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區塊鍊和挖礦名詞誕生以來,他們似乎是個高大上的詞語,仿佛在雲的頂端遙不可及,隻是一些小衆的賺錢手段。而後金融領域、物聯網和物流領域、公共服務領域、保險領域等都與它傳出各種結合的“绯聞”,但大多隻是炒作概念,并沒有實質的進展。
就在10月28日,在2019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演講中指出,在數字化時代,企業間、國家間的支付結算方式需要重塑,中國央行或率先推出數字貨币DCEP。這一态度表明數字貨币不再是炒作,數字貨币時代的真正到來。
我國央行推出的DCEP是基于區塊鍊技術推出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币體系。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比方我問你借了一百塊錢,找了個公證人,把我欠你一百元這事記在賬本上,這個賬本就是借這一百元錢事的中心,如果我想賴賬,隻要把賬本銷毀就可以不還給你錢了。但如果我在問你借錢時,同時找到了一萬個公證人,有一萬個賬本記下這事情,那我現在要賴賬就很難了,還有9999個賬本等着我,這個就是去中心化的意思。
那麼區塊鍊系統在全球範圍大概有幾十萬個節點,相當于又N多個公證人每過十分鐘,區塊鍊網絡内所有交易資料會被記錄下來,并同時更新某一區域的節點上,其實就是記錄了十分鐘網絡内所有交易的賬本,并把賬本上的資訊被加密成密碼,在所有公證人那裡更新,賬本裡包括上十分鐘的交易資訊,這樣每十分鐘的資訊都關聯起來,形成一個時間鍊條。
那這個賬本誰來做能,那就是傳說中的挖礦。挖礦是将一段時間内系統中發生的交易進行确認,并記錄在區塊鍊上形成新區塊的過程,挖礦的人也叫做礦工。簡單來說,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礦工是記賬員,區塊鍊就是賬本。每個礦工都有記賬的權利,成功搶到記賬權的礦工,可以獲得系統新生的代币獎勵。在挖礦的過程中,系統為了找出誰有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每次會出一道“數學題”,隻有最快解出這道題目的計算機才能進行記賬,而搶到記賬權的計算機就可以獲得不等個數的代币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