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平在工作。
紅網時刻10月26日陳平是永州市零陵區七裡店街道沈仙嶺社群網格成員,零靈區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永州市第三、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促進訴訟源頭的管理,解決群衆在第一線的沖突,在基層消除沖突,這是楓橋經驗應該具有的意義,也是創造和平的重要目标。
自2020年6月起,陳平擔任零嶺地方法院的特約調解員,建立了陳平調解工作室,專門從事案件中沖突和糾紛的調解。截至今年8月底,共調解民事糾紛1498起,調解成功1303件,調解成功率達到86.98%,調解成功案例活躍度達92%以上,為治理轄區訴訟源頭、創造和平做出了突出貢獻。她的先進事迹被人民法院報紙《法律周刊》等中央和省級媒體報道,并于2021年2月被評為國家"和平衛士"。
用心:尋找調解線索
"做好調解工作,無非是要更加細心,認真觀察和傾聽,找到案件中調解的關鍵線索。
作為一年多的特約調解員,陳平特别強調用心,在談話中尋找線索,深入各方内心,傾聽最深刻、最真實的想法。今年6月,在陳平調解的一起監護權變更糾紛中,由于雙方複雜的情感關系,經濟糾葛較深,沖突異常尖銳。陳萍并不急于斡旋,而是在雙方繼續撕扯和争吵的焦點問題。經過近一天的交談,陳平終于得知,這名男子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盡管孩子的監護權交給了孩子的祖母。知道了這個關鍵問題,陳平因為勢利的指導做了那個男人的工作,最後雙方簽訂了和平協定,更換監護權。
陳平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調解能迅速找出案件的症結所在。2020年10月,一對兄妹因貸款賬戶不明而上法庭,兩人都脾氣暴躁,鬧劇大噪。在與2個人的單獨對話中,陳萍敏銳地意識到,雙方都告訴對方不是兄妹,2個人可能不在錢上,而是在感情上。是以,她從兄妹家庭開始,多次進行背靠背調解,安撫雙方之間的敵意,同時通過兩個家庭做工作,兄妹2人最終摒棄了刻闆印象,握手和諧相處。
用愛:春風雨破結
"調解更多的是學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陳平認為,調解要盡量與當事人分享感情,用老百姓懂得的語言,把事情講清楚,把真相說清楚,法律到位。
2021年5月,一棟經過翻新的老人房的外門擋住了隔壁鄰居進入法院的通道。當案件配置設定給她時,兩個調解就破裂了。陳萍随後聯系了老人的兒子,他在田間勞作,讓他不一樣想,如果他的門被鄰居堵住了,她會怎麼想?她做了老人兒子的工作,從外面開門,案件順利解決。
陳平不僅敦促各方轉變思維,還把自己帶入了當事人的角色,在細節上照顧好當事人的感受。對于一大早到達的一行人,陳萍經常給他們帶幾個包子,中午調解比較晚,她也會申請到食堂為當事人提供午餐。是一點一點的行動,讓當事人感動,也沖突的糾紛調解。2020年9月,一場關于個人損害賠償的糾紛被接受,雙方的尖銳沖突導緻了一場争吵,這場争吵被送出法院賠償。調解時間約定在.m 8:30,被告人他來自農村,沒有時間吃早餐,陳平從食堂給他拿包子,當事人深受感動,案件不僅調解,他還當場履行了賠償義務。
用法:堅持不和泥的原則
"調解是粘連的,但不是泥濘的,法律底線是不能打破的。大多數訴前調解是一些法律關系不複雜的案件,但陳平總是認真對待。2020年7月,陳平接到一起案件,其中六名勞工向一家竹子公司要工資。公司官員列舉疫情影響,公司經營困難為由,提出降低部分工資,分擔困難。經過審查,陳萍發現她的工資已經拖欠了三年,她不同意減薪的要求。在陳平的催促和堅持下,公司與勞工達成了調解協定,同意在半個月内支付所有拖欠的工資。
常年紮根基層,一年辛苦探索治理源頭,陳平不僅化解了一大堆沖突糾紛,而且以熱情、耐心和嚴謹、細緻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黨和群衆的一緻好評,樹立了永州乃至全省"人民調解"的響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