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青光眼日|位居全球首位不可逆緻盲眼病,什麼才是解決良方?

作為全球首位不可逆緻盲眼病,青光眼離我們的距離,并不遙遠。

目前,大陸的主要緻盲眼病疾病譜已經由過去的沙眼、白内障轉變為青光眼、眼底病等年齡相關、代謝相關性眼病。

一個更直接的資料佐證是,來自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釋出的《中國青光眼指南(2020)》顯示,現階段大陸已有超2000萬青光眼患者,其中有超過1/4的患者走向緻盲。

盡管有如此龐大的患者規模,但一直以來,人類并沒有找到徹底擊敗青光眼的良方。雖然前路漫漫,但也不斷有研究者和創業者為這一難題前赴後繼,并逐漸帶給患者新的希望。

恰逢世界青光眼日,動脈網将從診斷、臨床治療和用藥方面入手,整理目前青光眼市場發展的現狀和特點,并展望其未來走向。

世界青光眼日|位居全球首位不可逆緻盲眼病,什麼才是解決良方?

青光眼診療圖譜(部分)

診斷:

資源不足,認知缺失

現階段,青光眼患者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沒有完全治愈的方案,同時也有着存在于篩查階段的挑戰。

由于青光眼是高眼壓引起的視神經不可逆性損傷,一旦失明則無法無法逆轉。是以在青光眼的診斷與治療共識中,一直都在強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然而現實是,大陸青光眼的診斷覆寫率仍處于較低水準,90%~95%的開角型青光眼、多于60%的閉角型青光眼沒有獲得及時診斷,而發達國家青光眼的診斷覆寫率大多為30%-50%。

這一現狀背後,一方面是由于大衆對于青光眼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受限于醫療資源的匮乏和篩查工作的場景受限。

與大多慢性病類似,在青光眼患病初期,大部分患者都不會直接察覺到眼睛的不适症狀。而處于急性發作期的青光眼,除眼部不适外,也常伴随着頭痛、惡心等症狀,是以也易被患者忽視。

再往後看具體的篩查環節,現階段,大陸僅有數量不足5萬的眼科醫師,若要實作全人群的篩查,其成本勢必巨大。且青光眼篩查所涉及的眼底檢查、眼壓測量、房角檢查等項目主要都集中在醫院場景,進一步使得患者的主動篩查行為頻次降低。

是以,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在降低醫療成本、提升服務便捷性的前提下,普及青光眼的早篩早診,成為了衆多研究者和創新者探讨的課題。

AI科技賦能

近幾年裡,AI技術的進步,使得衆多疾病的診療環節迎來了革新發展,其中AI輔助下的醫學影像判讀與診斷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且AI技術加持,也為青光眼的早期篩查普及提供了新契機。

從理論上來說,青光眼的診療常常會進行視野監測、眼底視神經檢查等項目,這些也可以作為結合AI的切入點。

盡管與其他眼科AI産品(例如糖網篩查系統)相比,運用AI實作青光眼早篩和診斷的發展雖然稍顯緩慢,但卻也在穩步前進。

2020年6月,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等牽頭組織的《基于眼底照相的人工智能青光眼輔助篩查系統規範化設計及應用指南》正式對外釋出,有效規範了AI青光眼輔助篩查系統的設計及臨床應用。

據了解,騰訊覓影所研發的“人工智能青光眼篩查系統”便可以實作早期青光眼的輔助診斷,能在患者視力受損前進行識别,讓青光眼患者得到更及時有效的治療,準确率超過了95%。

此外,鷹瞳科技、緻遠慧圖等企業同樣研發有适用于青光眼篩查的AI産品,不僅能為大陸的青光眼篩查防治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行路徑,也能有效緩解由于醫療資源不足所帶來的篩查困境。

居家檢測藍海市場

除醫療資源不足外,青光眼篩查的另一困境就是傳統檢測方式效率低。一般情況下,青光眼篩查中需要綜合進行眼壓、房角、視野、視盤等多個名額的檢查,其中大多項目需要配備專業裝置和相應的技術人員,檢測時間也較長。

顯然,輕便、檢測時間短、不受環境限制的便攜式青光眼篩查裝置顯然能夠得到市場的青睐。此外,除便攜屬性外,智能化也是目前衆多企業在進行這類産品研發時會考慮的方向。智能診斷技術的融合,使得這類産品除早期篩查以外,也能應用至預後的病程監測中,為疾病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撐。

不過現階段,大多數便攜式青光眼檢測産品主要是通過對單一名額(如眼壓、視野)的檢測來實作青光眼的輔助篩查,臨床上青光眼的診斷上仍需結合多個名額參數。但從疾病管理角度來看,這類産品也能會青光眼患者的篩查和預後提供極大的價值。

藥物治療:前列素類藥物當道,

新療法持續醞釀中

再來看青光眼的治療環節。

現階段,在青光眼的治療中,主要通過降低眼壓的方式來控制患者的眼壓,常用的政策有藥物、手術和雷射治療。一般情況下,藥物多用于青光眼初期,發展至後期則多通過手術途徑控制眼壓,是以,藥物治療也是青光眼治療的首選。

2020年城市公立醫院用藥資料顯示,抗青光眼制劑和縮瞳藥所産生的銷售額達5.69億元,且近6年來一直在眼藥領域内保持高位。

具體到藥物種類上,從眼内防水的生成流出途徑入手,降眼壓藥物的作用機理主要有以下三種:減少房水生成、促進小梁網途徑房水流出以及促進葡萄膜鞏膜途徑房水流出。

世界青光眼日|位居全球首位不可逆緻盲眼病,什麼才是解決良方?

