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技術類人員的職業發展方向

幾乎每個企業都需要技術人員的支援,生産制造型企業需要現場生産控制和工藝流程方面的技術人才;IT等高科技行業需要大量軟體研發和裝置維護的硬體工程師;房地産、建築工程領域需要建築設計師、土木工程師和施工技術人員。此外,不論是國企、民營企業還是外資公司,都需要大量的基礎技術勞工。甚至很多在豪華寫字樓office内工作的白領,從事的工作都是和技術相關的。

  不過,一個嚴峻的現實是,大量的技術類人員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生涯規劃顯得非常迷茫和困惑。中國有句古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與管理類崗位相比,技術人員往往被人看低一等,他們雖然從事着非常重要、繁瑣的技術性工作,但更多的是扮演着幕後英雄的角色。在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方面與分光無限的各級管理層普遍存在差距,這一現實造就了技術人員的巨大心理落差。第二個造成職業規劃困惑的原因是部分技術性工作的局限性。拿IT行業來說,由于技術和知識更新的速度太快,軟體開放人員普遍被認為是吃“青春飯”的職位,誰學習的更快、誰的精力更旺盛、誰更能熬夜,誰就更有競争力,因為這時經驗已經不再重要。如果超過35歲還從事軟體開發的話,将很難在本職崗位取得突破。

  那麼,對于技術類人員來說,難道他們的職業發展前景真的如此黯淡?事實當然不會如此悲觀,做技術工作同樣有着非常廣闊的空間,當然,關鍵一點你要令自己的視野更開闊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根據我的經驗,技術人員的職業方向可以有以下幾個選擇:

  方向一、成為

項目經理

  對于很多從事技術方面工作的人員來說,發展成為項目經理是一個相當好的工作。

項目管理

工作既需要紮實的技術背景支援,又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最适合那些技術出身但又不甘于隻做技術工作的人員。成為項目經理,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同時又可在團隊管理、協調各方資源、内外部溝通等工作中體驗和發揮作為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進而讓自身價值更為充分的實作和得到認可。優秀的項目管理人才,也是今後很長時期内的一個熱門職業方向。

  方向二、成為行業資深專家

  如果的确非常喜愛技術工作,而不擅長和喜歡與人溝通,則可以完全專注于自身的領域,以發展成為行業資深專家為方向和目标,當然,這一發展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任何一個領域的頂尖技術人才都需要長期的行業經驗的累積和個人孜孜不倦的投入。不過這類人才的一個優勢是越老越吃香,當别人随着年齡的逐漸增長而開始擔心飯碗問題時,你則漸入佳境,開始進入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方向三、成為研發經理或技術總監

  事實上,在某些行業和企業,技術研發人員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譬如在微軟、諾基亞、華為等IT産業,技術的支援和研發的速度,成為企業利潤增長的最主要來源,在這些行業,技術研發部門就是企業的主戰場。在不少國企和政府部門,也非常重視科技和技術工作,例如,我所知道的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就設有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等技術職位,其中總工程師的職務級别相當于副局級,在這種氛圍影響下,技術崗位人才和行政上司同樣受人尊敬。是以,在一個尊重和重視技術工作的行業和企業中,發展成為研發經理、技術總監或總工程師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方向四、做技術型銷售和服務

  技術工作的領域其實非常廣泛,如果感覺純技術工作發展潛力不大,可以考慮轉向做銷售或技術支援方面。華為、中興等通信技術公司的銷售人員,很少是不具有專業技術背景的;甲骨文等軟體巨頭的市場推廣,第一步常常是從銷售工程師拜訪客戶開始的。這類高價值、高科技的産品銷售推廣,非常需要具有豐富技術經驗的銷售人員。

  技術人員轉向售後服務,也是非常有前途的。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大學是施工機械專業,畢業後一直在市政工程行業做非開挖頂管施工,在幾年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地下頂進裝置的應用和維修經驗,一個合适的機會跳槽到著名的頂管裝置生産商-德國海瑞克公司,成為其售後服務工程師,工作上得心應手,收入也有了數倍的增長。

