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請到我的夢裡來

媽媽,請到我的夢裡來

媽媽離開我們,已經兩個多月了。總覺得在這空蕩蕩的兩個月時間裡,媽媽往昔的一颦一笑,時時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每天閑暇之際,我時時看着媽媽常坐的地方發呆。四歲的兒子小麥和我一樣,他時時打開他奶奶的房間,望着空蕩蕩的床,也在那裡發愣。此時此刻,我隻好欺騙小朋友,說你奶奶回河北唐山了。而内心,多麼的希望,我媽媽還健在!我們一家人隻不過是做了一場時間有點長,内容有點悲怆的夢。

媽媽,你在哪裡啊?你能在晚上走進我的夢嗎?我幾乎天天都有這個念頭。每次看着媽媽的遺像,眼淚就忍不住的流了下來,每次對着照片總想說兩句,媽媽啊!你可知道,你的兩個孫子,你的兒媳婦,你的兒子,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想念你。

每天晚上,我在夢裡都沒法找到媽媽!我想,媽媽應該在天堂,我在夢裡的呼喚沒法透過雲曦,也沒法穿越天堂。

媽媽,請到我的夢裡來,你在天堂那邊,能感受到你兒子這兩個月來的呼喚嗎?媽媽!你不要太狠心,我不奢求你能夠回來,我隻希望你能夠時時來到我的夢境裡,一如你生前那樣,有出門時的千叮萬囑;也有回家進門後的熱騰騰菜肴;有早晨貪睡時的迎頭棒喝;還有深夜回家遠遠看見的那一窗戶燈光。

如果歲月可以重來,我甯可讓自己重新回到自己還是蹒跚學步的時候,我願意重新體驗,我那貧瘠的童年,落寞的少年,苦澀的青年。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願意還是偎依在媽媽懷裡的那個邋遢孩子,讓一切從頭再來。

十幾年前,我為媽媽寫過一阕鹧鸪天的詞:

愛海揚帆北到南,忠貞不改誓同船。含辛茹苦勤家道,宿露餐風學種田。栽五谷,養豬蠶,豐收路上苦尋甜。不愁幼子身含疾,梧桐春到鳳凰翩。

這阕詞,我一直在修改,一直修改到今時,總覺得詞不達意,終歸是自己的文學功底太淺,沒有把我媽媽系統的描述出來,很多文字在寫媽媽的時候,都顯得空洞和蒼白。

媽媽那一代人,是不能簡單的評價的,更不能用金錢去衡量他們的一生。

媽媽在認識父親之前,是個教書的教師,曾在唐山唐家莊國小裡任教,為了父親,她毅然放棄自己的工作,随夫來到大别山羅田務農。

那時候國家的政策是号召大家支援農業第一線,父親是黨員,盡管已經是軍工廠的工廠中的房間主任了,但還是想回到大别山去,支援農村。媽媽知道後,沒有反對,沒有左右父親的行動。

我至今都難以想象,是什麼力量支配媽媽的,我也不止一次的問過媽媽,問媽媽有過後悔沒?媽媽每次都說,有什麼後悔的,在哪裡過不是一生,在哪裡過人還可以不吃苦。媽媽說,人生有命數,都是苦樂相伴,福禍相依。

姑爺王任健在的時候總說,你們老朱家,對不起你媽媽,不尊重讀書人,讓一個有文化的人做着文盲做的事。

我依然記得,媽媽到大山裡砍過柴,一百多斤的柴火擔子挑行十幾裡!走的還是山路。小時候,我随媽媽去了幾次大山,媽媽钆叢麥樨(羅田方言,指的是松針葉)我撿松球。

我也記得,媽媽天還沒亮就起早割谷,割半畝多田再回來做早飯,媽媽還挑稻谷草頭,也是一百多斤。農家到了雙搶四搶季節,媽媽和父親一道,起早摸黑大幹十幾天。

一個北方教書的姑娘,突然要做這種農家體力活,這需要多大的堅強和毅力。奶奶曾經說過,你媽媽的一雙手,開始起血泡不知起過多少回,鋤地的時候,每次,雙手都被血染紅了!奶奶說,你媽媽也真狠,手上流血也不松手,也不回家,都要把地鋤完。

對媽媽的記憶,小時候的事基本都忘了,能記起來的也是一些模糊的碎片!隻有一件事我最難忘,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媽媽每天晚上都要給我講故事。即使是在農忙季節,人特别疲勞的時候,媽媽在睡覺前也要堅持給我講故事!記得好幾次,媽媽講一段故事睡着了,我把媽媽碰醒,媽媽講一段故事又睡着了,一個故事在我睡前,媽媽講了三四段才完成。有時候媽媽太累了,故事隻有個開頭,任憑我怎麼推媽媽,媽媽都難以醒過來,不知道是媽媽能講的故事太少,還是的确有這樣的故事,我朦朦胧胧的記得,有些故事内容大同小異,隻是故事的主人公換了個姓氏,如,張大膽的故事和李大膽的故事,王小黑的故事和王細黑的故事!現在分析,感覺有些故事,媽媽就是故事的原創!媽媽八十歲那年,我問媽媽,問她還記得我小時候晚上給我講故事的事麼?媽媽竟然已經忘了,媽媽說,不記得了,而媽媽記得的事情,我竟然沒有印象!

