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借韓非子的眼,看烏克蘭的事

借韓非子的眼,看烏克蘭的事

經典裡的智慧

韓非子(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先秦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大儒荀子的三大弟子之一(另兩名是李斯和張蒼)。他的思想傳到秦國後引起秦王赢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的強烈興趣,後來他出使秦國時被強行留下,準備委以重任。但他的師兄李斯怕韓非子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陷害韓非子入獄,後又逼其在獄中自殺。韓非子的著作《說難》《孤憤》《五蠹》等被合編為《韓非子》,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經典之一。

近期,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戰事,韓非子所著的《亡征》裡的幾句名言:“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被高頻引用,來諷刺烏克蘭當政者。“亡征”意為亡國征兆,在《亡征》一文中,韓非子列舉了四十八種亡國征兆,幾乎把當時可能造成亡國的主要原因悉數羅列出來。這篇文章雖然寫于兩千二百多年前,但其智慧超越曆史,對照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重溫一下依然很受啟發。原文較長,另行轉發。這裡把與烏克蘭存在相關情形的大緻羅列出來,供朋友們參考。

其一,簡法禁而務謀慮,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輕視法治而忙于各種算計,荒于國内治理而一味依靠外國援助支援的國家,可能滅亡。

烏克蘭法治廢弛,2014年右翼勢力大搞街頭政治,推翻了當選總統亞努科維奇,其間亂象橫生,非法行為無人追究。烏國内各路政治勢力和政客為各自利益精心算計,沒人真正關心烏克蘭群眾的利益。烏克蘭當政者仰仗美國及歐盟的支援,把外部勢力的支援當做其執政合法性,唯西方馬首是瞻,必然會面臨危機。

其二,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内困者,可亡也。

商人把财富囤積到境外,國内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難,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戰事一起,烏克蘭前100富豪中有96人逃到了國外,另外四人不是不想逃,是因為身陷司法羁絆,無法出境,可見烏克蘭“商賈外積”之嚴重。反觀烏克蘭國内民生凋敝,其人均GDP2021年僅3300多美元,不到俄羅斯的三分之一,位列歐洲倒數第一。要知道烏克蘭在前蘇聯時期可是一片富庶之地,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必然會面臨危機。

其三,饕貪而無厭,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統治者貪得無厭,唯利是圖,隻顧眼前利益,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烏克蘭自2014年以來,當權者大多為富商,其前總統尤先科、波羅申科都是大商人,上司層中貪利忘義者很多。現政權拿中企利益向西方交投名狀,無理阻撓中企合法收購馬達西奇公司,并當機了中企股權,造成中企巨大經濟損失,卻拒不賠償,可謂“近利而好得”,結果失去了一個強大的朋友。

其四,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

仗着有強大外援而不與鄰國交好;仗着有強援相助而欺負對手,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烏克蘭是典型的“恃交援而簡近鄰”,仗着美國和歐盟的支援,把強大的鄰國俄羅斯的利益關切不當一回事,甚至刻意針對。縱容其國内新納粹勢力迫害俄羅斯族等少數族裔,引起俄羅斯不安和憤怒。不顧俄羅斯再三警告,執意企圖用武力解決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最終激起俄羅斯出兵。

其五,羁旅僑士,重帑在外,上間謀計,下與民事者,可亡也。

重用寵信外國僑居人士,把大量财富花在境外。(這些境外人士)上能參與國家戰略,下能幹預民間事務,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烏克蘭現上司層超過80%擁有美國、歐盟國籍,可謂“羁旅僑士”治理國家。這些人花着烏克蘭的錢,代表着美國、歐盟的利益,隻在意選舉,烏克蘭人民的長遠利益無人顧及。在他們的主導下,烏克蘭不斷向北約靠近,引起俄羅斯的警覺和憤怒。

其六,境内之傑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課試,而好以名問舉錯,羁旅起貴以陵故常者,可亡也。

