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力量”,更精彩

“她力量”,更精彩

在陝西省僑界新春聯誼會上,部分女性代表合影留念。

本報記者 李羽佳文/圖

無論身居國外還是回到祖國,她們黑眼睛黃皮膚的容顔不改,赤誠的中國心不變。她們在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等方面挑起大梁。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我省僑界優秀女性代表,感受“她魅力”“她風采”。

劉怡辰:

讓高端醫療器械印上“中國制造”

進入3月,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華僑劉怡辰最期待的,就是由自己的公司獨立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端惡性良性腫瘤放射治療裝置在西京醫院完成裝機并進行試用。

“2015年時,這套裝置還是一張圖紙。今年3月底就将看到它真正在醫院裡發揮作用,并最先應用于陝西。它的使用成本約為進口裝置的三分之一,有望為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減輕醫療負擔。”劉怡辰的話語裡滿是自豪。

7年前,從海外歸來的劉怡辰發現,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的醫療費中有很大一筆是在為進口裝置“買單”。她立志讓高端放療裝置印上“中國制造”,便開始梳理研發計劃,到全國各大醫院尋找願意聯合研發的合作夥伴。

“你說的這裝置是國産的?”“是的,研發和制造都在中國。”面對質疑,劉怡辰堅定地回答。她坦言:“我是陝西人的後代,我要讓這些高精尖的裝置造福更多中國人。”

劉怡辰的情懷深深打動了多個高校和醫院的專家團隊。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與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院、西京醫院等合作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該項目研發的這套裝置不久将在西京醫院實際應用。

截至2021年底,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專利358件。這些專利,正在填補着陝西在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方面的空白。應用這些專利的産品,有的已經遠銷海外。

這些專利的背後,有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約200名研發人員的日夜奮戰和不懈追求。劉怡辰說:“陝西高校衆多,人才資源豐富,研發不僅僅是推出高精尖的産品,還可以通過華僑、海歸人士與在陝年輕人的碰撞,凝聚僑心、彙聚僑智、發揮僑力,為故鄉培養出更多推動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的人才。”

33歲的劉怡辰,是華僑中年輕的一代。她從國際舞台走來,也緻力于把中國制造的高端醫療器械帶向國際。

劉茜:

把有中國元素的探戈表演帶回陝北

3月1日,阿根廷陝西商會暨阿根廷陝西同鄉聯誼會會長劉茜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便是:“我剛從榆林回來,在那裡參觀了陝北民歌博物館,很激動。有一天,我要讓中外藝術相融的作品《探戈走西口》回到陝北。”

《探戈走西口》是劉茜推動中外文化交流30多年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9年,劉茜作為編導,與阿根廷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主席、藝術家汪永興在阿根廷共同創作了《探戈走西口》。他們将陝北民歌《走西口》作為探戈的主旋律,請南美地區的舞蹈藝術家用探戈舞進行演繹。這樣的創作編排難度大。“探戈舞的肢體表達需要精準的深度和力度,還要與音樂嚴絲合縫。”劉茜說,她從這段民歌背後的故事講起,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做類比,一遍遍給演員唱曲子、示範動作。

經過無數個反複打磨的不眠之夜,《探戈走西口》登上阿根廷國家大劇院,獲得了衆多阿根廷觀衆的稱贊。同年,該節目受到貴州省的邀請,在國内首演。随後,劉茜和汪永興又将更多中國的經典名曲與外國藝術相融,将平劇《打虎上山》作為主旋律,融入踢踏舞中。“在國内演出這些節目時,台下都沸騰了,掌聲伴着淚水,這樣的場面讓我也很激動。”劉茜說起當時的場面,依然紅了眼眶。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劉茜便受邀到阿根廷,在當地的電視台制作、主持《中國五千年》節目。每周半小時的節目中,有中國的曆史文化、中國的康複醫學等。“很慶幸我來自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一切有關傳統文化的内容都是我的講課内容,南美地區的朋友很感興趣。”劉茜說。

2000年後,劉茜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推動阿根廷和中國的文化交流上。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時,在阿根廷政府和多方支援下,劉茜與衆多華僑在阿根廷總統府大道搭建起巨型舞台、挂起中國國旗,許多阿根廷群眾與他們共同慶賀,唱響中國國歌;承辦了長達15天的音樂節,兩國藝術家在阿根廷的金色大廳、廣場、博物館、大學校園等各處合唱、合奏《我的祖國》等中國歌曲,吸引了10多萬名當地群眾;在阿根廷連續三屆的移民節上,展示中國的平劇、變臉、書法、民族樂器等,使外國友人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文化……

劉茜說:“文化的相融共生不僅僅是讓文化走出去,還要讓外國人能了解、有共鳴,這樣的文化傳播才是深層次的傳播。”

今年是中國和阿根廷兩國建交50周年,劉茜最關心的事就是推動陝西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建立友好關系。她說:“我想把有中國元素的探戈表演帶回陝北,為我的家鄉做些事,為國際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來源:陝西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