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春氣萌動,然而汽車股在過去一周的表現,卻毫無生機可言。在緊張的俄烏局勢下,正如那句話“槍響之後,沒有赢家”,汽車股普遍承壓,多股重新整理52周最低。
【要點提示】
· 乘用車闆塊一周股價平均下跌8.16%,市值蒸發3260億元;
· 新能源&智能化闆塊股價下跌6.61%,市值蒸發2400億元;
· 零部件、經銷商和商用車闆塊,股價也分别下跌5.82%、4.4%和1.1%。
2022年第9周,俄烏局勢依然膠着,北京冬殘奧會、全國兩會如期開啟,已注定這是不平凡的一周。
這一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汽車股,集體走弱,其中近九成股票翻綠,股價平均大跌5.72%,市值更是大幅蒸發了6176.7億元。
大盤方面,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恒生指數三大股指各自收跌0.11%、2.93%和3.79%。汽車股跑輸三大股指。
從總榜單來看,僅有9支股票翻紅,且最高漲幅也隻有5.65%,其餘漲幅均在5%以下。跌幅方面,跌幅前三均為港股。其中,長城汽車以下跌21.07%墊底,福耀玻璃下跌16.33%,恒大汽車下跌15.99%;此外小鵬汽車美股的一周跌幅,也超過了15%。
以下,汽車K線将統計在冊的股票分為五大闆塊,逐一進行分析。
01 乘用車:長城、比亞迪市值損失各近千億
2022年第9周,(乘用車)整車闆塊18家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下跌8.16%,市值蒸發3263億元。其中,僅海馬汽車和上汽集團上漲,但漲幅隻有可憐的1.54%和1.52%。
消息面上,海馬汽車與三峽海南投資3月1日簽署了《“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後者為國務院國資委全資孫公司,雙方将以打造氫能全産業鍊合作為目标。
關于上汽集團,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集團拟新設“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暫定名)作為分支機構,是乘用車自主品牌整車層面的研發平台,并将與原“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實行一體化管理。
二是上汽集團披露2月産銷資料,合計銷量為32.2萬輛,同比增長30.6%;1-2月累計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19.7%。其中上汽大衆累計銷售22.1萬輛,同比增長61.94%;而上汽通用則銷售18.6萬輛,同比出現10%下滑,也是集團主要闆塊中唯一累計下滑的;上汽乘用車則表現較強,累計銷售約13.2萬輛,同比增幅超過50%。
三是截至2月28日,上汽集團累計回購416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564%,累計支付約8.3億元。
跌幅方面,長城汽車H股以下跌21.07%墊底,市值蒸發770億港元;并于3月4日盤中重新整理52周最低13.26港元/股。長城汽車A股也出現超過10%下跌,市值蒸發近350億元。
歐拉黑貓、白貓兩款車型停止接單的事件仍在發酵,而緊張的俄烏局勢也牽動着不少車企的神經。雖然在圖拉建廠的長城汽車表示,其生産與銷售工作将正常進行,但目前寶馬、大衆、通用等汽車巨頭,與俄羅斯的合作已受到嚴重影響。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恐怕誰都難免“受傷”。
上周,恒大汽車以下跌15.99%排名倒數第二,市值蒸發約60億港元。
三家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跌幅最大,美股和H股分别下跌15.7%和14.78%,市值合計蒸發57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H股于3月4日盤中重新整理52周最低115.9港元/股。
蔚來則下跌11.03%,市值蒸發約140億元。同時理想汽車表現相對較為堅挺,H股下跌4.2%,美股下跌2.37%,市值蒸發約120億元。
消息面上,主要是披露2月傳遞資料,其中理想汽車傳遞8414輛,小鵬汽車和蔚來分别傳遞6225輛和6131輛。
除上述股票外,比亞迪和比亞迪股份也雙雙下挫,市值合計蒸發超900億元。
整體而言,上周乘用車闆塊“烏雲籠罩”,股價下挫成為絕對主旋律。
02 經銷商:汽車之家換H股領漲
2022年第9周,汽車經銷商集團闆塊股價平均下跌4.4%,市值蒸發約110億元,其中僅汽車之家H股和龐大集團上漲,廣彙汽車一周股價持平,其餘全部出現下跌。
上期,汽車之家美股以超10%漲幅領漲,本期H股以上漲4.94%領漲,盡管該股3月3日單日跌幅超過10%,不過前幾日的反彈優勢未被消耗殆盡。
近期,瑞信将其目标價調升至64港元,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跑赢大市”。截至3月4日收盤,汽車之家H股報55.2港元/股。