不任用境内豪傑之士,一心招募境外人士;任用官員不看能力政績,隻看名望;外來官員的影響力超過了本土官員,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烏克蘭是一個四千多萬人口的國家,在歐洲算得上是個大國,本來不缺本土人才。然而其上司層包括中下層官員多是“美籍”“歐籍”烏克蘭人,對烏克蘭的忠誠度很成問題。而烏克蘭的官員任用,不看實際能力,隻問政治傾向,親西方的就用,非親西方的不用。真正關心烏克蘭利益的人沒有說話的機會。

其七,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

統治者自大而不知悔改,國家局勢動蕩而自以為是,不清楚境内資源而輕視鄰國對手,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烏克蘭上司層自以為是,不顧烏克蘭國力弱小、政局不穩的事實,無視強大鄰國俄羅斯的利益關切,全面投向西方,與原本是兄弟之國的俄羅斯反目成仇。與俄羅斯關系破裂後,又低估了俄羅斯的力量和意志,一味示強,導緻俄羅斯憤而動用軍事手段。

其八,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國家規模小卻态度不恭,實力弱卻對強國沒有敬畏之心,無禮挑釁強大鄰國,貪婪自負而又外交拙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這一條最近廣為人知,可畏切中烏克蘭之時弊。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無論從人口、國土面積還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方面都遠遜,但卻如同老鼠戲貓一樣不斷挑戰俄羅斯。在俄羅斯動武征兆已經很明顯的時候仍未及時止步,受到教訓在所難免。戰端開啟後,烏克蘭當局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西方制裁和幹涉上。殊不知,西方制裁若有用,俄羅斯就不會出兵,既已出兵,就不怕制裁;而烏克蘭在西方的分量隻是壓制俄羅斯的一枚棋子,想讓西方因為烏克蘭而與俄羅斯兵戎相見根本不可能。全世界都明白這一點,唯獨烏克蘭當政者不明白,真是可悲可笑。

其九,無地固,城郭惡,無畜積,财物寡,無守戰之備而輕攻伐者,可亡也。

沒有地形之利,沒有堅固城池,沒有國家積蓄,财物很少,沒有充足的防守準備而草率發動進攻,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烏克蘭地處東歐大平原,利于機械化軍團機動,沒有地形優勢。國家經濟多年停滞,民生凋敝,國家财力有限,軍事裝備老舊。在這種情況下,其上司層不把注意力放在内政上,而是在西方的鼓勵下企圖以武力清除境内親俄勢力,集中軍力進攻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卻沒有對俄羅斯可能的軍事幹預做充分準備,造成如今的被動局面。

其十,貴臣相妒,大臣隆盛,外藉敵國,内困百姓,以攻怨雠,而人主弗誅者,可亡也。

貴族互相争鬥,大臣權勢過重;在外借助境外力量,對内困擾百姓;以此攻擊政治對頭,而君主不能誅殺,這樣的國家可能會滅亡。

十多年來,烏克蘭上司層在親俄與親西方之間搖擺,各自借助境外力量互相攻讦,争權奪利,鬥得不可開交。親西方勢力近年來得勢,但導緻了克裡米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地的問題,亂局進一步加劇。政策失誤既無人負責,也不擔心會有人問責,烏克蘭人民的根本利益無人顧及。

韓非子列舉的“亡征”能對應烏克蘭時局的遠不止上述十條,還有“國躁者可亡也”“下怨者可亡也”“臣心無窮者可亡也”等等,這裡隻列舉了對應緊密的。

所謂“亡征”,有一條國家就可能面臨危機,烏克蘭中了這麼多條,可見其危機之深重。烏克蘭上司層如果不能抓住機遇,積極回應俄羅斯重大利益關切,前途堪憂。當然,其中多數擁有外國國籍的“僑士”可能在事不可為時一走了之,隻是苦了烏克蘭人民。

兩千多年前的韓非子的文章競然能切中烏克蘭時弊,讓人感慨:如果烏克蘭有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還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嗎?如果烏克蘭上司層學過學懂了這些經典裡的政治智慧,還會這樣做嗎?

優秀傳統文化值得珍惜,傳統智慧值得學習借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