除上述藥物外,高滲脫水劑通過短時内提高血漿滲透壓,使眼組織脫水,同樣也可以達到降低眼壓的效果。

理想狀态下,青光眼治療藥物應具備最大的單藥降眼壓效果、無明顯副作用、無快速耐藥性、可長時間控制眼壓波動等特點。而前列腺素衍生物藥物由于具備上述特點,也被各大指南一緻推薦為開角型青光眼一線藥物,城市公立醫院用藥情況也顯示,這類藥物的銷量幾乎占據了整個抗青光眼用藥的一半份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前列腺素衍生物藥物在臨床實際使用過程當中,仍會存在結膜充血、睫毛生長等副作用,進而影響到患者用藥的依從性。是以現階段青光眼藥物治療市場仍然是一個需求遠未被滿足的領域,不過對于更優療法的探索,業内也從未停歇。

例如FDA在2019年準許的由Aerie Pharmaceuticals研發的Rocklatan就是通過将Rhopressa和廣泛使用的拉坦前列素組合使用,相比單一用藥,該藥物有着更顯著的降低眼壓效果,且副作用更小。

與大多企業不同,Alnylam是選擇通過開發RNAi療法來進行青光眼的治療。據了解,目前Alnylam正與再生元合作開發治療青光眼的RNAi療法,在小鼠模型中一次玻璃體内注射可以将眼壓降低5個月以上。

此外,同大多領域類似,眼部用藥同樣也面臨這藥物遞送的問題。而眼睛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器官,其血眼屏障的存在,使得藥物在眼部的生物使用率大打折扣。

是以,設計眼部緩釋給藥新劑型、延長藥物的眼部滞留時間,也成為了目前眼藥研究的重要方向。

據了解,早在2020年,艾爾建所研發的生物降解型貝美前列素緩釋植埋體Durysta就成功獲得了FDA準許,成為首個前房内、生物可降解、持續釋放植入物。

而在國内,部分創新企業也在嘗試通過藥械結合的方式解決眼部用藥屏障的問題,且在植入器械的配合下,該療法能發揮出比單一用藥更優的療效。

手術治療:

微創術式逐漸崛起

一般情況下,當青光眼發展至中後期時,則需要通過手術治療加以幹預。

現階段,臨床上常用的青光眼手術方式主要包括傳統濾過性抗青光眼手術(小梁切除術、非穿透性小梁手術等)和基于房水流出通路的微創内引流手術或微小切口抗青光眼手術(小梁消融術、黏小管成形術、房水流出通路重建等)。

為了了解目前在青光眼手術治療上的創新方向,動脈網整理了在過去三年裡青光眼手術治療領域發生的部分資本事件。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青光眼微創手術(MIGS)相關的創新解決方案研發是目前比較受關注的一個市場切入點。

實際上,在臨床上青光眼微創手術也是近年來廣受關注的一種術式,其特點是内路切口微小、安全性高等,且現有研究證據顯示,青光眼微創手術所産生的并發症明顯低于傳統的小梁切除術。

不過,雖然現階段臨床愈發認可青光眼微創手術,但目前國産青光眼微創手術産品仍存在明顯的空缺,尚未有國産産品正式獲批上市。

進口産品方面,2019年4月,艾爾建所研發的青光眼引流管贊宜(XEN)首次在海南博鳌超級醫院使用。随後在去年3月,贊宜(XEN)正式獲得了NMPA認證,這也是國内第一個通過境内真實世界資料獲批上市的醫療器械産品。

同樣是在海南博鳌樂城,去年1月,由參天公司研發的青光眼引流器PRESERFLO在也海南博鳌超級醫院成功 開展了在華首例植入手術。實際上,該産品早已在2012年便獲得了CE認證,并在歐洲上市多年,其效果和安全性都有着充分的臨床驗證。

而在國内,雖然并未有國産青光眼微創手術産品上市,但這并不意味着國内企業在這一方面毫無突破。

據了解,于去年相繼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融資的海思蓋德正是一家專注于青光眼領域微創術式解決方案的創新企業,其所研發的植入支架MicroCOGO外周直徑小于大多同類産品。由此可見,在超微精細器械制造能力方面,國内企業的表現并不遜色。

成立于2020年的溫州小梁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同樣也是聚焦青光眼微創治療方案及産品的研發,其在研的青光眼支架産品在适應範圍上有着優異的表現,進而能夠大幅度提高手術成功率。憑借解決方案的創新性,小梁醫學在去年也成功完成了第一輪融資。

寫在最後

現階段,除手術治療外,雷射治療也是治療青光眼的常見政策。在這一領域,同樣有着衆多創新者的身影,例如由BELKIN Laser所研發的一秒鐘全自動青光眼雷射治療裝置BELKIN Laser DSLT(Direct SLT),僅需按下按鈕便可實作治療。

不過迄今為止,對于青光眼,我們仍不能談“治愈”,現有的多種手段隻能是及早的發現和延緩 發病程序。

但伴随着科技和醫學的進步,衆多在以往被稱為不治之症的疾病得到了治愈。而層出不窮的創新技術、療法也在不斷改變青光眼這一病種的診療方式,越來越多的創新者也選擇在這一領域前行。

我們也期待,在未來會有更多的良方走向患者,青光眼也能不再偷走我們的視力。我們的光明,能夠真正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

*封面圖檔來源:123rf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