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網傳近日在北京最火遊客打卡點環球影城水世界真人場景劇演出中,一名頭排座男孩突然起身,從背後把演員踹倒在地,演出被迫臨時中斷。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現場密密麻麻的觀衆。疫情期間,難得的休閑放松

事後說法無非是小孩子入戲太深(令人想起《白毛女》中扮演黃世仁的陳強),影城方面也聲稱涉事者已道歉,後續一切恢複如常雲雲。

熊孩子這一腳非常可惡!一方面給演員造成現實的傷害(危險),另一方面迫使演出中斷、侵犯了其他觀衆的權利。從這個角度看,影城是沒有資格“獨家”宣布達成諒解的。這是本文的題外話,不再贅言。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踹向演員後腰的飛腿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與演員對峙的少年,個子還高出半頭

沒辦法否認,即使犯的是一時恍惚才“上腿”的無心之錯,當男演員起身質問時仍伸手推搡的大男孩,如果不是修養上則一定是心理上出現了問題。

有人說可能是少年沖動,心智不成熟——可能。

有人說可能是從小嬌生慣養,寵壞了——可能。

有人說可能是自幼任性豪橫,野慣了——可能。

就是沒有人說另一種可能:一個平日裡規規矩矩的好少年,被過度管束導緻了長期的壓抑。他正是在尋找一個契機,一個發洩和釋放的“炸點”。簡單講,他是憋的!沒憋好突然炸了。

假如果真如此,那真是教育的悲哀——姑且不論孩子懂不懂是非,僅就自控而言已經是完全的“失能”。

除了家庭的因素,還是想從現在的學校教育上找找關聯——我們現在主流的學校教育,強調“服從”的色彩極為濃郁,打造“規矩”的欲望無比強烈!恰恰是在以管控操控取代了讓學生學會“自控”。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你認為這些學生是因為自控力強大才如此跑步嗎?

集體主義很好,培養協作意識必要。但諸如國小生背着手聽課、中學生像木偶般跑步一類的要求,與“八股文”并無二緻,隻是種束縛罷了。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如北京地鐵天通苑站排隊上車的跑操

飛踹演員後腰的孩子,與像木偶般跑操的學生

隊列跑出了馬戲的感覺

這種簇擁程度幾近“肉博”的隊列跑,除了絕對擯棄學生的個性,僅僅可見“管理者”獲得服從的沾沾自喜。

這種隊列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缺乏速度缺乏空間缺乏美感缺乏安全性…唯一不缺乏的就是病态,讓每個學生充分感覺到壓力和壓抑。這種壓抑是如此強烈而如影随形…像氣溶膠般彌漫在學生周圍。

于是,你知道中國的高校裡為什麼那麼多賴床、逃課、不讀書的主兒了,就好比上了氣的高壓鍋突然打開蓋兒,疾速釋放的壓力可以讓鍋裡的一切到處亂噴。最後你得到的一定不是你想要的。

于是,你也不難了解,假如真是一個被壓抑了很久的“好學生”難得有個沒人管束的環境,他确實有可能會因一點點小小的刺激而突然爆發。不幸的是,這種爆發往往随機且缺乏理性。

我的前一篇文章試圖比較側重應試教育的衡水中學和宣稱素質教育的北大附中,兩所學校都剛剛遇到發展中的“大事件”而暫時得不出比較結果。但是,無論那種“教育”,請不要再以任何名義——團隊能力/集體榮譽/強身健體/智體協同——扼殺孩子們對真正的美、适度的距離、必要的創造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而非被高壓操控)的認知和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