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文/羊城晚報記者 孫磊

圖/受訪者供圖

文化強省深訪談

近日,紮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在廣州召開,對新發展階段的廣東文化強省建設提出了方向和目标,要聚力實施“六大工程”,這些工程都離不開優質圖書的打造和高品質出版體系的建構。

多年來,廣東推出一大批展現時代精神、突出主旋律、人們喜聞樂見的優秀出版物,以精品雙效帶動重大主題出版,實作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相統一。出版成果豐碩,位居全國前列。

伴随着網際網路等技術在出版領域應用的日趨深入,數字化轉型更新、融合發展已成為出版業發展的共識。近些年,廣東出版融合發展有什麼特點?如何建構出版深度融合新格局?就相關話題,本期“文化強省·深訪談”由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廣東省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君鐵——

【壹】傳承弘揚嶺南文化,打造嶺南出版新高峰

羊城晚報:嶺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廣東出版界是如何推動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

譚君鐵:我們一直以傳承弘揚嶺南文化為己任,近年來廣東推出一大批嶺南文化圖書,受到文化學術界的盛贊和廣大讀者的青睐。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譚君鐵

一方面是深耕細作,系統挖掘梳理。最為典型的就是大型地域文化叢書《嶺南文庫》。這是中國出版界集中、系統出版地域文化研究著作中起步最早、堅持時間最長的出版工程,以其原創性價值被譽為“研究嶺南曆史文化的百科全書”“奠基性的文化積累叢書”。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嶺南文庫》

《嶺南文庫》已成為廣東出版的著名品牌,榮獲圖書出版的最高獎第三屆“國家圖書獎”,目前已出版156種。

其中《嶺南文化十大名片》,通俗而精準地介紹了粵菜、粵劇、廣東音樂、騎樓、黃埔軍校、端硯、開平碉樓、廣交會、孫中山、六祖惠能等嶺南文化精華;《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通過精選的748幅大英圖書館收藏的清代外銷畫和100多萬文字,從城市風貌、百姓生活、商業情景和衣帽服飾等多角度反映了清代中國的廣州和北京,主要是廣州、佛山的題材。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海珠堡壘與總巡稅館江岸(約1790年代)(圖檔采自《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第壹卷》第62頁)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海幢寺平面布局圖 (圖檔采自《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第伍卷》第9頁)

随後我們還推出大衆普及版《嶺南文化知識書系》223種。聯合省内著名的嶺南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先後編寫了《嶺南文化讀本》《世界客家文庫》《廣府文化讀本》《潮汕文化讀本》等系列讀物,這批集學術性、可讀性于一體的普及書系極大地推動了嶺南文化的傳播。

另一方面是融合出版,創新傳播形态。“十四五”期間,廣東出版将建設嶺南文化多媒體融合傳播平台,籌建嶺南文化資料庫,擴大嶺南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2021年12月11日上午,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嶺南文庫》三十周年學術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羊城晚報:嶺南大地有着豐富的古籍文獻資源,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家專業領頭的古籍出版社,接下來在這方面會有相關動作嗎?

譚君鐵:我們已經在籌建嶺南古籍出版社,用頂層設計推動對嶺南珍稀古籍、文獻的整理出版和保護利用。此外,我們還在籌劃嶺南出版博物館和嶺南文化出版研究院等館院建設。

傳承弘揚嶺南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我們将認真梳理嶺南文脈,盤點整理關于嶺南文化所做的工作和已有出版物,推陳出新,用心用情用力把嶺南文化的出版做得更加出新出彩,全力打造嶺南文化出版新高峰。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杜鳳治日記》點校本

【貳】與港澳出版界深度合作,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羊城晚報:廣東出版在加強大灣區文化圈建設、促進粵港澳三地文化共融發展等方面有什麼舉措和作為?

