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0号畫廊上新,和患者藝術家“對話”……

3月3日,“600号畫廊”全新第三期展覽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6号樓一樓向公衆正式亮相。本期畫展的參展藝術家為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策展團隊創新采用互動藝術展的方式讓藝術家與觀衆交流,讓畫展變成一個“傳聲筒”,促進患者藝術家與公衆之間一次雙向的精神交流。

觀衆可現場作畫,和病人藝術家“對話”

小龍、老陳、老嚴,是本期畫展的主角,現場展出的40多幅畫作都出自于他們之手。

小龍是住院病人中的明星人物,其他病房中即使不喜歡繪畫的病人都知道,小龍畫畫特别好,康複科常常要叫他畫點東西。

小龍在住院前學過繪畫,每當康複科讓他去畫點過年過節和時事主題的宣傳材料時,他都非常高興。

“600号畫廊”的策展人陳智民醫生介紹說:

小龍的多數畫作沒有标題,或僅僅是用所畫形狀來命名,比如這幅《漩渦》和《臉譜》。他願意交流,能主動向别人解釋自己的畫,但解釋的都是具體的繪畫内容,比如解釋說這畫的是蝙蝠、這畫的是電流。不過這樣抽象和純粹的畫風,也不适合帶着理性頭腦去解讀。

600号畫廊上新,和患者藝術家“對話”……

老陳是畫室裡是“搞笑”先生,眼帶笑意,時刻準備說上幾句俏皮話。在畫室裡,當陳智民看其他人的繪畫時,他會替别人介紹起來,“他畫的是海洋。這世界上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陳智民說,和他愛插科打诨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運筆習慣非常地拘謹仔細,往往是把畫紙和顔料等端正擺好,慢吞吞地拿筆打線條,期間要是聽到周圍什麼動靜,他就會停下筆,像雷達一般探測新鮮事兒。

病房的生活過于單調狹窄,一成不變,精神生活貧乏。和很多病人藝術家一樣,老嚴也曾抱怨自己“沒有東西可畫了”。不過後來他找到了克服的方法,把現實事物作為形狀的靈感來源,加以變形和擴充,用于自己的抽象創造。

和前兩期展覽不同的是,本次展覽精心準備了供觀衆閱讀的手冊,裡面有三位患者藝術家的生命故事。策展團隊還将三位不能到場的藝術家形象畫到了牆上,三個彩色人形圖案結合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點,彩色花朵寓意内心深處的柔軟和豐盛。

600号畫廊上新,和患者藝術家“對話”……

展覽上,還特别預留了大面積的體驗區和留言區。每一幅畫作周圍的白牆都是體驗區,觀衆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展感受進行現場作畫,與患者藝術家們的作品産生關聯和“對話”。

之後,從業人員會把觀衆的留言收集整理後送給參展藝術家,而藝術家的回報也會定期在留言區更新給觀衆。通過“傳聲筒”,達到雙向的精神交流。

600号畫廊上新,和患者藝術家“對話”……

畫展策展志願者陳夢媛也和大家分享了辦展的心聲:

歡迎來自社會各界的朋友們在畫旁的牆上進行藝術再創作,或寫下你們想對他們說的話,成就一次互動,讓社會更了解精神障礙患者,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讓全社會看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另一面”

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障礙之一,在世界各地大約每100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上這種疾病。

600号畫廊上新,和患者藝術家“對話”……

他們所處環境相對封閉,與外界溝通較少,即便患者本人願意走出精神病院的圍牆與大衆溝通,實際操作時也會遭遇重重困難。這堵阻隔着患者與社會之間的“牆”,它不僅高,不僅堅硬,而且無影無形、無處不在。

“我們完全無需為這類疾病打上疾病以外的其他任何印記。”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介紹,本次600号畫廊展出的作品來自于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闵行院區的三位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藝術家的筆下,“今天展示的畫作,就是要讓全社會看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另一面’。他們當中也可以湧現出畫家、音樂家、作家甚至科學家。”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宣傳處二級調研員俞軍在參觀畫作後說道,“600号畫廊”正在突破語言、形體的局限,就像是一輛“心靈直通車”,駛進人們心中,傳遞更多心理健康的理念。如今,“宛平南路600号”正在成為心理健康的代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不僅是醫院公德心建設的成果,更是上海這座城市溫暖的社會文化的展現。

600号畫廊上新,和患者藝術家“對話”……

吃一塊“600号月餅”,喝一杯“600号咖啡”,逛一逛“600号畫廊”……“宛平南路600号”成為滬上“頂流”,帶有“600号”元素的事物勢如破竹一般受到了大衆的喜愛……這些都表明,社會各界對心理疾病的認知度、接受度和包容度明顯提高了。

“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心理健康素養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準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上海市科協科普事業中心主任邵國華表示,“‘600号畫廊’是非常優秀的心理健康科普。期待‘600号’的科普傳播不斷創新、薪火蔓延、赓續不絕,架起溝通人們心靈的‘彩虹橋’。”

在展覽現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三科主任李冠軍帶來了講座《從美麗人生看精神分裂症》,對精神分裂症進行科普,并全程直播。

現場參觀市民在互動區畫上了自己的“心語”,并在留言牆上寫下自己的感受:“加油,你們很棒,我們期待下一次的創作”、“‘600号畫廊’不虛此行,畫作很治愈,以後要常來看看”、“在這裡,我感到很溫暖,願畫廊能成為通往人們心裡的橋梁”……

新聞晨報·周到APP 潘文 賀悅

圖檔 | 潘文 受訪方提供

來源:新聞晨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