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1968年,一位13歲的少年,意外撿到一枚玉玺,無償上交給博物館時,不求任何獎勵。45年後,專家再次找上門來,這是為何呢?

這個意外撿到玉玺的人,名叫孔忠良,老家在陝西省鹹陽市韓家灣。他們一家人都是非常淳樸的農民。

13歲那年,他在放學回家途中,路過渠邊時,意外看到了一個泛着白光的石頭。孔忠良因為好奇,走到水渠邊看了看。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當時,他并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啥,隻是覺得這個東西很不一般,越看越覺得喜歡,是以裝到書包裡,拿回家給父親看。

孔忠良的父親名叫孔祥發,他雖然也是個普通百姓,但是有一定的閱曆和眼光,看到兒子撿的白色石頭後,他一眼就認了出來,他知道這是一枚印章,也知道它有可能是個文物,趕忙跟兒子叮囑說,咱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有時間把它上交給國家。

第2天,孔忠良在父親的帶領下,去了陝西省博物館,專家得知這個消息時特别驚訝,趕忙過來檢視。

孔忠良意外撿到的印章,是材質是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玉,這個印章上雕刻着一隻栩栩如生的螭虎。

在這個印章底部,刻着4個篆體字,用簡體字去寫的話是“皇後之玺”。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并不是皇帝專用的玉玺,而是皇後使用的印玺。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印章上4個篆體字規整大氣,一看就是技藝精湛的大師級作品。在衆多印章類的文物中,能在字型上跟它媲美的相對稀少,甚至可以用罕見二字來形容。

上面的螭虎,看工藝和造型,應該是出自漢代名家的手筆。專家根據這些線索,對印玺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調查。最後,在《漢官舊儀》中找到了比較詳細的記載:“皇後玉玺,文與帝同。皇後之玺,金螭虎紐。”

經過反複研究,專家最終确定,孔忠良撿到的印章,應該是劉邦妻子呂雉曾經使用的皇後印玺。

根據史書記載,這枚玉玺之前被葬到呂後的陵墓之中,千百年以來一直被埋在地下。至于它為什麼會重見天日,那就不得而知了。

萬幸的是,這枚印章并沒有落到壞人的手裡,而是被身為國小生的孔忠良意外撿到。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父子二人上交這個印章時,陝西博物館的專家們都特别激動,博物館的高層上司,甚至還表示,一定要給孔忠良和他的父親提供一些獎金。

但是孔忠良的父親,卻選擇了拒絕,他說這是我們國家的國寶,把它交給國家,才會有更大的價值,保護文物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年幼的孔忠良,雖然不太了解父親話中的含義,但他知道父親做的事情是對的,非常支援父親的決定。

博物館的上司,知道孔忠良父子二人不願意接受獎勵後特别感動,自掏腰包拿出了20元,讓父子二人作為路費回家。

這筆錢在相對困苦的60年代,其實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财富,二人拿到這筆錢時,沒有繼續推脫,而是安全地傳回了家鄉。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之後,一家人過了幾十年的平靜生活。期間,孔忠良一直都沒有見過自己曾經撿到的皇後印玺。

因為年代過于久遠的緣故,孔忠良甚至都已經忘了這件事。不曾想,40多年以後,陝西博物館的專家,再次找上門來。

因為專家們的到來,孔忠良的生活,又掀起了一陣波瀾。剛見到專家時,孔忠良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詢問了一番才發現,原來專家找自己,還是為了當年的那個印章。

按照專家的說法,孔忠良當年撿到的皇後印玺,是兩漢時期等級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後玉玺,有着極高的曆史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早就被有關部門的專家,評為了國家級文物。

這麼多年以來,陝西博物館一直把這枚皇後印玺當成鎮館之寶,經常有遊客不遠千裡前來參觀。靠着這枚印玺,博物館的名氣有了明顯提升,也創造了極高的經濟效益。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博物館方面認為,孔忠良和他的父親,當年捐贈了那麼珍貴的寶貝,卻沒有得到什麼物質獎勵,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獎金,有點委屈他們,是以專門派人聯系孔忠良,希望他去參加陝西省文化保護發展協會舉行的公開活動。

參加這項活動時,孔忠良以功臣的身份,接受了媒體記者的采訪,同時也得到了陝西博物館的隆重表彰。

這次經曆給孔忠良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他接受采訪時特别激動,連連感慨說,真沒想到,現在還有人記得我。

期間,有人曾問孔忠良,有沒有後悔之前無償上交文物的事情。如果他當初在上交文物時,開口跟博物館方面索要報酬的話,能夠得到的錢,肯定比20元路費多一大截。他們一家人的命運,甚至都有可能是以改變。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面對身邊人的詢問和質疑,孔忠良毫不猶豫地回複說,我的日子,過得确實不是特别好,但是我從來都沒有後悔過。之前無償捐贈印玺,是我應該做的事情。将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會一如既往保護文物,希望能為國家的文物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在競争日益激烈的時代,我們确實會因為大環境的影響,過分關注利益。部分人甚至認為,沒有好處的事堅決不能幹。

我們不否認現在的社會環境,跟以前有了明顯的變化。但是也必須承認,在中國的曆史上,确實有很多淳樸善良的百姓,他們能堅守原則,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違背自己常年堅守的道德。

1968年,13歲少年撿到玉玺無償上交博物館,45年後專家為何找上門

這些淳樸善良的人,對國家來說就像基石一樣,他們讓整個國家日益繁榮壯大。他們的生活,或許不會特别富裕,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肯定特别富足。

若是沒有這些善良淳樸的人作為基石,國家的未來,很容易出現問題。是以,我們應該充分尊重這些無私奉獻的人,認可他們的曆史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