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NEWS
封面
沈鵬先生新作《奧運會滑冰》
釋文:手足雙雙并蒂蓮,無窮引力衆心牽。協和大我容天地,《歡樂頌》歌人性妍。
蘇士澍:《沈鵬全集》将對全國書法界、藝術界、文化界起到模範導向作用
張瑞圖書法
02
動态
兩會聲音
陳洪武:建立“中國傳統書畫數字全庫”
張繼:字庫行業要嚴把書法字型品質關
馮遠:美育是關乎新時代國民綜合素質養成的系統工程
鄢福初:建議組織實施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與傳播工程
吳為山:以德鑄美加強全民美育
看展覽
雪韻墨香——張戈書法作品展
新書巡禮
《文字的魅惑:朱琪篆刻作品選》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資訊廣場
學術動态
書法評論:為何與何為
當下是文藝評論備受重視的時代,黨和國家出台一系列文藝政策,使書法評論有正确的導向、鮮明的立場。在當代書法的格局中,評論具有把握時代脈搏、引領價值導向的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與研究,中央财經大學圍繞“書法評論:‘為何’與‘何為’”話題展開讨論。《中國書法報》特整理其觀點,以飨讀者。(編者)
03
創作
青年俊彥
常猛:融篆、草于隸
郝志堅:墨色是書寫者情緒的顯性表達
方申奧:以己意馭漢碑之形
劉洪健:學書雜談
04
關注
綻放三月,聽女書家講述她們的“書法夢”
書法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書齋生活和修身養性的一種重要方式,由于曆史的局限,女性往往少有機會問津詩書翰墨。然而,随着社會發展與時代變革,越來越多的女性研習書法并在書壇嶄露頭角,為當代書壇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引起了書法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們在自覺的審美意識引領下,有着鮮明的藝術追求,展現了獨特的藝術才情 和人文修養,使得書法藝術這株奇葩更加絢麗多姿。值此“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國書法報》特策劃“綻放三月,聽女書家講述她們的‘書法夢’”欄目,展示女書法家的才情與書趣,以飨讀者。本期推介書家:陰鳳華、李文俠、胡朝霞、徐燕、黃鴻瓊、阚愛萍(以姓氏筆畫為序)。(編者)
绮窗吟夜月,墨香攬青閣 文丨陰鳳華
與書法同行 文丨李文俠
自懷杼軸 文丨胡朝霞
蕭娴老給我的力量 文丨徐燕
悟 文丨黃鴻瓊
緻台灣女書家潘淑梅 文丨阚愛萍
05、08
經典

張瑞圖草書《畫馬歌卷》
張瑞圖與他的“白毫庵” 文丨王守民
從一個寺廟變成學堂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會有不凡的際遇。白毫庵離張瑞圖家不遠,當年那個聞鐘聲而起,在海風中飛奔而來的少年,在這裡接受了啟蒙教育。張瑞圖自幼天資聰慧,過目成誦,是白毫庵裡走出來的鴻儒。
06
專題
張瑞圖書風舉隅——以天啟年間為例 文丨康耀仁
回京一年之後的天啟七年(1627),或因為朝廷政局動蕩,内心情緒波動,張瑞圖此年的作品不太穩定,簽名來回變動,時而行書,時而草書。其楷書和行書,又重新加入蘇轼的形态結構,但行草書卻比之前豪橫,線條更為老辣,态勢更為縱逸。仔細觀察,其線條質感,呈現出更純粹的“米颠”元素。或許不能像之前那麼靜心地抄寫小字,此年張瑞圖熱衷于高頭大軸,且已露出崇祯年間書風的端倪,可以說,此年是張瑞圖從“天啟風貌”走向“崇祯風貌”的過渡期。
連結
張瑞圖書法品鑒會在晉江市博物館舉行
07
學術
碑石鑒真 文丨王家葵
近日,陝西省秦寶齋舉辦了碑帖相關專題講座,王家葵作了題為《碑石拓本的鑒真與祛僞》的專題講座,《中國書法報》第358期6版刊登了講座内容的第一部分《談碑論帖》,厘清了“碑”“帖”“碑學”“帖學”等相關概念,本次刊發第二部分,主要以《何君閣道碑》為例,講述了碑石的鑒真,以飨讀者。(編者)
明代女書畫家文俶 文丨周永新
明代書畫家文俶,善畫花鳥、草木、昆蟲等,注重寫生,其畫作傳世較多,以《本草》最為有名,書法繼承家學,有篆、隸、楷書墨迹傳世,尤精小楷。又與其夫趙均從事古籍鑒藏。其成就在明代女性書畫家中産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監制:楊超 朱中原
編輯:薛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