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倩

3月9日淩晨,蘋果春季釋出會如期而至,新款iPhone SE、iPad Air、蒼嶺綠iPhone13等依次亮相。每一次釋出會似乎已成為蘋果的“修羅場”,一方面是網友的贊不絕口,認為晶片展現了科技之光,另一方面則是網友的瘋狂吐槽:毫無新意、山窮水盡。新出的蒼嶺綠iPhone13系列還被調侃為中國股民專用,并登上熱搜,在朋友圈刷屏。
本次釋出會主題為“高能傳送”,外界對蘋果本次新品的關注焦點集中在5G和晶片上。平價iPhone即蘋果新釋出的iPhone SE3引發的質疑之聲不絕于耳,有人說這就是老掉牙的iPhone 8,也有人發出靈魂的拷問:你敢相信都2022年了,蘋果還能給你一個非全面屏、64GB、單攝像頭和720P分辨率的手機?
被寄予厚望的平價iPhone競争力究竟幾何,能否與國内安卓手機廠商一争高下?資本市場給出了自己的判斷,釋出會開始後,蘋果股價一路走低,一度較高點跌去2.6%。
新iPhone SE竟然漲價了
蘋果釋出會開始前,輿論已對此次釋出的iPhone SE3集中讨論,多數聲音認為這将成為最便宜的5G iPhone,甚至有人稱安卓手機廠商将瑟瑟發抖。新機釋出後,網友進行了點評:這手機也并非一無是處,尤其是夏天,至少小手機放褲兜裡不會墜得慌。由此可見這款手機實在缺乏爆點。
此次iPhone SE3如此前曝光一樣,外觀設計上和上代産品相差無二,是傳統的4.7英寸LCD螢幕以及Home按鍵。其配置最大亮點在于支援5G,并搭載了蘋果iPhone 13同款A15仿生晶片,在影像方面也有所更新,雖然隻有單攝後置鏡頭,但是性能也有所提升。這款手機有午夜色、星光色和紅色,使用了和iPhone13系列背闆相同的玻璃,支援Touch ID。
在售價方面,此前有分析師認為這款平價iPhone有可能打破“底價”。事實卻并非如此,iPhone SE3國行售價有小幅上漲,64GB為3499元,128GB為3899元,256GB則為4699元,比上一代手機分别貴出100-20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蘋果釋出萬衆矚目的“十三香”時,分析師曾預測iPhone 13系列将會漲價,但最終卻全系列降價,新品降價引發了網友的感慨,紛紛表示“真香”。是以,這次iPhone SE3的報價被網友認為“價格一點也不SE”。
實際上,對平價iPhone的争議聲自其誕生那天起,就沒有停下來過。第一代iPhone SE誕生于2016年3月,一經推出就吸引了不少人關注,被認為是“走量”的産品,庫克也曾公開表示該産品線具備一定戰略意義。
公開資料顯示,第一代iPhone SE總銷量約為3000萬。兩年前,第二代iPhone SE誕生,目前銷量為2420萬,但是該手機在歐美、日本比較受歡迎,在中國的表現并不能稱為理想,相較于iPhone 13的銷量,完全不能比。
除了iPhone SE3,蘋果此次推出了蒼嶺綠色的iPhone13系列,預計将在3月11日晚9點開啟預售,3月18日正式發售,不少使用者對該顔色手機抱有期待,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吐槽。此外還釋出一款新iPad Air,整體設計與上一代産品差别不大,核心改變依舊是搭載上了蘋果新款iPad Pro系列同款M1晶片,同樣支援5G。不過國行起售價比上一代有所下降,為4399元。
蘋果此次放出的“大招”當屬M1 Ultra晶片。這款晶片采用晶粒到晶粒的技術,傳輸速度達2.5TB/s,具備1140億個半導體,是M1的7倍,擁有高性能處理核心。M1 Ultra應用于Mac新産品Mac Studio,主要針對創意工作者,性能超過頂配iMac,售價3999美元,國行29999元起。
蘋果同時釋出了顯示器Studio Display,27英寸超大螢幕,147萬像素5K視網膜顯示屏,支援600尼特亮度,内含A13晶片,配置12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價格在11499元起。這套台式Mac頂配下來達到6萬左右,被不少使用者直指性能過剩。
陽謀仍在繼續
蘋果此次推出了蒼嶺綠色iPhone 13系列新機,引發網友的調侃:可能不會有人想買綠色手機。也有業内聲音認為更新顔色是為了收割一波銷量增長,畢竟iPhone12在去年春季釋出會推出紫色版本後就爆賣幾百萬台。
去年9月,蘋果在秋季釋出會上釋出了“十三香”,主動降價銷售新品,加量還降價的行為令使用者表示“真香”,當時就有聲音表示蘋果在劍指中國市場。如今從iPhone 13的成績來看,蘋果在中國的勢頭已起。
去年10月,蘋果iPhone 13時隔6年後第一次拿到國内銷量冠軍,此後連續四個月蟬聯國内市場單機銷量冠軍。據CINNO Research統計,1月蘋果智能機銷量環比小幅下滑1.8%,同比增長11.4%。其中,iPhone 13以超230萬台的銷量連續第四個月蟬聯國内市場單機銷量冠軍。