不過,汽車之家美股上周則大跌9.35%。
跌幅方面,正通汽車以下跌11.48%墊底,該股3月4日盤中重新整理52周最低0.5港元/股,并最終報收0.54港元/股。
永達汽車同樣表現不佳,一周跌幅達到9.46%,同樣于3月4日盤中重新整理52周最低8.35港元/股,收盤報8.52港元/股。
整體而言,汽車經銷商個股持續走弱。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資料,2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1%,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2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
03 新能源&智能化:恩捷股份、欣旺達領跌,闆塊市值蒸發超2400億
2022年第9周,21家新能源&智能化相關上市公司涉及的22支個股整體以跌為主。其中,股價增長的個股僅科大訊飛1支,餘下21支個股股價均出現下滑,一周股價平均下滑6.61%,市值累計縮水2408.29億元。
似乎油價暴漲,重回8元時代并沒有給新能源闆塊帶來太大利好。
具體來看,科大訊飛以0.24%的微弱周漲勢保住了正增長;截至3月4日收盤,該股報49.41元/股,一周市值累計增長至1148.4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兩會上,圍繞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醫療、養老、無障礙溝通等方面提出了八項建議,而劉慶峰的建議能否在資本市場引起積極回報,值得期待。
跌幅方面,恩捷股份上周取得五連陰,最終以13.87%的周跌幅領跌該闆塊,截至3月4日,該股報225.67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324.22億元至2013.89億元。
3月4日,恩捷股份現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深股通港資成交額第5位,港資總計成交9.73億。其中,買入3.37億,賣出6.36億,淨賣出3億,淨賣出額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量的12.08%。
作為新添入榜單的個股,欣旺達和立訊精密的首秀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開門紅,并以13.54%和11.56的周跌幅位列該闆塊跌幅第二、第四位,截止3月4日收盤,前者報收31.3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84.23至538.03億元;後者報收38.27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353.85億元至2708.38億元。
3月1日晚間,欣旺達釋出公告,子公司欣旺達汽車電池拟與珠海市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協定,在珠海市人民政府轄區内投資建設“欣旺達30GWh動力電池生産基地項目(暫定)”。
該動力電池項目計劃總投入約120億元,其中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約100億元。計劃建設總産能達30GWh的動力電池項目,從事動力電芯、電池模組和電池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産及銷售。欣旺達汽車電池将于珠海設立珠海欣旺達負責該項目的具體實施。
同日,欣旺達釋出公告稱,欣旺達汽車電池于近日收到上汽集團關于ZS12MCE HEV項目的定點通知,為上汽集團ZS12MCE HEV項目供應動力電池總成産品。
盡管有不少利好消息,但礙于國際形勢影響,欣旺達仍未能擺脫大跌的命運。
此外,億緯锂能、國軒高科、德賽西威的跌幅均超過10%,其餘下跌的個股股價跌幅均在10%以内。
整體而言,在全球局勢影響下,該闆塊的表現頗為赢弱,而其短期内的表現也将與國際局勢息息相關。
04 零部件:東安動力僅存的向上生長
2022年第9周,9家零部件上市公司涉及的10支個股整體以跌為主,一周股價平均下滑5.82%,市值累計縮水390.04億元。其中,僅東安動力一支股票股價上漲,餘下9支個股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具體來看,東安動力以1.89%的周漲幅成為該闆塊正增長的獨苗,同時位列總榜單漲幅第三位,截至3月4日收盤,報收7.53元/股,一周市值累計增長至34.79億元。
在如今緊張的國際形勢下,東安動力能夠取得正增長,其連續不斷的利好消息功不可沒。
3月1日,東安動力公布了銷量大漲的公告,2月,東安動力銷售發動機56633台,同比增長26.69%;銷售變速器5397台,同比增長190.47%。1-2月,東安動力累計銷售發動機11.27萬台,同比增長10.46%;累計銷售變速器1.27萬台,同比增長123.27%。
