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文化是城市的根與魂。作為千年商都,在曆史長河中,廣州流傳下來不僅有商業文明,也有與時俱進的花城顔值和創新活力,更有承載着民族智慧和精神核心的傳統文化。本期《街坊兩會》,我們邀請了廣州街坊與全國人大代表,共同為文化廣州建設建言獻策。

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街坊,講述他們眼中的“廣式”文化與城市感悟。同時,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建議,結合廣東本土戲曲特色,開設戲曲編導演音美等專業教學。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

建議成立全日制廣東戲曲學院

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招生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曾小敏

“作為省級非遺傳承人,粵劇守正創新一直是我和廣東粵劇院堅持的方向。傳承不是複制,而是在去粗取精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曾小敏表示,近年來通過對經典劇目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準把握主旋律選題,并結合當代審美需求,粵劇融合多種表現形式,舞台張力和感染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廣東戲曲資源豐富,粵劇、潮劇、漢劇、雷劇等四大劇種與小劇種并存,這些劇種既是區域文化的基因,也是代代相傳的文化符号。但由于創作能力、傳播能力、商業化營運能力的欠缺,進而導緻有的劇種面臨困境。其重要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人才儲備不足,人才梯度培養銜接能力不夠,人才有機管理體系沒有生成。“搶救和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産,科學系統關照傳統文化的留存與發展,是我們現在文化工作的重點之一”。

曾小敏建議,成立全日制的廣東戲曲學院,重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招生。她認為,為推動高水準文化建設,推廣傳統地方戲曲文化,建議應結合廣東本土戲曲特色,開設戲曲編導演音美等專業教學,進而針對大灣區各劇種進行拯救式保護,對專業藝術人才進行專業化培養,實作各優秀劇種間的特色化發展,做到齊心合力、系統科學、持續規範開展教育和演出工作,以高水準戲曲文化建設緻敬時代。

此外,為了推動優秀戲曲作品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曾小敏建議,建立可供重點院團創作排演的劇目劇本庫,并借助數字媒體和數字技術形成當代的戲曲劇集的編撰和總結;成立戲曲作品創作傳播專項基金,對重點題材作品進行“創作、演出、推廣”一條龍扶持政策;建議成立新媒體戲曲頻道,将傳統主流媒體戲曲頻道與新媒體資源無縫連結。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鹹水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謝棣英:

傳承廣府水上人“頂硬上”的精神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謝棣英

今年60多歲的鹹水歌非遺傳承人謝棣英,仍然堅持在創作及傳承的道路上,隻因一個很樸素的初心,“将鹹水歌文化傳承發揚”,這是她幸福人生的意義。

談及廣州文化的印象,謝棣英給出了最直覺的回答——“曆史悠久,個性鮮明”。謝棣英表示,廣州人除了務實樂觀、海納百川外,還有一種“頂硬上”的精神,簡單了解就是遇事排除萬難,扛過去。謝棣英介紹,廣州有着2000多年的建城史,未有廣州先有珠江,有珠江就有船艇,有船艇就有疍民,鹹水歌是與珠江疍民共生長。“鹹水歌原本是疍民演唱的一種粵語方言民歌,是水上居民瑣碎、甚至困苦生活的精神食糧。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也是水上人,其‘頂硬上’的精神也是廣府水上人最為寶貴的性格特征。”

謝棣英一直緻力于做好廣府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和發揚、廣府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一方面,她通過非遺進校園、進社群、進家庭、進鄉村的方式,讓鹹水歌文化走進居民和青少年學生的生活中,如今她已經在全市100多所中國小開設了鹹水歌文化課堂。此外,她還積極創作歌曲,尋求傳承模式的創新,采用線上課堂的方式,讓傳統文化展現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謝棣英認為,未來在廣府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過程中,需要與紅色基因、愛國主義教育相融合,引導青少年學生銘記曆史,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一方水土一方藝,使他們更加愛國愛鄉,進而增強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建構共同的精神家園。

