/功耗牆,手機平均幀率甚至高于之前的壓力測試幀率(高2幀)。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卡頓次數(卡頓數/小時,越低越好)從低至高分别為OPPO Find X5 Pro(46)、努比亞 Z40 Pro(48)、拯救者Y90電競手機(55)、iQOO 9 Pro(96)、真我GT2 Pro(227)、小米12 Pro(251)、一加 10 Pro(326)、Redmi K50 電競版(404)和moto edge X30(494)。

考慮到測試誤差的存在,OPPO Find X5 Pro、努比亞 Z40 Pro和拯救者Y90電競手機表現基本一緻,你幾乎不會感受到明顯的出現卡頓,是9台手機中表現最好的。

最差丢幀(越低越好)從低至高分别為拯救者Y90電競手機(8幀)、努比亞 Z40 Pro(14幀)、iQOO 9 Pro(18幀)、OPPO Find X5 Pro(20幀)、真我GT2 Pro(21幀)、一加 10 Pro(22幀)、小米12 Pro(29幀)、moto edge X30(41幀)和Redmi K50 電競版(53幀)。

一如我們之前的結論,想要更高的遊戲幀率、更少的卡頓次數和更低的最差丢幀,那麼就必須堅持更激進的SoC性能釋放政策;而激進的性能的釋放則會帶來更高的發熱,以及更燙的手機表面。可以說目前情況下想要溫度低、幀率高、不用主動散熱的手機基本是做夢。

拯救者Y90電競手機用事實向我們展示了在可以充分調用起全新1代骁龍8的情況下,手機可以帶來多麼穩定強悍的遊戲表現,當然代價則是主動散熱系統會帶來的額外功耗增加以及吵鬧的風噪聲。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如果排除掉有些“作弊”的拯救者Y90電競手機,綜合來看開啟了GT模式的真我GT2 Pro、努比亞 Z40 Pro、Redmi K50 電競版和OPPO Find X5 Pro确實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性能釋放激進的手機再搭配散熱背夾也基本可以做到接近拯救者Y90電競手機的水準。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如果更看重使用時的溫度,那麼性能釋放十分保守的小米12 Pro依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比友商普遍有着低10℃的溫度優勢,卡頓情況和最差丢幀也還在可接受範圍内。至于是否要用13幀的平均幀率差距換取這10℃的表面溫度下降,就要看諸位玩家的取舍了。

誰的“馴龍”水準更高?全新一代骁龍8遊戲對比實測(二)

考慮到馬上搭載天玑9000和8100的手機即将發售,而且隔壁黑鲨5系列理論上也不遠了,這些還未釋出的新機能為安卓陣營帶來怎樣的火花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