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疫情、缺芯、零部件供應不足……多重不利因素疊加下,依然沒能阻擋中國汽車行業回暖的勢頭,市場複蘇步伐也比其他國家來得更為輕快。

2021年,中國汽車産銷雙超2600萬輛,結束“三連降”局面,其中,2021年銷量實作了近四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在電動化與内燃機交錯的節點,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5%,市場占有率順勢提升至13.4%。

汽車市場“解凍”背後,汽車相關的消費投訴屢見不鮮,除了變速箱故障、車身異響、機油增多這類老生常談的問題,智能晶片、續航裡程不實、車載互聯故障等新問題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2021年,哪些車型賣得多投訴少“叫好又叫座”,又有哪些車型市場銷量差強人意,投訴榜上卻“赫然在列”。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華晨寶馬5系

作為2021年國内高端轎車銷量榜冠軍車型,寶馬5系全年累計銷量達到17.1萬輛,領先于奧迪A6L、奔馳E級兩款主要競品。而在車質網2021年中大型車投訴量排行榜中,寶馬5系投訴量僅有129例,遠低于奧迪A6L的358例和奔馳E級的213例,其投訴百分比僅為0.07%。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具體來看,寶馬5系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動機漏油、車身部件開裂、燈罩裂紋或故障、輪毂問題四個方面。除上述問題外,有不少車主表示,寶馬5系采用的B48發動機還存在燒機油和積碳問題,是以,看似“品銷兼優”的中大型轎車标杆,如不拿出誠意方案積極解決這些問題,也有随時“翻船”的風險。

長安CS75 PLUS

在車質網2021年SUV投訴量排行榜中,長安CS75 PLUS位列第23位,投訴量為204例。具體看,CS75 PLUS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影音系統故障、電瓶故障、門窗異響、變速箱頓挫四大方面,除車輛本身的硬體問題,長安汽車還需在車機軟體方面改進完善。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結合其全年銷量看,2021年長安CS75 PLUS累計銷量超20.8萬輛,投訴百分比為0.09%,這樣的成績已領先于不少主流豪華品牌及RAV4榮放這樣的合資同級産品,值得點贊。

上汽大衆 朗逸

在車質網2021年投訴量排行榜中,上汽大衆朗逸位列第22位,投訴量為449例。具體看,朗逸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變速箱異響、發動機異響、車内異味、影音系統故障四個方面。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此前,因中控車機減配和欺詐銷售問題朗逸曾登上熱搜,直到今年該問題依然存在。作上汽大衆的銷量擔當和緊湊級轎車标杆,2021年朗逸累計銷量超43.2萬輛,投訴百分比為0.10%,若上述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朗逸在轎車年度銷量榜中的位次也登頂的可能性。

哈弗H6

作為一台累計92個月奪得SUV單月銷冠的國民神車,哈弗H6持續熱銷的原因除了龐大的家族矩陣能滿足龐大消費者群體多元化需求外,還離不開其同價位車型中較為突出的成本效益及品控優勢,而後者為哈弗H6的積累良好使用者口碑的同時,也讓H6這張金字招牌越打越響。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在車質網2021年投訴量排行榜中,哈弗H6位列14位,投訴量為509例。具體看,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電瓶故障、銷售欺詐,與宣傳不符、變速器異響、影音系統故障四個方面。雖然2021全年銷量比2020年有所下降,但其累計銷量仍然超過35.2萬輛,位列SUV銷量榜第一,投訴百分比僅為0.14%,對得起“較好又叫座”的美稱。

東風日産 軒逸

在車質網2021年投訴量排行榜中,東風日産軒逸位列第5位,投訴量為745例。具體看,該車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變速器異響、空調問題、變速器頓挫、變速器故障燈亮四個方面。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不過,由于目前軒逸采用兩代車型“同堂銷售”的形式,在745例投訴中上代車型(軒逸經典)投訴量高達210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新軒逸的美譽度和市場口碑。結合銷量看,2021年軒逸累計銷量超51.3萬輛,投訴百分比僅為0.14%,不過面對朗逸、卡羅拉的圍追堵截,軒逸要想坐穩第一家轎的位置,變速箱“異響”及“頓挫”問題急需改進。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幾何汽車 EX3功夫牛

根據車質網資訊顯示,EX3功夫牛投訴内容主要圍繞“提車難”、“欺詐銷售”兩大主要問題。作為一款去年11月才正式上市銷售的車型,幾何EX3功夫牛竟出現訂車無法提車的情況,實在令人費解。

汽車頭條從相關管道獲悉,大部分EX3功夫牛車主訂車數月均無法提車,對于何時能夠傳遞,廠家及4S店均無法給出承諾,且幾何EX3功夫牛的銷售過程極其不透明,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幾何汽車從誕生時的雄心壯志,到後期市場表現乏善可陳,從主打高端純電,再到俯身下探低端市場,EX3功夫牛想赢得消費者信賴絕不能僅靠價格上的縮水。何況,新車市場表現并不理想,2021全年僅賣出3345輛,在小型SUV中排名45位,投訴量卻高達240例,銷量的低迷與投訴量的居高不下也組成了它的産品AB面。

長安馬自達阿特茲

在車質網2021年中型車投訴量排行榜中,長安馬自達阿特茲以499例的投訴量高居第三位。具體來看,阿特茲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于車身異響、中控台異響、天窗異響、轉向系統異響四個方面,可謂“上車即帶BGM”。