南華西青少年粵劇粵曲教育訓練基地導師、南華西街戲劇曲藝團團長魏坤興:

讓粵劇的生命力在大都市生生不息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魏坤興

魏坤興的父母親都是粵劇迷,在家庭的熏陶下,13歲時她開始接受正式的粵劇藝術訓練,此後事業都與粵劇藝術相關。作為老街坊,退休後魏坤興留在南華西,近10年來堅持義務教授青少年學生粵劇粵曲。

“記憶中的廣州,既有布拉腸、騎樓街,還有麻石路、青磚石腳趟栊門,也有飄蕩在街頭巷尾和戲台上的聲聲粵韻。”在魏坤興看來,廣州是一座曆史底蘊深厚的城市,“遍地”有非遺。粵劇作為嶺南文化的瑰寶,如今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熟知和喜愛。在廣州的公園、文化廣場、社群活動中,經常可以看到粵劇私夥局的表演,這些私夥局紮根城市肌理,讓粵劇粵曲的生命力在廣州這座國際大都市中生生不息。

作為一名老粵劇人,魏坤興認為粵劇傳承能夠更好地留住城市的文化根脈,需要不斷培養新生力量,這其中,既需要官方層面的推廣,也需要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2013年,她成為南華西青少年粵劇粵曲教育訓練基地的一名導師,在這裡義務教授學生學習粵劇基本知識。近年來,她又通過進校園開設特色課和線上教學的方式,開展粵劇的推廣和普及。她希望,青少年從小就種下粵劇的種子,體驗嶺南戲曲的神韻。此外,她還帶領社群街坊戲劇曲藝團成員,定期教粵曲唱腔、搞演唱比賽……在豐富社群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粵劇,讓這具有嶺南特色的戲曲能夠世代傳唱下去。

漢廷文化、音樂創始人蘇漢廷:

廣州有處變不驚的“生猛”發展觀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蘇漢廷

1990年蘇漢廷來到廣州讀書,便在這裡紮了根,成為一名新廣州人。在蘇漢廷眼中,廣州是一座海納百川、求新求變的國際現代化城市。“廣州人有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這種精神展現在勇于創新的性格中,更展現在兩千多年以來,廣州處變不驚的‘生猛’發展觀和張弛有度的生活觀。”蘇漢廷介紹。

蘇漢廷認為,廣州是一座“愛樂之城”,曾經有馬思聰、冼星海等廣州音樂家,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如今也有全國著名的音樂學府星海音樂學院,現在很多廣州本土的歌手為了傳承廣州的音樂文化一直在努力拼搏,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把廣州的文化發揚光大。

作為一名音樂工作者,蘇漢廷也一直注重對廣州本土音樂的傳承和發展,他帶領團隊創作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非遺主題歌曲《粵繡》《西關情》《點茶》《廣州的味道》等,受到居民的喜愛。在疫情期間,他還創作了《我們相信》《溫暖廣州》《逆風起航》等多首抗疫勵志歌曲,希望通過歌曲,能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廣州的勇氣與擔當,有信心去戰勝困難。蘇漢廷說:“作為一名在廣州生活了30年的音樂人,我與廣州已經密不可分,廣州這座城市的文化也滋潤着我。伴随着廣州30年的變遷與發展,我對這座城市也有着深深的感情。”

廣州市天河區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黨支部書記蘇志均:

廣州這片土壤給了我們不斷創新的底氣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蘇志均

在廣州,創新不僅僅是寫字樓、産業園裡的從業者所不倦追求的,古村裡同樣有創新。千年古村車陂,龍舟文化曆史悠久,如今,車陂本地村民開拓創新,為龍舟文化帶來了新的活力。

作為生長于車陂村的“80後”,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黨支部書記蘇志均大部分童年回憶都伴着端午的龍舟鼓音。2011年,在外打拼的他回到家鄉,開始關注村内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多年來,他帶領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緻力于本地文化的創新和傳承,現在車陂的龍舟越來越“好玩”。

