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二月打雷麥成堆”、“驚蟄聞雷米似泥”,是古人在漫長的農業生産活動中,綜合天文學知識得到的農事經驗。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其中提到的“驚蟄”,屬于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一般是在陽曆的3月5号或者6号,大概在農曆二月初三的前後。

驚蟄打雷與農業生産的關系

每年驚蟄這一天,由于天氣回暖,地面上空的水汽在雲端積聚,極容易引發雷電。地表溫度回升後,在寒冬中蟄伏了一季的昆蟲們,則會紛紛出洞。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聞雷》,提到了古人對“驚蟄”的認識: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空馀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意思是說:悶熱潮濕的南方,風霜天氣來得比别處早。是以立春之後,回暖的時間也比别處提前。在這裡,整個冬季都不會下雪。是以才到正月間,就開始打雷了。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要到農曆二月“驚蟄”到來才會打雷。那麼,“驚蟄”到來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呢?

屆時,因為氣溫回升,導緻地面上的熱氣上升,與頑固的冷空氣相遇産生“積雨雲”,雲中的正負電荷相撞,使雷電加劇。

轟隆隆的春雷聲,驚醒了蟄伏一冬的毒蟲蛇蟻,将它們全部“震”出地面。那些早已枯死的樹木花草,也會因為“聞雷”而萌發新芽。

不過在這首詩裡,白居易并未提到“驚蟄”與糧食豐收之間的關聯。那麼,古人為什麼會有“二月打雷麥成堆”、“驚蟄聞雷米似泥”這樣的諺語呢?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讓我們分析一下這兩句諺語的構成,就會發現諺語中的“麥成堆”、“米似泥”,其實都是誇張的說法,目的是在強調米、麥的價錢便宜,甚至是“不值錢”。

米、麥是古人生活中的“主食”,在農業科技落後的漫長歲月裡,人們常常因為米、麥的産量不足,價格太貴而吃不飽、穿不暖,最後甚至會是以爆發戰争。

這兩類重要的生存物資,之是以會變得“不值錢”,唯一的原因,隻能是糧食的産量得到了“暴發性”的增長。

那麼,米、麥産量提高的原因又是什麼呢?諺語中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因為“二月打雷”和“驚蟄聞雷”。可見,古人把“驚蟄”的雷聲看得非常重要。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夏小正》是成書于漢代的一本農事書,相傳書中内容是孔子門人摘錄夏朝文獻所得。這本書中說:“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意思是說:冬天,動物們藏在地穴裡面,不飲不食,叫做“蟄”。而“啟蟄”,則是指這些蟄伏的動物,“萬物齊出”。

“萬物齊出”叫做“震”,而八卦中的“震”爻,則象征着“雷”,是以把這一天命名為“驚蟄”。就是指雷聲驚醒了冬眠的動物,讓它們全部從地下鑽出來。

“驚蟄”到來的時間,是在陽曆的3月5、6号。這一天前後,正是民間諺語所謂的“冬九九”,又叫“九九豔陽天”,即上一年“冬至”往後數九九八十一天。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寒氣散盡,正是大豆和麥苗播種的好時節。但是農作物的幼苗有兩個弱點:一是不耐嚴寒,二是害怕毒蟲的啃食。

古代人認為,“驚蟄”到來的時候,天氣自然轉暖,而害蟲也被“雷聲”打死了。這樣一來,就給莊稼幼苗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是以在“驚蟄”之後播種麥苗,天上的雷聲越響,打雷的次數越多,那麼秋天便能獲得更大的豐收。然而僅憑“天雷”,并不能夠一舉消滅所有的毒蟲。

是以在過去到了“驚蟄”這一天,老百姓會組織“咒雀”和“驅蟲”的活動。“驅蟲”很好了解,因為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要為莊稼除害蟲。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除此以外,人們同時還會順便除掉虱子、跳蚤等,直接叮咬人的皮膚,甚至吸血的毒蟲。至于“咒雀”,則主要是為了保護莊稼不遭鳥雀啄食。

據說雲南一些地方,過去到了“驚蟄”這一天,就會有小朋友帶着銅鑼或者竹竿走遍自家的田埂,一邊走,一邊唱着童謠,追趕有害的鳥雀。

而民間制作皮鼓的工匠們,則會刻意選擇在“驚蟄”這一天來“蒙鼓皮”。仿佛此時蒙出來的大鼓,敲着就會發出像“春雷”般轟隆隆的響聲。

那麼,在“驚蟄”這一天聽到打雷,再播種麥子和大米等農作物,就一定會獲得“豐收”嗎?這顯然是不科學的。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因為莊稼從播種到收獲,當中往往需要經過好幾個月的時間,當中随便來一次或者幾次自然災害,或者别有的什麼“不可抗力”,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

最重要的是,春雷的響聲即使高達120分貝,也不能殺死地洞裡面的害蟲,反而有可能将人震昏。現代有人研究用“超音波”驅蟲,那種波段的聲音,就不是“春雷”能夠發出的了。

是以,不管是“驚蟄聞雷”,還是“二月打雷”,和“麥成堆”、“米如泥”等糧食豐收的場景,其實都是毫無關聯的。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把“打雷”強行和“豐收”聯系到一起是不科學的,但是作為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驚蟄”對傳統農業生産活動,仍然是具有指導意義。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與“驚蟄”相關的很多諺語都提到,到了這一天最适宜做的事是“耕種”。比如諺語有雲:“春雷響,萬物長”、“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驚蟄不耙地,好像蒸鍋跑了氣”。

因為驚蟄這一節氣的到來,其實是在提醒大家,春天真的到來了。在這個時節,如果能夠越早播種,那麼就能夠越早收獲。

結語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勞動人民,将傳統天文學與農業知識相結合後,得出來的寶貴農業生産經驗。

“驚蟄”作為二十四個節氣之一,盡管在它的傳統的寓意當中,帶有一些如今看來不太科學的成分,但是它已經融入了如今的民間節俗活動,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農諺說“驚蟄聞雷米似泥”,為何驚蟄時打雷,為何大米産量大增?

是以驚蟄和另外的二十三個節氣,已經在2016年11月30日被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申遺成功。

與二十四節氣相伴而生的那些“農業諺語”,雖然有一部分仍在民間發揮作用,但是對于當中涉及的經驗知識,卻需要“去僞存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