譚君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建設人文灣區,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增強大灣區文化實力。2022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釋出3周年,我們始終立足兩個大局,做好文化圈建設工作的戰略布局。

2017年12月,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廣東省出版集團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同時聯合設立了澳門啟元出版社,不斷整合優勢資源,與港澳出版業加強深度合作。

同時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港澳教材和文化讀本的編寫工作,讓港澳青少年知國情、愛祖國,讓愛國愛港愛澳的種子在老師和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在香港出版的《我的家在中國》(48冊)繁體中文版已成為香港學生國情讀本,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将本套圖書作為教輔材料贈送給全港900餘所中國小校;内地首家港澳子弟學校——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将此書作為國民教育讀本,并以“我的家在中國”作為港生開學第一課。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走讀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

積極參加2021年香港書展,以“閱嶺南”為主線,推進紅色系列文化主題圖書。與澳門文化公所進一步加強合作,在2021年的BIBF(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辦了“2021粵澳合作出版成果釋出會”,對外釋出了一批粵澳出版成果。

我們還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征文活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研學活動,不斷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港澳青少年文化認同。2022年,集團将與港澳同行共同商議,策劃面向青少年系列活動,促進灣區文化共融共建。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2021南國書香節澳門分會場

羊城晚報:除了教材和文化讀本,目前廣東已經出版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灣區建設題材圖書?

譚君鐵:很多。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有20多種,包括廣東人民出版社《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全球定位》《灣區有段古》,廣東教育出版社《澳門通史》《深圳傳》,廣東科技出版社《活力粵港澳大灣區叢書》,花城出版社《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文化特色與發展對标》等。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全球定位》

2022年,我們還将策劃出版《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精品文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自選集》等作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學術交流。

依托這些灣區題材圖書,集團還将發揮港澳地區獨特的區位和文化優勢、廣東省出版集團書報刊和數字内容的綜合優勢、香港對接英語國家、澳門對接葡語國家的平台優勢,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澳門出版協會合作,分别建設大灣區優質内容走向英語國家的基地、走向葡語國家的基地,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獨特優勢,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叁】主題出版展現時代擔當,“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羊城晚報:主題出版逐漸成為新時期出版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及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廣東在主題出版方面有哪些亮點?

譚君鐵:廣東的主題出版可謂成果豐碩,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省出版集團策劃出版了一批有筋骨、有溫度的主題出版物,共有18個項目入選中宣部(總局)主題出版重點選題,位居全國地方出版集團前列。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迎接黨的十九大主題出版重大項目”,全國20種,其中地方出版機關僅 6 種,我們的《複興之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展望》位列其中。中宣部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點項目,全國共12種,我們的《廣東改革開放發展史1978-2018》等3種入選,名列全國前茅。《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獲第十五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論綱》獲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

近三年共有7種主題出版物獲“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國家出版三大獎,另獲省部級獎項近百種。

羊城晚報:主題出版物不容易做到“叫好又叫座”,廣東在這方面有何經驗可以分享一下的?

譚君鐵:首先要主動作為,展現時代擔當。新時代主題出版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很大的延展,我們要抓住這個延展的空間,立足自身出版定位與資源優勢,讓主題出版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努力做到“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像建黨百年之際,廣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廣東卷》,首次集中記述廣東各革命老區發展曆史,内容貼近老區實際,通俗易懂,不僅具有存史價值,對推動老區脫貧攻堅、振興發展也具有指導作用。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廣東卷》

同時要有策劃意識。省出版集團把主題出版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規劃,在黨和國家重大節慶、重要節點之際,提早謀劃,精心準備。2017年到2021年,聚焦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等主題主線,每一個節點我們都策劃了一大批相關的主題出版物。

羊城晚報:廣東出版這幾年有何大的改革或者變化,對未來的發展有何意義?

譚君鐵:2020年底我們啟動教育出版資源集約化經營、大衆出版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的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一方面大陸已從“書荒”到“書海”,成為世界出版大國,但内容生産供給結構性沖突較為突出,教育出版、大衆出版、專業出版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融合出版發展還處在攻堅期。

另一方面廣東出版也需要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解決發展瓶頸,改革将緻力解決教育出版與大衆出版混業經營的問題,減少同質化競争和資源内耗,實作粵版教育資源的集約化經營。

我們将通過三年左右時間,進一步增強廣東出版教育闆塊的核心競争力,推動廣東教育出版社進入全國教育出版前列;其他各出版社要在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上取得明顯進步,在各專業領域影響力顯著提升,切實增強集團核心競争力,力争進入全國出版集團第一方陣。

【肆】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打造出版市場“硬通貨”

羊城晚報:近些年,廣東出版融合發展有什麼特點?如何建構出版深度融合新格局?