無獨有偶,早在2020年,阿特茲就因嚴重異響問題連續數月高居各大汽車品質投訴榜榜首,最終以全年995例投訴量位列車質網2020年中型車投訴榜第二位。而在中保研公布的2020年測評車型中,由于阿特茲車身結構性剛性不足,碰撞過程中車身與中控台發生嚴重變形,測試車型得分僅為M(一般),在所測試車型中成績墊底,與海外版阿特茲的測試結果大相徑庭。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歸根結底,是阿特茲為了更加适應中國市場(加長等)進而降低了制造标準,導緻其安全性能行駛質感表現大打折扣,随着一馬與長馬正式合并,并入“新家”的阿特茲更應從生産源頭提升産品安全和品質,盡早把“阿特吱”的帽子摘下。

長安福特蒙迪歐

在車質網2021年中型車投訴量排行榜中,長安福特蒙迪歐以331例的投訴量位居第十位。具體來看,阿特茲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于發動機漏油/抖動、油箱設計缺陷、車内異味四個方面,涉及投訴類别較為分散且老問題頻發,也反映出蒙迪歐車輛品控不佳、産品老化的事實。

關于發動機抖動,有車主表示蒙迪歐怠速時發動機抖動最為嚴重,約2秒一次,在副駕駛位B柱有異響。此外,之前蒙迪歐就存在的車内異味問題至今也并未得到有效解決,有車主表示,每次進到車内就像進到還未裝修的新房一樣,氣味兒很大,每次長時間開車後都會出現頭暈眼花的症狀。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目前在售的第四代蒙迪歐于2013年8月上市,曾因其撞臉阿斯頓馬丁成為市場上最成功的中型車之一,不過由于多年不換代産品力競争力已大幅落後同級競品,銷量更是跌入谷底,2021全年累計銷量僅為11904輛,甚至不及雅閣、凱美瑞等同級明星産品單月銷量。好在全新一代蒙迪歐已于此前正式亮相,面臨技術疊代之時,其在硬體、軟體方面已快速跟進,多年以來的品控頑疾也有望得以改善。

歐拉好貓

在車質網2021年投訴量排行榜中,歐拉好貓投訴量高達1399例,位列第二位,同時也是整份榜單中“唯二”投訴量破千的車型。具體看,好貓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于欺詐銷售,與宣傳不符、影音系統故障、續航裡程不準、車載互聯故障四大方面,其中“換芯門”是引發龐大投訴量的最大來源。

事實上,在去年12月6日,歐拉好貓“車機系統晶片與宣傳不符”就被央視财經報道,12月7日“歐拉汽車被曝涉嫌欺詐消費者”登上熱搜。歐拉官方在宣傳中稱好貓車機搭載了高通8155晶片,但不少車主發現其實際搭載的是2016年上市的英特爾4核A3940,價格和算力差别很大(8155P晶片成本約為英特爾晶片兩倍,算力約為英特爾晶片十倍)。此外,歐拉官方稱好貓的續航裡程為401公裡,但實際是車主的真實續航為240公裡左右。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憑借撞臉保時捷的時尚外觀和合理售價,自釋出以來歐拉好貓備受市場追捧。資料顯示,2021年好貓累計銷量達到50931輛,位列新能源轎車銷量排行榜第十位。不過,随着銷量持續攀升,歐拉品牌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放大,盡管歐拉官方針對“換芯門”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但該事件的不良影響還在持續發酵,對品牌形象造成不可逆轉的負面形象,何況,“換芯門”也不是歐拉品牌唯一出現的“危機”,想要留住使用者仍然需要腳踏實地做産品并拿出更有誠意的實際措施。

一汽大衆 探嶽

在車質網2021年投訴量排行榜中,一汽-大衆探嶽“拔得頭籌”,投訴量高達1902例,是2020年投訴量榜第一位馬自達CX-4的三倍。具體看,探嶽的問題主要集中于排氣故障、影音系統故障、發動機啟停系統故障、車載互聯故障四大方面,其中,因加裝“顆粒捕捉器”造成排氣故障是陷入海量投訴的主因。

有車主表示,新車在市區剛開一周就堵塞,去4S店卻告知要跑高速滑行才可以,雖然廠家有了更新固件方案,但更新完照樣堵塞,發動機故障燈還會亮,廠家也是無解,現在廠家給出政策是發票九折回購車輛。

2021年,銷量和投訴量成反比的“神車”都有誰?

從上市“黑馬”到如今天的“棄馬”,“排氣故障”風波也導緻探嶽銷量驟降。探嶽于2018年9月上市,當年12月就實作了月銷破萬,2019年9月更是進入月銷2萬台俱樂部。回看2021年,探嶽不僅基本被擠出月銷萬輛俱樂部,全年銷量也僅有89339輛,不足巅峰年份的一半水準。雖然去年晶片短缺和疫情因素都對其市場表現造成一定影響,但顆粒捕捉器設計缺陷的問題假使不得以徹底解決,産品形象一落千丈隻是時間問題。

随着國内汽車市場步入“存量時代”,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佔有率,目前車企推出新車的頻次愈發加快,以此來不斷完善産品矩陣,增強市場競争力。與此同時,車型更新疊代周期變短也導緻部分車企一味“求速追量”,漠視産品品質和使用者體驗,希望廣大車企面對使用者投訴和品控缺陷時能正視問題并主動拿出足夠誠意,切莫“養疥成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