3月2日,東安動力公布了股票激勵計劃,計劃向公司董事、進階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骨幹人員共計不超過243人,授予不超過1370.39萬股限制性股票,約占公司股本總額4.62億股的2.966%,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每股3.75元,即滿足授予條件後,激勵對象可以每股3.75元的價格購買公司向激勵對象增發的公司A股普通股。
3月4日,東安動力又釋出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21年度營業總收入65.86億元,同比增長22.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68萬元,同比增長104.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916萬元,同比增長566.72 %;基本每股收益0.1962元。
跌幅方面,福耀玻璃H/A股分别以16.33%和8.9%的周跌幅位列闆塊跌幅第一、第三位,同時H股位列總榜單跌幅第二位,截至3月4日收盤,H股報33.05港元/股,一周市值縮水168.33億港元至862.52億港元;A股報40.86元/股,一周市值累計縮水104.13億元至1066.34億元。
此外,玲珑輪胎則以12.46%的跌幅位列第二;而餘下個股股價跌幅均在10%以内。
05 商用車:大面積飄綠,五菱汽車再度領跌
2022年第9周,12家商用車闆塊涉及的13支個股整體以跌為主,一周股價平均下滑1.1%,市值累計縮水5.23億元。其中僅中國重汽H股、亞星客車和漢馬科技實作增長,餘下10支個股均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中國重汽H股以5.65%的周漲幅領漲該闆塊及總榜單,截至3月4日收盤,報收11.96港元/股,市值累計增長至330.21億港元。
2月28日,中國重汽釋出公告稱,濟南市國資委向山東重工無償劃轉中國重汽集團45%股權,及山東省國投向山東重工無償劃轉中國重汽集團20%股權事宜已完成變更登記,至此,有關無償劃轉已完成交割。
3月4日,中國重汽釋出公告稱,已與濰柴控股訂立濰柴持續關聯交易協定,以規管相關交易的主要條款;此外,公司與濰柴控股訂立2022年濰柴采購零部件過渡協定,作為過渡期間的過渡性措施。
根據2024年濰柴銷售零部件協定,集團已同意向濰柴集團供應原料、總成、零部件以及半制成品等(銷售零部件)。
濰柴集團向集團采購零部件,如車橋及發動機、零部件及半制成品等,而規管該等交易的2021年濰柴銷售零部件協定已于2021年年底屆滿,集團拟于無償劃轉完成後繼續與濰柴集團進行該等交易。
此外,亞星客車和漢馬科技一周漲幅分别0.38%、0.11%。
跌幅方面,五菱汽車以5.93%的周跌幅再度領跌該闆塊,截至3月4日收盤,報收1.11港元/股,市值縮水至36.61億港元。
3月1日晚間,五菱汽車公布業績預告顯示,集團預期截至2022年3月1日止年度的淨虧損約為3000萬元,與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取得的淨虧損2186.7萬元相比,将有所增加;及截至2022年3月1日止年度的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1400萬元,與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3340.3萬元相比,則将有所減少。
公告稱,年度淨虧損增加主要由于集團毛利減少,其原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因半導體供應緊張的不利因素,導緻汽車動力供應系統分部及商用整車分部的生産計劃(特别在2021年下半年)受阻而使此分部收入下降。同時,集團因推展新業務項目(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緻研發費用增加亦對商用整車分部年内的盈利表現造成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受惠于主要客戶及其他新客戶業務量的持續增長,汽車零部件及其他工業服務分部的收入年内的輕微增長,有助改善此分部的盈利表現。
此外,盡管集團截至2022年3月1日止年度的淨虧損相比上年度有所增加,然而由于公司的融資成本大幅減少,截至2022年3月1日止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預期将較上年度減少。
次日,五菱汽車下跌6.61%。
宇通客車和金龍汽車則以4.93%和3.2%的周跌幅位列闆塊跌幅第二、第三位。其餘股價下滑個股,跌幅均在2%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商用車闆塊表現不佳,但在五個闆塊中的表現卻是最好的存在。
Views of Autoskline:
受累于緊張的國際形勢,2022年第9周,中國汽車股仍然以大面積飄綠的表現收官,而随着全國兩會召開,及上市公司2021年财報陸續釋出,汽車股能否沖開國際形勢帶來的陰霾,迎來盼望中的大面積翻紅?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