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每天不一樣的醫療動态、健康科普、醫患人文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驚蟄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3月5日是“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意味着春雷初鳴,氣溫逐漸升高,蟄伏地下的冬眠動物開始出土活動,大地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天氣轉暖,萬物滋生,各種細菌和病毒日益活躍,驚蟄是各種流行性疾病的高發期。另外,氣溫氣壓變化較大,一些慢性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複發。驚蟄時節有哪些高發疾病?又該如何預防呢?

警惕這幾類疾病

一、心腦血管疾病。初春,人體受低溫刺激後,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痙攣,血流緩慢,血液淤滞,導緻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腦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進而誘發心肌梗塞或腦梗塞;乍暖還寒,冷熱交替時節,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容易引起出血性腦中風。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二、呼吸道疾病。早春時節,氣溫多變,是急性支氣管炎高發季節。氣溫多變,溫暖的氣溫緻使呼吸道緻病性微生物活躍,突然變冷,容易引起全身受涼,呼吸道局部溫度也随之降低,抵抗力減弱,病毒或細菌極易入侵,原來在呼吸道寄生的病毒細菌也會乘機搗亂,導緻支氣管炎複發。

加上春節長假,娛樂活動多,身體疲憊,抗病能力下降,故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流腦等疾病。

三、風濕性疾病。年老體弱者若過早減衣,或早晚寒冷時外出鍛煉,或接觸冷水冷物等,極易感受風寒,導緻原有風濕病複發。還有些愛俏的年輕女孩,早早穿上薄衣短裙,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特别敏感,一旦受寒,關節局部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症,久之,易發生風濕性關節炎。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四、新冠肺炎。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持續傳播,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俗話說:驚蟄養生做得好,一年不往醫院跑!此時一定要調整好身體機能,抵禦疾病。以下幾類防護措施需謹記。

适當春捂 維護健康。驚蟄時節仍是忽冷忽熱,乍寒時有,早晚溫差偏大,濕度較重,稍不注意,傷風感冒趁虛而入。是以,适當“春捂”很有必要。春捂要特别重視對頭、腳、頸、手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否則很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緻疾病入侵。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适度鍛煉,循序漸進。春季是開展體育鍛煉的好時節,如打太極拳、做健身操、放風筝、踏青爬山等有氧戶外活動,能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但冬季剛過,不少人天冷疏于鍛煉,開始鍛煉時要适度,不必一下子高強度運動,有計劃慢慢加強運動量即可。

适時開窗,空氣流通。室内空氣不流通,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增多,會助長“春困”的發生,使人感到頭暈,困乏煩悶。是以,勤開門窗,保持室内空氣流通,不僅使各種病菌失去滋生的條件,也能對克服“春困”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夜晚溫度較低需要關門窗,防止睡夢中受涼。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調适情緒,心平氣和。春天萬物生發時,人的情志也處于開放宣達、生發疏洩狀态,情緒易變,因而精神性疾患較多。春季要重視情志調養,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還要注重養肝,控制情緒,避免憤怒傷肝。

疫情防控不松懈。這個時節更要注意多病共防,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紮堆、少聚集。尤其是到醫療機構、商場等特殊場所和密閉空間以及乘坐電梯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佩戴口罩,配合做好各類疫情防控措施。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驚蟄到,春雷響,萬物長!防病養生正當時

春風吹,驚蟄雷,萬物蘇

古人十分重視驚蟄

“過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春雷為鞭策,代表春耕開始的日子

這是個勵志的節氣

正為夢想奮鬥的你

是否也做好準備,繼續全力以赴?

一年之計在于春

不負春光,不負努力!

(根據健康時報、生命時報等公衆号綜合整理,僅作科普宣教)

上海天佑醫院 新聞中心

編 輯:楊**楊

圖 片:攝圖網

審 核:汗**青

【END】

天佑健康 | 争創中國醫院自媒體第一品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