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我們在創作《服飾與美容VOGUE》三月刊的“身體”主題時,也同時想到了身體的孤獨性,以及它所聯結的不同身份、群體的自我認同。在這個話題上,《孤獨的城市》的作者奧利維娅·萊恩(Olivia Laing)總是有細密而獨到的見解,她對性别和身體多元性充滿了洞察。在她的新書《Everybody》即将出版之際,我們邀請她對創作及生活進行回溯,與我們一起探讨身體自由的可能性。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在成為作家之前,萊恩是媒體人、評論家,她是一個身份多重的女性創作者——她當然是成功的,她的創作見諸于英國各大主流媒體,用藝術和文學與公衆對話。讀者贊歎于她對内心如此真摯的袒露,也欣賞她對藝術家背後複雜人生的探索。她筆下的世界,充滿着哀而不傷的意識流動,她抽絲剝繭地去剖析自己、剖析城市,以及城市裡所有和她一樣孤獨的群體。

萊恩曾經如此孤獨。在人們覺得孤獨是禁忌和恥辱的時代,萊恩卻大聲地、用力地談論孤獨。她在紐約寫下這樣一段話:“無論身處何地,你都有可能感到孤單,但生活在一座城市裡,被數百萬人圍繞着,又會催生出一種别樣的孤獨的滋味。”她把紐約,這樣一座人潮洶湧,親密關系遍地可拾的國際大都市,形容為一座玻璃牢籠——人們清晰地彼此相望,交纏,路過又錯過。每個人都深陷孤獨的羅網。她這樣寫自己的生活:“大部分時間裡,我在自己周圍豎起高牆,確定自己與每個人都保持着一段相當長的距離。我不常哭泣,但有一次我因為百葉窗關不上就哭了起來。”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在這種刻骨的孤獨中,她創作出了《孤獨的城市》,書的扉頁上寫着“若你孑然一身,這本書便是為你而寫”。這本書談論她自己,也談論許多當代藝術家:愛德華·霍珀、安迪·沃霍爾、亨利·達戈、大衛·沃納洛維奇……她像一個偵探般,沿着這些藝術家的質地不同的孤獨,去探尋那些被異鄉感吞噬,被大衆價值隔絕,沉溺于自毀與自戀的藝術生命。她想證明孤獨不是一種無意義的、負面的情緒,而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一幅畫,一張照片,一部紀錄片,一場錄音行為藝術,亦或是一本書。孤獨的人用創造去自救,為自己建構精神的堡壘。

她筆下的藝術家做到了,她也做到了。在艱苦卓絕的孤獨中,《孤獨的城市》是萊恩創造力的代表。

很難想象,萊恩會不再孤獨。很多人覺得《孤獨的城市》質地沉重,但萊恩自己卻用“romantic”來形容它。她在寫作中,和核心相似的藝術生命共鳴,觸摸他們身體留下的卓越創造,她的孤獨感漸漸消融。世界各地的讀者寫信給萊恩,告訴她通過閱讀這本書,他們的孤獨感減少了。她說這是如此獨特,如此令人驚喜的體驗,她的書幫助了别人與孤獨相處,不再為孤獨感到糟糕。她做到了。在孤獨的創造裡,人們都學會了消解孤獨。

孤獨之後幻化為某種浪漫的城市漫步。萊恩常年在城市裡行走,寫作,在洞悉親密關系的拉扯和困頓後,依然沒有放棄去探求愛的可能性。她需要身體的連接配接,需要重新認可自己的身體。很難想象,萊恩真的不再孤獨了。在《孤獨的城市》出版之後的5年多裡,她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結婚了,擁有了穩定而親密的夫妻。她從玻璃牢籠般的大城市,搬到了鄉下生活,人們相熟相親。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與此同時,她從孑然一身、隻關注自己的工作的狀态裡走了出來,重新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空間,如何處理那些日常生活裡瑣碎的、無可回避的沖突。親密關系讓她重新感受到了身體,自我的身體如此美麗,兩個人的身體如此溫存。他們交纏,撫觸,分享空間,也切割着不同的生命體驗。作為一個作家,她依然保留着疏離感,她依然會感覺到自己的不同,但她真的不再孤獨了。

伴随着個人生活與精神世界的重組,萊恩創作了新的作品《Everybody》。《Everybody》是一部如此值得期待的作品。在萊恩從孤獨中出走後,她想要探讨的是什麼?關于每個人,關于每個人的身體。孤獨也還在。萊恩用另一種視角消解了那種形而上的孤獨,将它具體為——我們脆弱、羞澀的身體,到底在渴望着什麼?我們身體所承受的疾病與困頓,能否獲得自由與解救?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在《孤獨的城市》創作中,萊恩意識到孤獨的來源之一,是身體的禁锢。人們渴望與他人連接配接,互相依存,卻不得不面對自己身體的恥感和禁忌——體征、膚色、性别、身份地位,不潔的想象。在親密關系中望而卻步,或短暫的相交,又迅疾地彼此抛棄。

