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凡汽車的道與術

撰文 | Roomy 編輯|周長賢

被調侃為賣過“保險”、開過“計程車”的吳冰,是位多面手。

他在上汽集團任職超過20年,曾執掌上汽保險、享道出行兩大創新項目,還擔任過上汽通用雪佛蘭市場營銷事業部部長。2021年11月,吳冰出任飛凡汽車CEO。

某種程度而言,飛凡汽車是個燙手山芋。

最為艱難的地方在于,上汽集團深谙的做品牌和市場的模式,并不适合一個獨立營運的全新汽車品牌,需要創新,求變。

目前,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一共設立了兩大品牌,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皆為獨立營運。吳冰的任務,是帶着飛凡汽車走出一條屬于上汽集團的創新路徑,而又與智己汽車有明顯區隔。

換言之,飛凡汽車作為上汽集團全新智能化品牌,需要在創新和穩定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有自己的“道與術”。

飛凡汽車的道與術

為此,吳冰和團隊花費三個月的時間,梳理了飛凡汽車的戰略目标和型譜,與設計中心一起厘清了品牌的DNA,同時根據品牌DNA打造未來的産品。

“非技術和工程背景,我能夠更多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待一些問題。”吳冰說,這是他的優勢,而過往經曆則讓他更加從容,節奏把握更得心應手。

跨越15%鴻溝的使命

“還需要一個新的汽車品牌嗎?”

這個問題,從2013年被追問至今,新品牌卻層出不窮。沒有制造根基的造車新勢力,有成熟造車體系的車企集團,都在開創新品牌,以應對時代的變革。

飛凡汽車的成立,也源于這一趨勢。

“R标是上汽乘用車轉型的一個抓手,一個撬動的支點。”2020年,R标成立之初,有此定義。

2021年,R标選擇以“R汽車”的方式獨立營運,不久後更名為“飛凡汽車”,步伐不可謂不快。

“換名字,并不是簡單的換标,是上汽集團對未來新能源戰略發展不斷了解、深化的過程。”吳冰如此解釋。

他透露,成立飛凡汽車,并不是上汽集團盲目跟随潮流,而是來源于鴻溝理論。

上汽集團認為,滲透率15%是一條分界線。言外之意,一個新的技術和産品,從早期嘗鮮者到為大衆所使用,關鍵就是滲透率達到15%。

“這條鴻溝如果跨越不了,新的技術和産品可能就會消失或者失敗。”吳冰認為,這也是高科技産品能否長期存活和快速占領市場的關鍵。

其實,在飛凡汽車叫作R标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并未達成15%的關鍵節點,新舊造車勢力還處于泾渭分明的狀态。彼時,上汽乘用車在榮威旗下設立高端新能源品牌R标,可以說上汽集團對時代變化的觸覺是敏銳的。

飛凡汽車的道與術

2021年9月,新能源乘用車月均滲透率已超過15%,處于跨越鴻溝的關鍵期。而換标之後的飛凡汽車,開始重新找準節奏。

吳冰明白,飛凡汽車承載着上汽集團的戰略目标,跨越鴻溝的使命,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三重目标

對于吳冰和團隊來說,三個月的探索過程很痛苦,好在,有了一個清晰的結果。

“中高端純電智能移動空間”,是飛凡汽車的品牌定位,主攻20萬-40萬元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産品。

這個市場的競争格外激烈,幾乎集結了包括小鵬、理想、岚圖、極氪等新勢力的看家車型。飛凡汽車又該如何突出重圍呢?

吳冰的答案隻有6個字,“本真、開拓、品位”,這也是飛凡汽車的品牌DNA。

本真,飛凡汽車強調提供真誠可靠的服務和産品。“我們做了很多調研,不浮誇,真實面對使用者的聲音。”

開拓,程式向上的突破,拓展自我邊界,重點是不空想,用創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我們不随意立flag,不說大話,但是紮紮實實用創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創造富有生命力的科技和産品”。

品位,開放悅納新事物,同時兼顧審美和質感,最重要是不盲随,打造理性的美感。“飛凡汽車要給予使用者務實、腳踏實地、真正需要的不同凡響”。

概念總是懸浮的,如何落地成現實,需要一套營運模式。吳冰說,“我們根據品牌的DNA打造未來産品,同時和上汽各個闆塊,形成了共創夥伴的模式。”

