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續丨數字經濟核心動力,雲計算賽道通俗詳解(下)

作者:米筐投資
續丨數字經濟核心動力,雲計算賽道通俗詳解(下)
續丨數字經濟核心動力,雲計算賽道通俗詳解(下)

1

話接上篇《數字經濟核心動力,雲計算賽道通俗詳解(上)》。

咱們講完了雲計算産業鍊當中的上遊部分,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中遊,也是利潤最厚的服務商。

他們向上遊元件商下達伺服器組建訂單,然後向各大下遊使用者提供伺服器租賃服務,就相當于開發商了。

差別是他們隻租不賣。

既然是開發商!主要就是優勢就是虐下家麼!欺負散戶嘛!

這多好啊!

用“錢”的思維邏輯了解,他要是虐不動别人,咱要他幹啥??

咱們要跟赢家站在一起麼!對不對!

老大越窮兇極惡越好!越流氓越好!越不要臉越好!

畢竟你是喜歡跟着老大欺負别人,還是喜歡被欺負??

别講什麼仁義道德,别講什麼兼愛非攻,流氓才是資本的正義!

是以,雲計算當中,重資本、大利潤的部分,就是中間服務商!

根據客戶的需求不同,他們租出去的“房子”也有不同。

比如有的公司自己的IT研發能力很強,隻需要一個伺服器就行了。

而有的公司有自己的一套軟體系統和IT管理系統,缺的就是個基礎語言團隊。

而有的,則啥都不懂,就想要個有手就能玩的東西……

是以,根據客戶情況不一樣,這租賃一快也分為三種。

第一種:基礎設施服務。

第二種:平台服務

第三種:軟體服務。

先從第一種說。

基礎設施服務。

說白了,就相當于毛坯房。

自己設計,自己裝,給你個空伺服器,爾等高手自嗨即可。

這也是個大雲巨頭入坑最早,規模最大的服務方式。

畢竟嘛……那個開發商不想賣毛坯房?

60%中國以上的業務都是這一塊的。

規模高達2000億左右啦!如果從絕對量上來講,增長還是相當狂野滴!

據說2024年要幹到5500億!

我覺得這純數“據說”,畢竟上面立的Flag總共才5400……

而且!

根據曆史的經驗,毛坯房是不受最廣大窮B待見滴!

是逐漸要向精裝房過度滴!!!

是以,它的占有率慢慢會開始下滑(其實已經下滑相當多了。)

既然毛坯房不受待見,那麼第二種平台服務就呼之欲出了!

這個就相當于簡裝房了~~~

牆給你批過了,防水給你做好了,電路、雙氣一應俱全,你自己安品味弄家具、弄裝飾……

服務商給你提供源代碼,基礎工具,資料支援,程式部署方案一類的東西。

然後你按照自己的需求調用資料和部署方案,拼裝出适配自身的管理和資料系統。

這個就比較厲害了,現在各個公司嗷嗷的比較火的“中台”,指的就是它。

當然了,這也跟往年的新概念一樣,

各公司老闆嗷嗷的聲音怪響,但大多數都沒搞明白他是啥。

所謂中台,就是通過這種自配資料系統,将各個部門、各個市場的資料進行連通,并且提供原始或者借調的資料共享。

各大部門互相整合,對比、調用市場資料,進而進行高速疊代。

這就好比,你以前這個部門想要做一個新嘗試,你得自己從0到1去摸索。

但是有了這個中台資料以後,個大部分的實驗資料、市場采錄資訊,甚至雲服務商根據協定,允許公開共享的其他公司市場資訊和經驗随你調用。

你可就想想這能少走多少彎路,減小多少損耗吧~~

不過,這一塊雖然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競争力的大殺器……可惜目前中國的創業者和公司上司大多隻知道有“中台”這個詞挺時髦的,僅此而已。

是以,這一部分的市場占有率一直不高,但托疫情經濟的富,從19年年開始,這部分市場已經呈明顯的上揚趨勢。

2020年,這部分市場達到272億左右,雖然看起來不高,但增速喜人,相信21年資料出來以後,也一定是個高增長區域!

(說句閑話:果然……隻有自己拉肚子的時候,上司同志們才能了解衛生紙為啥是剛需。)

前面說道平台服務,這個是未來發展的二号趨勢。

也是目前最主要統計的服務口徑。

第三種:就是叫做軟體服務形式的玩法。

就是我直接給你的伺服器上,連營運軟體+APP都怼好。

你公司也不用殺研發團隊程式猴的搞,你們會應用就行了,大量的應用軟體随你挑!

這就跟美團秀秀似的,P圖參數我都給你挑好了,剩下能不能搞定,全看你的悟性和審美了!

但是不論如何,絕對比Photoshop親民多了。

如果說第一種基礎設施服務是單反相機,玩的就是個高端,那第二種就是數位相機+Photoshop,玩的就是個專業。

而這一種呢,就是直接給你整個美顔相機,你自己嗨就行了~

這種形式的伺服器提供方式,在全球發展速度比較快,國内剛起步沒兩年,但是增速很高。

畢竟對于大多數小型創業團隊、輕資産公司而言,最為友好!

因為不用養程式猴了,至少不用按窩來養了~~~~

這種服務方式英文名:SaaS。廣大小公司老闆,創業人們,咱認真了解一下啊!!!

SaaS公有雲,對咱們來說是成本效益着最高的方式,沒有之一!如果你們要入場用這玩意兒,記住别被人忽悠了~~~

目前,咱們國内SAAS市場大概240多億,不是很多,也不算少了,但是在增速一支比前兩種高。

企業級使用者(從數量上說)的最愛!