  方向五、轉向管理崗位

  總有一些人,雖然是理工科出身、從事着技術崗位工作,但他們似乎天生就是具有管理天賦的人。這些人會在工作中逐漸展現出管理潛質和優秀的上司能力,他們往往更喜歡跟人打交道,更喜歡與外界溝通。在這種條件下,以技術經驗為基礎和依托,适當補充學習些管理方面的知識,例如可以在職攻讀MBA,假以時日,完全可以成長為出色的職業經理人。

  方向六、進階技術操作人員

  剛才所談的職業發展方向,适用群體多為高校理工專業出身的人士,但對于數量衆多的中等專科學校、技校畢業的一線技術勞工來說,成為行業技術專家或研發總監的機會顯然非常微小。這一群體的職業人士,最佳的技術發展路線是立足本職崗位,成為進階操作型技術人員。

  廣州市2006年出台的各類崗位工資指導價格中,進階技師就業的工資比博士還要高出500元。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從全國層面來說,産業勞工數量雖然巨大,但進階技工的比例卻非常小,“進階技工”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許多企業發展的“瓶頸”。但随着政策環境、企業認識角度和培育機制方面的不斷改善,這一現象将逐漸得到改變,是以成為中進階技師将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發展方向。

  最後,我再次拿IT行業為例來具體談談技術人員的職業軌迹。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行業的分類相當複雜,我這裡僅僅分析最典型的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軟體開發,通俗來說就是程式設計。實際上我認為真正的軟體開發人員和制鞋工廠中的勞工處在一個地位,是企業産品的最終生産者(當然這裡沒有貶義)。

  第二個部分是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ystem(管理資訊系統),主要負責基礎IT建設、網絡、通訊、軟硬體支援、簡單開發等職能,為公司其他部門提供IT基礎服務。

  第三部分是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主要涉及企業管理類軟體實施、維護、管理。通過是引入資訊化手段在企業現實的實作企業的資源管理,協調企業各方面的生産運作,它對業務的規範和企業的管理機制有很大的依賴。

  讓我們來分别看看這三部分人員的職業發展空間:

  1. 開發人員

  我的觀點是,在中小企業做純粹的軟體開發很可能走上一條不歸路,長期從事開發的人一般處世能力不足,升任管理人員的機會不大。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中國目前開發行業的環境很不好,正如我之前談到的基本是在吃青春飯,30往後就很難做下去了。而在美國40歲的開發人員是正吃香的年齡。雖然可能業務越來越精,但可能會離IT越來越遠,向純藍領勞工發展。

  如果真的要做開發,應該找一個更好的平台,最好是進入跨國企業或國内龍頭企業。如果資料方面的技術很強,可以考慮轉向網際網路搜尋方向;如果在電子和通信裝置方面有優勢,可以從簡單的程式開發轉向通信産品的開發。

  2. MIS人員

  MIS内容廣泛,可從事的職業很多:網管、技術支援等,而且通過努力可以得到提升成為小小的主管(當然要有自身的素質),進而成為MIS Manager,但做到MIS Manager基本也就到頭了,不過倒是可以考慮轉到不同的行業或企業做MIS。

  同樣是做IT服務,在不同公司内IT部門的地位還是非常巨大的。就我所了解的,雅芳(中國)公司的IT部門就有100多人,在公司總部的各職能部門中的地位相當高;而南方航空公司的IT部門竟然達到800多人,這個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一般的IT公司,其IT部門的總裁也是公司決策層的重要成員。是以,在這些公司内做IT技術支援工作,既避免了純程式設計式的軟體開發人員遇到的“人老珠黃”的被動局面,也不必擔心IT産業泡沫破滅而産生的生存危機。

  3. ERP類人員

  從事企業管理類軟體的人員一般起點比較高(公司的起點就比較高),要求對财務、生産、銷售等流程都有清楚地認識,從業人員不一定為IT出身,而有可能是财務人員或理工科人員等轉行而來。IT的迅速發展和企業經營領域的不斷拓展,為ERP的推廣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事實上,一個從事企業管理類軟體的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勝任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在這一領域技術人員的前景可以說是非常廣闊的。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大學讀的是工業裝備控制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ERP方面的應用推廣和管理咨詢,雖然他對純粹的IT技術了解并不是特别深刻,但在ERP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方面經驗非常豐富,在别人眼中他更像是一名管理咨詢師,五年下來已經是這一領域的專家級人物,在個人收入方面也非常可觀。閑魚 51cto技術部落格

出自 51CTO.COM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