是以,她想要去找到“身體的自由”,去解放其中被抑制、壓迫的自我精神。她在《Everybody》裡介紹了Wilhelm Reich博士,一位師承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家。他的理論認為,人的身體裡一直帶着成長中所有的創傷。從童年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壓抑那些使自己痛苦和焦慮的情緒。成年後壓抑成為習慣,我們的身體會被憂慮填滿。當周遭發生一些變化時,我們的身體就會抵抗、會痛苦,甚至會患上各種疾病。Reich鼓勵人們對情緒進行表達,把身體裡積壓的焦慮和緊張都釋放出來。暴露之後,阻力消失了,我們會重新變得輕盈有序,身心自由。

對萊恩來說,寫作就是一種釋放,她通過自我表達将情緒安置在文字中。在這種不間斷的表達裡,孤獨消逝,她逐漸走向了親密關系,也走向了身體的自由。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Everybody》裡另一個重要話題,就是疾病。在這本書裡,她記錄了自己對身體和疾病的真實探索。在青年時期,她感興趣于herbal medicine(草藥理療),于是開設了一家自己的診所,因而看到了許多病人在身體上遭受的苦痛。從那時起,她就想要知道人為什麼會遭遇疾病?疾病又意味着什麼?

在寫作中,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突然降臨。她目睹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彼此隔離,無法相聚,對未來的不确定,對大世界分崩離析的恐懼,讓所有人都深陷焦慮。在疾病中,人徹底失去身體的自由,被折磨、禁锢,直至死亡。死亡就是最終的消解,身體将不複存在。萊恩說,雖然她一直都在書寫疾病,關注疾病,并花費了數年去書寫身體在疾病下的脆弱,但這場大疫情引領她往更廣、更深處寫下去——當真實的恐怖疾病以這樣淩厲殘酷的方式屠戮全世界,她依然感到無比的震撼。我們的身體是如此不堪一擊,如此需要助援。我們要呼喊,要求救,要逃離孤獨,要彼此相連。《Everybody》是萊恩關于身體各個面向的剖白,也是我們每個人關于身體自由與精神自由可能性的探索。

作為一名創作者,萊恩最珍視的部分是流動性。行走,是她獲得流動性的一種方式。萊恩說行走的時候,世界會來和她相遇。她會感受到氛圍,那些沿路景緻裡細節的觸動,跳躍的節奏幫她激發着靈感,韻律般的句子在腦海中成形,行走就是在創作。她希望她的作品裡,也有行走流動時閃躍的姿态。

《沿河行》就是一部充滿女性關懷和流動性的作品。萊恩沿着弗吉尼亞·伍爾芙自沉的烏斯河獨行四十二英裡,從源頭一直走到入海口。她以河流為主題,講述了世界範圍内與河流有關的民俗、神話傳說、文學、考古學及自然科學,但最重要的核心是一位女性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英國作家、文學批評家

弗吉尼亞·伍爾芙

伍爾芙是萊恩心中最好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用“a fluid writer”來形容她。萊恩熱愛伍爾芙所有的作品,尤其是她的日記。伍爾夫的日記是如此自在,随時變化和流動着,上一秒在談論自己的帽子,下一秒就可以談論普魯斯特。那種親密之感,仿佛伍爾芙就坐在身邊,是另一個女性友人在與你閑談。伍爾芙作為女性,在那個時代還堅持活躍于許多領域,嘗試各種方式的發聲,表達女性的見解,她給了萊恩許多力量。

除了伍爾夫,許多作品都讓萊恩感受到女性創作的力量。比如畫家 Lubaina Himid的畫作,時尚設計師 Simone Rocha 設計的衣服,在女性氣息中融合了多種性别的可能性。還有作家Susan Sontag,歌手Nina Simone,藝術家Ana Mendieta等等。她們的創作,都前所未有的大膽,突破了性别的限制,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流動性視野。

孤獨之後,探尋身體的自由

美國作家、藝術評論家

蘇珊·桑塔格

對于女性的關注,讓萊恩在《Everybody》裡也書寫了很多女性議題。在書中,她着眼于1970年第二次女性解放運動,贊歎當時女性對抗性别暴力時的勇敢。她們的發聲與抗争,換來了之後女性意識漫長的覺醒,女性走向獨立,開始捍衛着自己表達的權利。但遺憾的是,萊恩感受到50多年過去了,雖然意識進步了,但女性的實際生存處境變化并不大,依然有許多的問題存在。對于女性工作者來說,她們的收入依然和男性存在着差距。從事藝術與創作的女性,依然很難掌握出版、展覽的話語權。而媽媽們,始終面對着職場與家庭的兩難。在失去事業還是失去生活中,作為母親似乎隻能選擇必然的一種失去。

一切對女性來說依然艱難,女性創作者還需要更多的空間。但一條條看似纖細、脆弱的河流交彙成浩蕩的力量,女性群體在孤獨中,在身體裡的禁锢裡,依然不斷地行走,不斷地創造。她們繪畫、演奏、拍攝、書寫,她們彼此鼓勵,彼此成就。萊恩說:I think the more we read, the more we progress.

攝影:王亮

編輯:西貝

撰稿:洛懷

美術: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