聚焦到商業邏輯和營運思路上,他強調兩個要點:一是輕資産,二是獨立營運。

所謂輕資産,飛凡汽車來自上海,源于上汽,将會充分整合和利用好上汽現有資源、技術和能力,不重複投資和建造,把飛凡汽車的重點放在使用者和資料上,放在管道和使用者的接觸上和産品的定義上。

“輕資産好處是輕,但如果執行不好就容易飄,你感覺沒有抓手,好像什麼都是你的,又感覺什麼都不是你的。”吳冰坦言,“輕資産最怕輕,卻沒有整個積澱和底蘊,我們的積澱和底蘊來自于共創的模式。”

目前,飛凡汽車和上汽旗下核心業務單元都設定了共創中心。比如上汽設計部門會配置設定給飛凡共創團隊,參與整個設計過程;上汽技術中心的智駕團隊和上汽軟體公司零束會分别有共創團隊參與飛凡汽車的研發;上汽位于上海臨港的智能制造基地也會讓飛凡汽車使用。

飛凡汽車CEO雖然由上汽董事會任命,但是一家獨立營運的公司,決策非常快速和高效。目前,公司有10 個部門,實行扁平化管理,四百人不到,員工平均年齡 30.29 歲。

除了輕資産和獨立營運,吳冰認為,飛凡汽車的主要核心競争力是“使用者驅動”“資料驅動”“極智驅動”的戰略,這将是長期投入和重點發展的三個方向。

從品牌定位到品牌DNA,再從商業邏輯和營運思路,吳冰對飛凡汽車已經梳理得相當清晰。在此基礎上,他為飛凡汽車制定了三個戰略目标。

飛凡汽車的道與術

2022年至2025年,飛凡汽車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車型,覆寫轎車、SUV、MPV等核心市場;銷量每年至少100%的增長。

“這是确定的兩個最基礎的目标,作為一家初創公司,必須要具有這樣的增長速度,你才有可能作為相對晚到者快速地占據市場。”

到2025年,将飛凡汽車打造成為具備盈利能力的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頭部企業。在外界看來,第三個目标,最有難度,但吳冰有這個自信。

飛凡汽車的背後,有着上汽集團強悍的供應鍊做競争的支柱。這是吳冰自信的來源之一,另一個自信來源,是産品。

飛凡R7,探路高階智能電動

吳冰坦誠地表示,“花了太多時間在産品梳理和定位上,今年除了有一款主打産品上市傳遞外,我們還在定義未來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款,時間上非常緊張。”

目前,飛凡汽車通過在售的兩款車ER6、MARVEL R,打通從使用者到資料到終端的業務模式和管道模式。接下來,樹立品牌的重心,則要落在R7身上。

R7是飛凡汽車獨立營運後的第一輛真正意義的全新架構汽車,定位為極智高階純電SUV。它是飛凡汽車與上汽設計中心聯合打造的重磅産品,也被視為上汽集團轉型的扛鼎之作,是上汽打響高階智能電動汽車的探路先鋒。

“R7是飛凡汽車未來五年産品當中的第一款車,有很多全新的技術,在中國首發或者在中國首次量産,同時對于上汽集團來說,也是智艙、智駕自主的技術,在全新架構上的第一次應用。”吳冰介紹。

上汽集團總是喜歡把所有好東西都放到戰略車型上,這次一如既往。

上汽集團曆時5年研發,總投入超200億元,為飛凡汽車打造了專屬面向未來、全新的智能進化平台。

飛凡汽車的道與術

平台首款車型飛凡R7,是在設計共創中心、智駕共創中心、智艙共創中心、三電共創中心一起努力所産生的一款産品,代表了本真優雅的設計。

在智能駕駛層面,飛凡R7搭載PP-CEMTM高階智駕方案,應用LUMINAR高規雷射雷達。PP-CEMTM标配Premium 4D成像雷達,配合英偉達OrinTM超算力智駕晶片,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高精地圖等智駕配置,可實作更精準的多場景物體識别。

全球首搭LUMINAR雷射雷達、标配 4D毫米波雷達、33個車載傳感器、巨幕AR-HUD平視系統、8155車機晶片等等。

不過,飛凡R7作為全新平台車型,并沒有走極端。因為,吳冰有一個判斷,未來幾年進入主流市場以後,消費者更需要一款相對均衡的智能電動車。

源于對産品力和智能科技的自信,吳冰定了一個目标,飛凡R7今年将實作 10,000 輛的傳遞。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極具魄力的嘗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