2

然後從市場格局上來講。

先說第一種。

毛坯房開放商的龍頭基本沒有什麼懸念。

第一名:亞馬遜。

這是爺!絕對的爺!

全世界一半以上都是他的!

然後才是微軟,阿裡,谷歌和騰訊。

這五家,已經拿到了全世界市場佔有率的90%了。

沒懸念了,新人沒得玩了~~~

其中,亞馬遜獨占半壁江山,微軟拿走17%,阿裡一直在10%左右徘徊,谷歌3~5,騰訊很慘,不到3%。

未來包括現在,這幾家占有的市場數值會發生不同變化,但不論怎麼變,基本上就在這五家當中來回流轉。

這部分再出彩虹小角馬基本不可能了。

而中國國内市場,阿裡為王,也是半壁江山。

剩下的由騰訊、天翼雲、會和AWS瓜分。

基本上也沒有其他彩虹小角馬什麼事情。

因為這五家基本上拿走了85%左右的份額,剩下全是邊角料。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剩下的都是邊角料,但是也有一部分公司堅強的在往外拱,而這些求存的二線公司,基本都是進行垂直深挖本行業市場。

比如專注遊戲的UCL,或者專注辦公軟體的金山。

以及……專注耍流莽的360……

第二類平台服務市場沒什麼看頭,我個人覺得就是個過度,市場體量天花闆還是明顯的。

但是第三類軟體服務市場就比較生猛了!

因為提供的是“美顔相機”,語言代碼、運作環境、APP等等已經具有很強針對性了。

是以這一市場一直都是垂直大戰,各業大佬正在自己的行業市場内翻雲覆雨。

比如剛才提到的金山,就依托WPS的市場佔有率,在辦公雲領域很是張狂。

或者這酒管類軟體裡面,石基資訊也是相當生猛!

金融不用說了,阿裡、華為目中無人。

金融軟體類的恒生電子也是個山大王,就因為雲這事兒,把某花順打得不要不要的。

因為前面兩大領領域基本上都是高端玩家局,華為、阿裡、騰訊要麼不上市,要麼在港股,是以國内投資重點和基金窩都在SaaS市場了。

這個我是真整理不出來誰是龍頭,誰是大哥。

因為這就是個群雄割據占山為王的地方,幾乎每一個山頭上都盤這一個山大王。

是以,如果我們想要投資雲概念,首先看準SaaS領域,然後打開軟體看企業資料的市場占有。

同時認準一個重點,某公司的價值高地,不僅限于他自身的雲實力,同時也跟他所在的市場體量有巨大關系。

然後這一段做個總結:在雲概念當中,中有服務商的投資價值遠高于上遊伺服器供應商來的大。

同時,SaaS比其他兩個投資價值大。

3

中間商部分講完了,下面基本就是下遊應用。

這一環節目前來講,主要大市場也就是行政、醫療系統、遊戲以及部分商業應用。

開篇不是說了麼,中國企業上雲率還有待提高,距離天花闆還有一定距離。

對于未來而言,比較大的應用市場我們可以關注 醫療 金融 交通 工業 以及遊戲和元宇宙這幾個方向。

而且關注這一部分不隻是雲計算軟體提供商,關鍵是看各行各業某公司對于雲系統的涉入程度和效率如何。

這就需要對更多的産業有更多的認知了,這就涉及到進步部門數字化,停滞部門正在改造了。

咱沒辦法在這方面意義列出,而且也沒啥好辦法把專門經營雲計算下有軟體應用的公司作為主要投資目标。

因為這東西應用方的收益是更大的。

但是事情往往是具有兩面性的!

正是因為下遊應用領域上雲率有待提高,而且普及行業相對集中。

也就代表了還有更多的行業,在這一領域存在巨大空白!

這也造就了我們普通人在自身領域内擁抱數字經濟,進行彎道超車的絕佳機遇!

也是今晚老莊在破竹直播當中的最重要的話題,講明白普通人如何才能去擁抱這個利好!

對于是隻想在證券市場撈一把的兄弟,我也隻能把幾個市場能看的過眼大佬拉出來稍微說一下了。

首先行政領域有三家,中國電信,浪潮資訊,中科曙光。

剩下兩個是移動和聯通。

這五家形成行政雲CR5序列。

他們是主要做行政雲的。

然後醫療領域比較能看的,東冉集團,占有率能有個13%~15%左右,然後就是衛甯、華東軟體。

遊戲方面,沒法說……太特麼群魔亂舞了……

如果大家要投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易方達中證雲計算ETF,或者參考一下大資料ETF重倉股。

4

最後總結一下:

第一:雲計算概念屬于科技成長型概念,同時主要的需求方都是創業或企業級使用者。

是以想要投資的話首先就是追随流動性,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他就比較狂野。

第二:雲計算雖然是構架與5G高速技術這之上,但也屬于賦能性半基建領域。

他自身的利潤和投資回報,是低于使用者獲得的負能的,是以主要還是看下遊那個行業、哪個公司能從她身上獲得更多賦能。

第三:對于雲計算本身的投資,SaaS是主要賽道,其他的也就那樣了。

而且基金和遊資主要布局的也基本上都是SaaS,同時我們如果作為創業者和公司管理者,SaaS也會是我們的最優選擇。

第四:雲計算系統由于其賦能屬性,本身市值一定是低于被賦能的應用領域,而目前可結合行業衆多、且改造成本較小,則是普通人彎道超車的巨大機遇。

對于事業心比較足的朋友們,在實體當中擁抱數字系統的回報率,将百倍高于金融投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