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戰争是西方國際秩序的必然結果

作者:宋魯鄭

烏克蘭危機被西方稱為二戰後最大規模的戰争。這場戰争原因雖然很複雜,但卻是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必然結果。

首先,從地域看,這是一場歐洲内戰。歐洲文明不管怎樣解讀,但有一點是沒有争議的:它是人類曆史上發生戰争最為頻繁的地區,遠遠超過人類生活的其他區域。歐洲是全球秩序的最早塑造者,也是當下全球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出現烏克蘭戰争是很自然的事情。給全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源自歐洲,這并非巧合。兩次大戰後,冷戰的主戰場也在歐洲。冷戰結束後,仍然發生科索沃戰争和今天的烏克蘭戰争。事實證明,在付出如此巨大代價之後,歐洲仍然沒有解決戰争與和平的問題,現在仍然是世界的火藥桶。

其次,從文明角度看,這是一場白人基督教世界的内戰,而不是不同文明、不同種族之間的戰争。從這一點講,享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是錯誤的。真正威脅世界和平的不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而是白人基督教世界的内部戰争。

基督教曆史上看缺乏包容性,不僅對異教徒殘暴,就是内部不同分支也是大打出手。歐洲曆史上最嚴重的宗教戰争就發生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間。今天俄烏之戰的背後則是東正教與天主教。

這場戰争,西方也向世界展示出其白人至上主義理念。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查理•達加塔說“基輔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而是相對文明、相對開放的歐洲,你不會希望戰争發生在這裡!”烏克蘭前檢察官薩瓦雷利澤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說“每當看到金發碧眼的歐洲人被殺時,心情難以平複”。

不僅如此,當烏克蘭難民出現時,堅決拒絕接受中東難民的匈牙利、波蘭等國卻對他們敞開懷抱。

缺乏包容性的基督教和潛伏的白人至上主義為基礎的西方所主導的國際秩序,怎麼可能不發生戰争?

第三不管西方文明如何演變,當今世界仍然是無政府的叢林社會,缺乏公正。

早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被拖入西方霸權體系時,尚不明就裡的日本被德國俾斯麥一席話喚醒:“方今世界各國,皆謂以親睦禮儀相交,此全系表面文章,而背地則強弱相淩,大小相侮。彼所謂公法以保全列國權利為常典,實則當大國争利而于已有利時并不要求執行公法,而若于已不利,即翻臉示以兵威”。

就連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其衰落時也一再被西方羞辱、打壓。從本質上講,俄羅斯這次出擊是對冷戰後西方所有行徑的清算。隻不過它選擇的目标是西方支援的烏克蘭罷了。

戰争爆發後,西方攻擊俄羅斯違背聯合國憲章。可是俄國做的一切西方不久前都做過:剛統一的德國率先承認波黑獨立,拉開了肢解南斯拉夫的序幕;北約發動科索沃戰争、美國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争、法國發動利比亞戰争等都是先例。

隻不過西方有話語權,俄羅斯沒有。比如2019年烏克蘭出台《國文法》,所有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構以及部分公共生活領域不能使用俄語,必須使用烏克蘭語。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中國,文化滅絕、種族滅絕的帽子早就扣上了。但對烏克蘭,西方卻一語不發。

隻是一個缺乏公正的體系自然戰争頻發。深谙國際關系實質的俄羅斯自然也就直接用西方的方式給予回應。

第四,在現行國際體系下,一個國家的安全是最高國家利益和戰略,但是每一個國家對安全的追求往往是零和遊戲。

北約東擴是為了自己的安全最大化,結果就是俄羅斯為了自身安全而選擇出兵烏克蘭。雖然核大國之間不會直接發生戰争,但核武器并不能確定一個國家的外部安全,正如核武器也沒有避免蘇聯的解體。這也說明,如果不對現行國際秩序進行重大改革,每個成員都很難獲得持久的安全感。

回顧曆史,西方主導下的世界無法消除戰争,也無法帶來持久的和平。能做到持久和平的反而是中國主導下的東亞秩序。中國這種文明,注重穩定,穩定就需要和平與秩序。是以《孫子兵法》第一句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道家經典《道德經》更提出:“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為之”。不管西方如何污名化這種秩序,但絕對會比帶來鴉片戰争、殖民戰争、大國争霸的西方秩序要好太多。

最後從中國的角度看,俄羅斯解決問題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國。一是俄羅斯不是現行體系的受益者。它移植西方政治制度和加入世貿組織都未能獲得有效發展。是以它在采取行動時完全不考慮對現行體系的沖擊。就是颠覆這個體系俄羅斯也沒覺的有什麼可惜的。中國則不同。中國雖然對現行體系也有不滿,但它畢竟是在當下這個體系下發展起來的,也是這個體系的重要受益者。

二是經濟實力使得中國擁有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面對國與國之間的沖突或者沖突,中國一向用外交和經濟手段。這既是因為這種手段也是西方常用的,成本低,接受度高,另一方面也是中華文明特性使然。這和軍事手段帶來的外交孤立、經濟制裁完全不同。而且戰争一向是開始容易,結束難。美國發動阿富汗戰争十年後就計劃結束,結果又用了十年才完成,而且撤離的倉皇無序震驚世界。

假如俄羅斯擁有中國這樣的經濟實力,烏克蘭早就心甘情願跟着它跑了。嫌貧愛富是人性,也是國家本性。坦率講,全球隻有兩個世界:富國的世界和窮國的世界。富國有能力和條件決定一切,窮國隻能接受。

烏克蘭戰争如果能使全球反思西方秩序的結構性弊端,進而參照中國文明的優點進行改革,生靈塗炭的悲劇才有可能避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