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将暫别!首次閉門大修

上海城市建設“大動作”不斷

又有一個上海人熟悉的場館

要和大家暫别了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将暫别!首次閉門大修

昨天,“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195件/組受贈文物集中亮相,涵蓋書畫、青銅、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錢币等多個門類。這是上海博物館繼去年舉辦“鼎盛千秋”和“高山景行”之後的又一次受贈文物大展,也是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除常設展外舉辦的第33個受贈文物展。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透露,上海博物館東館建成開放已進入倒計時,人民廣場館舍将迎來建館後的首次閉館大修。此次展覽是“暫别前博物館與觀衆之間的一次深情對視,一番殷殷心語”。

據介紹,此次展出的受贈文物包括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小臣單觯、文彭“七十二峰深處”牙章、吳王夫差盉和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等系列文物。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将暫别!首次閉門大修

宋刊 王文公文集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将暫别!首次閉門大修

沈周 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

據介紹,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102萬餘件,所藏珍貴文物逾14萬件。館藏文物中有8.8萬多件來自各界人士捐贈,其中珍貴文物3.3萬餘件,一般文物5.5萬餘件,捐贈品約占館藏文物總量的8.6%,館藏珍貴文物總量的23.6%。至今,上海博物館的捐贈者人數超過了800位,集體捐贈超過120家,接受捐贈的文物達1200多批次。

據悉,“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将持續至9月4日,其中書畫展品将分為上下半場,此次展覽也是今年上海博物館建館七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以本次展覽為契機,上海博物館策劃制作了一部以回顧上博建館以來捐贈與受贈為主題的紀錄片《山高水長》,通過曆史影像、檔案資料,采訪國内外捐贈人代表及後人,展現捐贈者們的家國情懷與文化認同。

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舍從1996年建成開放以來,一直不間斷運作,場館建築和裝置設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老化。2017年9月14日上海博物館宣布全面啟動一期大修工程,并于當年10月9日起實施每周一閉館。據介紹,當時一期大修需要立即執行,是“因為文物安全受到了裝置老化的威脅,不能再拖延了。”按照當時的方案,一期工程并不閉館,二期工程則将于上博東館開館後啟動閉館大修。

另據了解,目前上海博物館參觀仍然采取預約制,所有觀衆都需要預約參觀。參觀者可以通過手機預約并攜身份證原件入館參觀,使用智能技術有困難的老年觀衆也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到上海博物館南門左側“現場預約服務”點,由從業人員協助現場預約。

滬上又一著名場館将暫别!首次閉門大修

上海博物館仍采取預約制

此外,疫情防控期間,為保護文物安全,古代雕塑館、明清家具館因陳列有大量裸置文物,目前仍暫時關閉,開放時間待定。

轉自 | 上觀新聞(作者:簡工博)

來源:新聞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