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TO問界M5開啟大規模傳遞 華為“借殼”賽力斯不為造車?

AITO問界M5開啟大規模傳遞 華為“借殼”賽力斯不為造車?

從去年底新車釋出,到今年2月底公布售價,AITO問界M5在3月5日正式傳遞。此次傳遞在36個城市、100餘家使用者中心同步啟動,這樣的速度和規模在造車新勢力中并不多見。這背後有賽力斯的努力,更有華為的推動和主導。

問界M5是AITO品牌首款車型,華為深度參與了該款車型的設計、研發、工程技術及軟硬體開發,乃至于在銷售管道上華為也是盡其所能,利用其原有優勢主導着營銷網絡的建設。從反複強調“不造車”、到進入造車深水區、再到高調走上台前,華為顯然已成為了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

AITO問界M5開啟大規模傳遞 華為“借殼”賽力斯不為造車?

賽力斯、華為“雙劍合璧”

問界M5何以撐起24.98萬至31.98萬元的售價?從硬體看,其前沿的外觀設計、高規格的底盤、先進的純電驅增程平台等皆是亮點。在底盤方面,新車采用全鋁合金底盤,配合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保障了車輛的操控性、穩定性及舒适性。作為一款增程式電動車,AITO問界M5搭載HUAWEI DriveONE純電驅增程系統(其中的1.5T四缸增程器由賽力斯提供),華為自研的前異步交流電機+後永磁同步電機組成智能四驅系統,峰值功率可達365kW(四驅性能版峰值功率315kW),零到百公裡加速4.4秒(後驅标準版加速為4.8秒)。續航方面,WLTC工況純電續航為150公裡,增程驅動下CLTC工況續航裡程1242公裡,WLTC工況續航1100+公裡,NEDC工況續航裡程1195公裡。

作為問界M5的制造方,賽力斯兩大智慧工廠為問界M5快速且高品質的傳遞提供了保障。以工業4.0為标準打造的兩江智慧工廠具備年産10萬輛的産能,目前單日産能正在迅速爬坡,而按照智能數字化柔性汽車整車工廠标準建設的全新的第二工廠也已基本建成,為未來的海量傳遞提供了保障。

此外,賽力斯還彙聚了華為、甯德時代、博世等一批行業優秀供應商資源,通過內建化創新業務架構,實作供應鍊體系的規模化、靈活化、精益化。“未來,我們還将通過産品線的豐富和技術的更疊,與使用者共同成長”,賽力斯汽車CMO張正源表示。

鴻蒙座艙系統首上車

除了硬體,問界M5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了華為HarmonyOS鴻蒙座艙系統,這是該系統首次搭載在智能電動汽車上。全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艙,從底層技術全面打通手機、汽車、手表、智能家居等裝置,實作同系統裝置間無縫連接配接,展現出與華為手機、Pad同級别的流暢和易用程度。有人是以戲谑說,問界M5是“買鴻蒙系統送車”。的确,對于消費者來講,問界M5更像是一台可行駛的電子産品,華為就是想将HarmonyOS搬進車内,打造完整的生态圈,形成一種智能生活體驗的閉環。比如,在下班的路上可以通過車内智能網聯對家内的燈光、溫度甚至音樂進行調節,回到房内一切都已準備妥當,不用再一一進行操作,這就是智能化的便利性。

在傳感器方面,問界M5須支撐其強大的L2級智能駕駛輔助。問界M5搭載1個視覺感覺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4個APA攝像頭、12個長距離超音波雷達。其中,來自博世供應的毫米波雷達最長探測距離為210米,探測角度為120度,確定車輛進入自動駕駛模式後的行駛安全性,同時在APA控制器協同工作下,問界M5還支援多達一百多種泊車場景。

成就管道“巨無霸”

為了友善使用者與問界M5的近距離快速接觸,AITO品牌融合賽力斯和華為雙方管道優勢,開啟了汽車新零售3.0模式。據了解,AITO問界M5的銷售網絡包括華為商城和華為部分線下門店,以及AITO官網和賽力斯汽車線下經銷商、AITO使用者中心、AITO授權使用者中心。截止目前,包括500餘家體驗中心、150家使用者中心的AITO品牌銷售和服務網點已鋪設完畢。今年還将累計實作1000家體驗中心以及約300家使用者中心的入駐。

這樣的管道鋪設速度是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無法比拟的。據悉,今年1月份北汽極狐阿爾法S HI版已經入駐北京銀泰華為旗艦店,這也标志着華為智能駕駛、座艙産品分别搭載北汽極狐和小康賽力斯進行商品化落地。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表示:“華為賣車的最大優勢是華為智選店有5000多家,和寶馬、奔馳、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不在一個量級,這是我們的巨大優勢,覆寫了的每一個重要城市,這是華為未來5至10年的長期戰略。”銷售網絡是華為賣車的最大優勢,也給了餘承東足夠的信心:“我希望我們上來第一年就幹翻特斯拉,第二年遠遠超越他們……我們後邊還提供更高的版本,把奔馳、寶馬、奧迪三十幾萬元到五十幾萬元的空間一把幹掉。”

“問界M5是華為在汽車這一環的重要嘗試,絕不隻是為了賣車,更重要的是為不斷完善全場景生态互聯做準備。”華為内部人士透露,“我們更想做成一個軟體公司”。由此看,華為造車、賣車僅是一個切口,其野心也許遠在其他造車新勢力之上。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