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軍這個提案,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兩會進行時,身兼人大代表一職的企業家們紛紛出謀劃策,遞交了不少的提案。

而在衆多的提案中,由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遞交的名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的提案,無疑讓人最為關注。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作為近幾年來最火熱的風口,本來就比較吸引眼球;另一方面,自從“雷總”在去年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之後,最近大半年也沒有更多新的消息,而這份提案會不會和其“造車大業”有關,也讓人非常的感興趣。

雷軍這個提案,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份提案背後,到底有沒有藏着關于雷軍造車的一些秘密呢?作為知名企業家的雷軍,又為什麼會提出這份提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直擊“行業痛點”的一份提議

首先,讓我們來細看一下這份提案。這份提案的具體内容共有三點:

建議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布局;組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台,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加強建設服務保障,推動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普及。

簡單來說,就是倡導通過政策引導和國家推動,讓大功率充電的充電樁盡快普及。

其實,在目前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認為這份提案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甚至可以說是直擊行業痛點!

雷軍這個提案,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國慶節期間出現的高速服務區排隊充電的新聞,有新能源車車主排隊等候充電,“充電一小時,排隊四小時”,甚至不敢去洗手間,也有車主為争奪充電樁大打出手!這現象背後,其實就是因為充電樁數量不足,而且功率不高、充電太慢導緻的。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着嚴重的“車多樁少”的情況。根據中國充電聯盟公布的資料顯示,2020年底,國内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充電樁數量分别為492萬輛和168.1萬台,車樁比約為2.9:1。

而随着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截至2021年的6月,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603萬輛,增長了22.6%,而同期全國充電樁數量為194.7萬台,隻增長了15.8%,車樁比下降到3.1:1。

而且,值得重視的是,在這194.7萬台充電樁中有102.4萬台是私人充電樁,對外提供充電服務的公共充電樁隻有92.3萬台!如果以公共充電樁來計算,車樁比從去年底的6.1:1升至6.5:1,平均每個公共樁對應6—7輛車。

雷軍這個提案,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可能在平常的時候,我們也不會覺得充電樁不夠,因為如果日常充電,一輛家用電車可能3~5天充電一次;但是,如果碰上節假日,充電需求大增的時候,充電樁就會顯得不夠用了。

此外,目前充電樁地區配置設定也并不均衡。根據資料統計,目前大量充電樁設定在市區,高速公路充電樁目前的保有量為10836個,在全國公共充電樁總量中的占比不到1.2%,這也難怪會出現節假日搶充電樁的情況了!

再看看雷軍的這份提案,雖然加裝充電樁是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但高速服務站總是有限的,也不可能騰一個大地方就去安裝充電樁,畢竟平常的時候,來高速服務站充電的電車并不多,這樣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而如果可以提高充電樁的充電功率,加快充電速度,其實也不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原本一輛電車充電要半個小時,換了充電樁可能15小時就能充滿,這樣充電的效率大大提高,自然就能減少排隊充電的情況了!

窺探小米和雷軍的“造車大業”

說完了雷總的提案之後,下面我們再來八卦一下雷軍的“造車大業”。

自從去年3月份,雷軍揚言要“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去造車後,小米和雷軍的“造車大業”就備受關注;但是,現在距離當時雷軍宣布進軍造車已經快過去了一年時間,但小米的新能源汽車卻還不見影子,而友商華為都已經推出第二款新能源汽車了,着實讓人感到着急。

不過,從今年雷軍的提案來看,“造車大業”應該還在穩步推進中,而且方向也很明确:造車要低碳和環保。因為除了上面充電樁的提案以外,雷軍今年遞交的4份提案,有許多的内容都是和碳有關。甚至有媒體解讀這些提案——小米不止要造新能源汽車,可能同時還想要是在打造低碳更有甚至是零碳的新能源汽車生态産業鍊!

雷軍這個提案,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當然了,對于雷軍和小米造車這件事,目前我們也隻是捕風捉影,沒有确切的資訊之前,不便過分猜測。不過,還記得當年小米手機推出後,國産智能手機便迎來了一輪革新——不但手機的配置高了,而且價格低了;那麼小米汽車什麼時候能下線,究竟他能給行業帶來什麼變革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