譚君鐵:近幾年,我們将出版融合工作列為 “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動“出版+”融合發展,力争在出版業新興業态和市場上搶占先機。

在這一戰略的指引下,以數字教材全省覆寫項目為基礎,我們重點打造數字教育服務平台。我們十幾年前已在全國率先設立數字出版公司,并在省教育廳的指導支援下,率先自主研發“國家課程粵教翔雲數字教材應用平台”,充分展現“教育+出版+技術”融合創新探索的成果,服務全省1300萬師生。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國家課程粵教翔雲數字教材應用平台”

未來時代是數字時代,是大資料(BD)、人工智能(AI)和人類智慧(HI)互動融合、創新創造的時代。

我們必須下好新時代創新融合發展的先手棋,推動出版主業數字化、智能化融合發展,不斷培育新業務、新業态,加快有聲讀物、數字出版、網絡出版等新興出版業态的開發,強化使用者思維,聚焦内容資源,創新出版業态和産品形态,推出一批導向正确、内容優質、創新突出、雙效俱佳的數字出版産品和服務,確定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好的路子。

羊城晚報:廣東出版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亮點,進一步探索媒體融合有哪些舉措?

譚君鐵:“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我們推動所屬各機關在體制機制、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傳播矩陣,打造融合産品,取得了積極成效。

2021年,廣東時代傳媒集團以“财經系+生活系”建構全媒體矩陣的一體兩翼,釋出10萬+文章1600餘篇,全網年流量超40億,累積使用者數達1億;榮獲“全國新聞出版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廣東省新聞一等獎等榮譽。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成功的關鍵就是堅守優質内容創作,增強正能量傳播力穿透力。無論媒體形态如何變化,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在媒體深度融合階段,拿出“硬通貨”,關鍵在轉換思維:從以往的媒體思維即“以我為主”,升階為網際網路思維和産品思維——深度了解使用者需求,充分利用移動傳播語境,緻力提升使用者體驗。

針對重點題材,采編、視訊、設計、技術、流程、營運一起發力,生産出一批内容紮實、寫法新穎、形式多樣、美感充盈的優質報道,建構多元内容生态戰略布局,提高社會主流輿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未來,我們繼續全力探索媒體深度融合可持續發展模式。

首先,繼續加快各媒體單元的融合發展,進一步鞏固和壯大主流輿論陣地。其次,推動技術成為媒介深度融合新動能,在更新内容平台的同時帶來理念的更新、機制的變革。最後,積極探索品牌活動模式創新,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尋找新的突破口。

羊城晚報:今年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全民閱讀”,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已經連續九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廣東出版在助力推進全民閱讀,更好服務書香社會建設方面有哪些作為?

譚君鐵:近些年,我們積極參與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動,推動我省全民閱讀不斷向前發展,打通全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去年4月23日,南國書香節組委會辦公室釋出了2020年度的《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廣東省成年居民的綜合閱讀率為94.67%,數字閱讀終端接觸率為93.55%,這個資料在全國範圍内來說都是走在前列的。

接下來,我們将全力辦好“南國書香節”,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努力為全民閱讀事業提供文化、教育、科普等場景建設服務。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2021南國書香節期間,唐甯書店四海城店别出心裁地設定了“喵文豪”主題作品展示專區

同時舉辦重要節慶閱讀活動。如在“4.23世界讀書日”、“6.1國際兒童節”、孔子誕辰日等時間節點,與出版機關、名人名家、閱讀推廣機構、早教機構等,通過視訊助力、直播講座、打卡互動等形式,舉辦“南國花正紅”“共讀一本書”等閱讀活動,受到讀者普遍歡迎。

舉辦文旅融合文化活動是這些年來廣東全民閱讀發展的一大亮點。我們與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佛山博物館等合作,舉辦朗讀者劇場、青少年行進管樂團演出、通草畫非遺文化互動體驗等活動,把閱讀融入到文化旅遊産品中,既引導人民群衆閱讀好書,又滿足追求個性化多樣化文化旅遊産品的需求。

文化強省深訪談|譚君鐵:優質内容始終是輿論場上的“硬通貨”

詳見2022年3月10日《羊城晚報》A11版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吳小攀

編輯 | 孫 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