iPhone 13系列對蘋果的重要性從财報中也可見一斑。根據蘋果釋出的2022财年第一财季(2021年四季度)财報顯示,蘋果單季營收又創紀錄,達到1239.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淨利潤為346.3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估算下來每天淨賺近24億元人民币。其中,iPhone的銷售收入達到716.28億美元,同比增長9%,占營收比重為58%,同樣創下紀錄。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則達到257.83億美元,同比增長21%,占比從上季度的17%提升到21%,為美國、歐洲之外的第三大營收市場,增速最快。
此次釋出會上,庫克稱iPhone 13系列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iPhone使用者數量,他期待平價iPhone的釋出,帶來更多新使用者。庫克的發言背後是蘋果的野心勃勃,借助iPhone SE3實作中低端市場的突破。
上海财經大學研究員崔麗麗認為,平價iPhone對新興的一些地區,比如東南亞來說,門檻不高,可能會提振銷量。
自2015年開始,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就顯露出下滑趨勢,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為14.861億台,其中蘋果手機為1.962億台,市場佔有率為13%,同比減少4.9%。到了2021年,蘋果售出約2.362億台,較2020年同比增長15.6%。
此前分析師預測iPhone SE發售第一年出貨量可達到3000萬部,并稱這個數字是保守的。該産品将會幫助蘋果從安卓競争對手中奪取更多市場佔有率。财報中顯示蘋果的服務業務收入達到195.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4%,該項收入包括iCloud、Apple music等服務費用,該業務利潤極高,推動了整體毛利率的提升。借助平價iPhone,蘋果謀求在生态服務上的業績增長。
資深通信工程師袁博表示蘋果本身是一個高端手機品牌,iPhone SE系列主要是基于商業政策的考量,滿足那些有需求想嘗試蘋果的使用者,目前并非蘋果的業務重點。
誰與蘋果争鋒?
華為跌倒後,蘋果受益良多。2021年,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重新找回想象空間,在高端市場上,蘋果的市場占有率升高,在中低端市場上,蘋果沒有掩飾其觊觎之心。
眼下很多廠商都在尋找一種途徑,搶占份額,無論是在産品設計、晶片研發甚至系統和生态上都想更下一城。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眼下蘋果在5000+檔位的市場佔有率占到了75%,這種份額的增長可能更加引發了整個行業的焦慮。
過去一年來,國内手機廠商一直在試圖沖擊蘋果高端市場固若金湯的城牆,但是iPhone 13系列的火熱,依然拉大了差距。在三星缺位、華為跌倒的情況下,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與蘋果掰手腕的産品還沒能出現。
不久前,三星Galaxy S22系列正式開售,這意味着三星開始重新探索中國市場。在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三星以全球出貨2.72億台的成績排名榜首,如今在中國的動作,将加大競争。小米和OV的摩拳擦掌,榮耀的聲勢崛起,折疊屏手機已成為了今後兩年各手機品牌正在醞釀中的大招,DSCC的調研報告顯示,預計今年折疊屏手機的銷量将頗有看點。
可以預見,今年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将會風雲莫測。袁博表示,國産手機面對蘋果,在技術積累和品牌價值方面,依然有不足,需要時間和耐心來彌補,折疊屏手機也許将是一個契機,但仍要看市場的認可度。
反觀下沉市場的發展,中國移動方面曾表示,将確定2022年底前實作全國鄉鎮以上5G連續覆寫以及重要園區、熱點區域和發達農村的有效覆寫。借着 5G 普及浪潮,對小米、OV以及榮耀來說,國内手機廠商其實也開始講新的故事,中低端市場仍具優勢。
蘋果此次釋出平價iPhone,引發很多人期待值的落空,是基于蘋果并沒有将成本效益做到極緻。崔麗麗認為蘋果這款手機,應該是一款入門機,主要是為了培養使用者習慣,借用IOS較好的體驗對使用者進行服務,這個使用者群體很有可能并不是那麼主流,比如說對硬體需求不那麼高的少年、備用機市場,在中國市場實用性值得考量。如果能夠改善中國使用者比較關注的地方,價格又便宜,使用者也許未來會逐漸被吸引。
2021年,中國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廠商依次為vivo、OPPO、蘋果、小米和榮耀,不過蘋果仍然很難占領中低端使用者心智,國産手機的整體銷量總和占比超過70%,牢牢地占據着國内手機市場大半壁江山。
由此看來,蘋果手機想要國産化,國産手機想要蘋果化,均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