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到一個城市,先去逛博物館,幾成慣例。為什麼?去找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開眼界啊。通常大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絕對是國寶。中央電視台,曾經有過一個專門欄目叫“國寶檔案”,引發了人們對“國寶”的興趣和收藏熱潮。

當時那當節目天天有。通過節目,見識了許多國寶。後來的“國家寶藏”,通過講故事和表演方式演繹,讓每一件冷冰冰的國寶,都鮮活了。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後母戊大方鼎

國之重器中最大最重的青銅器,當屬司母戊鼎。“司母戊”來自郭沫若的考證和命名。有一段時間,逢郭必反,大方鼎被改了名字叫“後母戊”。其實,無論是“司母戊”還是“後母戊”,都可以解釋。改不改,個人以為意義不大。

青銅器的名字,來自于銘文,不是猜。如何解讀,見仁見智。叫“司母戊鼎”,司,作祭祀的祀解。在商代,“年曰祀又曰司”。這個名字據說後來沒有得到考古界的一緻認同,尤其近一二十年。

甲骨文裡的“司”和“後”,有時候是同一個字。“司母戊鼎”改成“後母戊鼎”,意義變了。“後母戊鼎”,将母親比為皇天後土。現在大鼎已經改成了“後母戊”名字。

“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号。專家們根據銘文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後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和祖甲為祭祀其母親婦妌專門制作的重器。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大克鼎

很難說清楚,哪一個解釋更符合鑄造大鼎的初衷。隻想問一聲:徽州改成了黃山,好嗎?安徽隻剩下安慶,徽字沒了着落,瘸了。

這隻鼎被發現得很早。早到了抗日烽火的一九三九年。幾個村民在田地深處無意發現了它,很想把它弄出去換點錢花。無奈大鼎太大太重,搬不動,擡不走。他們想盡辦法,隻敲下來一隻“耳朵”,根本不可能賣出去。

然而發現大鼎的消息被日本人知道了。日本人想盡辦法,千方百計要得到它。但是,大鼎被農民們自發保護了起來。為了避免大鼎被竊,大鼎被重新埋入地底。一九四六年,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勝利!大鼎再一次被挖出來。重見天日的大鼎安置在南京博物院。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逃離大陸時,滿心想帶走。由于過于沉重,沒能實作。

鑄造一隻這樣體量的青銅大鼎,可不是容易的事兒。不要說是幾千年前的古代,就是放在現代,同樣很難。研究表明,“後母戊鼎”用的是陶範法鑄造而成。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鑄客鼎(複制品)

以商朝的工藝水準,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一千公斤以上的原材料、至少兩三百名工匠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商王的兒子,果真牛!那時候沒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為了祭祀母親,他們卻用實力讓“孝”心千古流傳。大方鼎,用實物證明着商代青銅工藝、經濟發展和文化流傳的思想,已經到了怎樣的程度。

青銅器上,銘文“子子孫孫永寶用”并不鮮見。玉器尤其是玉璧上,“宜子孫”也不是孤例。在等級森嚴的奴隸制時期,普通人沒有機會擁有一件青銅器或玉器。即便是王侯貴族,擁有了以後,想到的便是“傳子孫”。

“後母戊鼎”,颠覆了現代人的認知。這是兒子們送給死去母親的一份厚禮。“後母戊鼎”,穩重大方,隐隐的王者之氣,令人仰視。

再來一件充滿謎團的“小”青銅器吧。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越王劍

湖北省博物館裡,有一件“越王勾踐劍”。劍柄上“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幾個字,讓劍主人毫無疑義。專家們至今沒能研究出,春秋時期的工藝究竟達到怎樣的高度?這把劍是怎樣鑄成的?為什麼有類似現代鍍鉻工藝存在?劍背的格子和菱形花紋又是怎樣鑄出來的?分鑄後合起來還是一次成功?

除卻劍本身的“十萬個為什麼”外,這把劍為什麼會在湖北被發現同樣難以解釋。不是吳越争霸嗎?林林總總的不解之謎,讓那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卧薪嘗膽的枭雄,充滿了傳奇。

巧合嗎?一九六五年,在今荊州境内的楚國貴族墓中,出土了“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時隔将近二十年的一九八三年,距離越王勾踐劍不遠的江陵馬上戰國墓中,出土了吳王夫差的矛和戈。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一樣,吳王夫差矛上有同樣的八個字:“吳王夫差自作用矛”。好有意思。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三星堆神樹

勾踐和夫差,兩個鬥了幾十年的冤家,用“吳越争霸”結束了春秋争霸的戲碼。春秋無義戰。吳越落幕了。戰國崛起了。他們為什麼會将性命一般的随身武器,落到了楚國貴族的随葬品地位?

國寶的故事,遠比國寶本身更加吸引人。可不是嗎?

大小有别,謎一樣的故事差不多

大榕樹果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