“我們打造了車陂龍舟‘七個一’,更加系統地創新龍舟文化,讓它以更豐富的形式傳播發展。”蘇志均介紹,車陂通過“一館”“一節”“一項目”“一劇”“一電影”“一曲”“一視訊”,全面提升車陂龍舟文化品牌的社會影響力,為車陂地區各産業更新作鋪墊。“我們之前和廣州大劇院聯合打造的全球首部‘龍舟劇·祠堂版’《車陂龍舟最有戲》,在傳統祠堂内進行展演,很受歡迎。後來‘龍舟劇·微電影版’《龍舟最有戲》也成功上映。今年,我們正在計劃打造一部龍舟主題的電影,目前正在做前期的籌劃工作。”

在蘇志均看來,廣州開放、包容,天河區又是年輕人的聚集地,天時地利為車陂龍舟的創新提供了不可複制的機會,“可以說正是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壤給了我們底氣!”

中共廣東區委舊址講解員李德君:

汲取先輩奮進力量

用心講好紅色故事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李德君

李德君是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的一名講解員,也是一名地道地道的廣州人。談及眼中的“紅色廣州”,她連用了“開放、年輕、浪漫”三個詞語來形容。“千年古城廣州,開風氣之先,引領着潮流。近年來,廣州用‘繡花’功夫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在弘揚紅色文化方面,注重年輕人的需求,用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李德君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紅色史迹便是中共廣東區委舊址。“這裡彙集了中共早期發展史上的四個‘最’,還走出了許多著名的革命先驅,如周恩來、陳延年、彭湃、張太雷等。”每一次翻閱史料,都像在和革命先輩對話,并從中學習他們刀刃向内的勇氣、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敢試敢闖的韌勁。

作為一名紅色講解員、一名黨員,李德君說自己肩負着接力革命薪火、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這也督促她注重用政治思想理論武裝好自己的頭腦,以身作則,在堅守中诠釋初心的力量。為了錘煉講好紅色故事的能力,李德君表示自己會繼續從語言表達技巧、故事線索整理等方面提升業務能力。“我們應該多聽聽群衆的聲音,多想想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并善用通俗易懂的、貼地氣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比如通過開展小講解員活動、編排戲劇等方式,讓紅色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國小副校長黃宏傑:

了解家鄉文化

做好灣區代言人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黃宏傑

提到海絲文化,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國小副校長黃宏傑激動地說:“我們學校開展海絲文化教育有着地理優勢!沙面島就在十三行附近,我們經常和粵海關博物館等機關開展共建活動,比如帶學生們參觀博物館,實地體驗曆史文化。”

一物勝千言,睹物思曆史。孩子們在粵海關博物館裡看到經典藏品時的樣子讓黃宏傑印象深刻,“博物館裡展出了粵式英語的注音,孩子們看了覺得很有意思。”在黃宏傑看來,近距離的參觀體驗讓曆史“看得見、摸得着”,也讓孩子們對于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有了更直覺的認識。

黃宏傑回憶,剛剛到沙面國小工作時,他就開始學習了解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曆史,“作為學校的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己了解這段曆史,再帶孩子們一起學習。他們學習了解以後還要做代言人、講解員,講好廣州故事。”

2021年,沙面國小走進粵海關博物館,開展了線上直播教育活動。沙面國小的孩子們以小講解員的身份,通過鏡頭帶領觀衆線上雲遊“大鐘樓”,不僅讓大家領略到了粵海關獨特的建築風格以及精美藏品,還帶領大家共同回顧了廣州的貿易曆史,認識到“大鐘樓”曾作為“國門守護者”的重要角色。黃宏傑說:“今年,我們和粵海關博物館的教育合作已經在計劃商讨中了。”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街坊兩會|讓廣府非遺走進社群校園

統籌/陶開河、梁倩薇、蔡曉素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申卉、蔡曉素、李元源、黃麗霞

圖/受訪者供(除署名外)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