媽媽常說,我能長大,是個奇迹!媽媽說我出生時,是腳先出來的,出來放佛已經沒氣了,是醫生提着我的腿,不停的抖,抖出了哭聲後,醫生說了一聲恭喜,對我父親說,是個拿槍的!醫生知道我父親當過兵,去過北韓。父親聽了,自然很高興,當即,父親給我取了名字,就叫朱震林。小時候不知道名字的意思,長大後,我才知道父親取這名字的真正含義,他是希望我長大了當一個好兵,要向革命先輩譚震林學習!

我哥哥叫朱正國,這名字也是有來曆的,名字取義于河北唐山的抗日英雄節正國。

我後來把名字改了,父親為這事很惱火,那時候還真想揍我一頓,是媽媽攔下來的。我和媽媽說,我學不來譚震林,我隻想做個普通人,簡簡單單過一輩子。現在的這名字取泰卦的含義,泰安,泰然處世,安然一生!

媽媽說,我小時候愛在地上爬,穿不到一件幹淨的衣服!媽媽說,朱筱麥現在也和我小時候一樣,生氣了動不動就往地上一躺,或者爬在地上玩車車。難怪我小時候奶奶不喜歡,也不招父親喜歡,就是因為身上太髒了!還是媽媽不嫌棄我,每天做農活回來,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洗得幹幹淨淨的,穿得幹幹淨淨的,晚上摟着我睡覺,再累,再辛苦,也要講故事給我聽。

有些回憶,此刻想起來就是淚。

媽媽在生前,我媳婦對她很是孝敬,年年給媽媽買衣服,次次回家,也要給媽媽買吃的。有時候給媽媽洗頭,有時侯給媽媽染發,有時候給媽媽剪手指甲!我知道,媽媽對她的這個兒媳婦,是很欣慰的,也是很滿意的!是以媽媽自我結婚後就給我訂了個規矩,晚上沒有特殊情況,不能出去!不能離開家!

媽媽是1940年生的人,過世前沒有任何疾病的折磨,壽終正寝,也算是老天爺對她這樣善良人的補償!

而我,在春節祭祀先人的時刻,還真不知道拿什麼來祭祀我媽媽。

媽媽愛吃螃蟹,我就蒸了螃蟹,媽媽愛吃燒雞,我就做了燒雞,除此之外,我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祭祀隻是一個儀式,媽媽已經走了,隻能在我們的想象中,感受我們的孝道!

今年的清明節快到了,我為媽媽寫了墓志銘,這篇墓志銘,抽象概括了媽媽的一生:

吾母李氏,雅号玉珍,家系冀東,唐家莊人,崇軍報國,勵志修文,碑家店外,聯歡軍民,吾父吾母,一見鐘情,軍旗為媒,緣定三生,建國初期,農為國本,響應号召,随夫南征,回家務農,一切從零,早起晚歸,學種學耕,養蠶養豬,拙隐于勤,侍奉公婆,虛懷感恩,培育孩子,不懼晚成,言傳身教,導向精英,晚年幸福,膝繞兒孫,媳賢孫智,紫氣臨門,書香滿室,璀璨文星,慈顔淑訓,耕讀傳承。

媽媽,請你到我的夢裡來,我把這篇墓志銘念給你聽,你看還有不有沒有寫到位的,如果有,請你告訴我,我一定會修改好,我要把你的恩德,讓我的孩子們永遠銘記。

媽媽!請到我的夢裡來,還有父親的墓志銘,你也幫我看一看:

吾父爾實,大号重歡,幼逢國難,舉步維艱,青年當兵,入朝參戰,視死如歸,真槍實彈,凱旋而歸,軍駐唐山,日夜訓練,志複台灣,西調北京,受閱三年,天安門前,軍姿天鑒,吾父常懷,枕戈之歎,未能如願,解放台灣,中年務農,耕地種田,閑修水庫,忙住專班,交送公糧,細挑精選,農民使命,對國無憾,老年淡泊,瓜果茶園,逗孫怡情,攜妻望遠,愛子有二,得孫有三,生活幸福,家庭圓滿。

媽媽,在父親的墓志銘裡,也有你的身影,你看這樣來表述行不行?

陽春三月,草長花開,也正是人嗜睡多夢的季節,我相信,遲早有一天,媽媽會來到我的夢裡。

朱泰安

2022年2月5日

媽媽,請到我的夢裡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