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調查|小區裡的私裝充電樁為何屢禁不絕?竟能繞開物業“報備”

自家樓下平白無故多了個電動汽車的充電樁,一打聽才知,是同樓另一個住戶拉線私裝的。居民陳路對這種私拉線行為十分不滿,自己又沒法出頭去交涉,隻能暗自吃虧。一段時間看下來,物業似乎也不怎麼管。

記者走訪發現,這種私裝充電樁行為在小區并不鮮見。或是為了省事,或是為了省錢,私裝滿足了個人的利益,卻給其他居民的生活帶來了隐患。

省事

沒有公共充電樁 自己拉線裝一個

“你看,就是那個電箱。”陳路住在頤慧佳園A區3号樓,前段時間,他偶然發現1單元樓門旁邊的外牆上多了一個電動汽車的充電樁,“不是物業統一給大家裝的,是住戶自己裝的。要是每個人都亂裝,那不是亂套了嗎。”

調查|小區裡的私裝充電樁為何屢禁不絕?竟能繞開物業“報備”

頤慧佳園小區私裝的充電樁

下午四點,記者在現場并沒有看到充電樁正在給車充電。而從周圍環境來看,這裡似乎并不适合汽車停放。3号樓的樓門是朝北開的,門前有一條并不寬敞的小路。如果汽車想要停在這裡充電,肯定需要占據小路一半的空間,會對其他通行車輛造成影響。此外,充電箱和道路中間還有一條綠化帶,在陳路看來,如果充電的時候不小心起火,燒着了綠化帶也挺危險。

記者來到小區物業求證情況,物業從業人員表示,充電樁的确是住戶私裝的,有幾個月了,安裝的時候并沒有和物業進行報備。“有其他居民投訴過,我們也去跟住戶溝通過,但是沒辦法,人家不拆。”

物業介紹,頤慧佳園A區總共有将近400個規劃出來的車位,全部位于地上。這些車位都是公共車位,随來随停,車主是沒法在某一個車位安裝私人充電樁的。與之相對,在頤慧佳園B區,因為有帶産權的地下車庫車位,是以就可以安裝充電樁。

記者随後找到了建充電樁的住戶老張,老張稱,自己建充電樁,主要是因為小區沒法解決自己的充電需求。事實上,物業也确實向記者說過,小區因為空間有限,目前暫時沒有建公共充電樁的打算。

“我在這充電,不礙着别人事。”老張認為,自己并沒有侵占其他車位,至于充電時占據了公共道路,老張表示,因為小區裡停車緊張,占道停車的不止他一個,“大家都在這停,為什麼我不能停呢。”

臨近六點,記者看到,有其他車輛停在了老張平時充電的位置,占據了一半的道路。此時,有一輛大面包車正由西向東通過,正好和一輛從東向西行進的小車堵在了一起,小車的後方,還跟着另一輛小車。三輛車僵在了路中間,倒騰了半天才把通路打開。而這一切問題,都因為旁邊不按規矩地停了一輛車。

省錢

明明有正規途徑 還要私裝“省錢”

老張的私建充電樁算是個人行為,而在雙橋北内小區,私建充電樁的情況就比較普遍了。光是小區1号樓,三個單元門旁邊都有私拉電線建的充電樁。另一個單元門口,甚至還有一條從高層垂下來的電動車充電線,沒有任何固定和外部保護措施,充電頭就放在小區信報箱上,十分危險。

下午五點,記者看到1号樓前有一輛車正在用充電樁充電。充電樁建在單元門旁邊的牆上,線拉出來足足有四五米,越過了人行道,再連接配接到停在過道另一側的汽車上。車主顯然已經不是第一天在這裡充電,為了固定電線,過道上還裝了一個黃黑色的走線槽。因為走線槽是向上凸起的,如果有人走路不注意,還容易被絆上一跤。

調查|小區裡的私裝充電樁為何屢禁不絕?竟能繞開物業“報備”

雙橋北内小區,有車主正用私裝的充電樁充電

物業向記者表示,1号樓的這幾個充電樁都沒有經過報備。但有些奇怪的是,在小區4号樓南側,5号樓北側,6号樓南側,還有另外的幾個充電樁,這些充電樁卻是向物業正規報備過的,還有供電局單獨裝配的電表。

同一個小區,明明可以用正規的方式建充電樁,為什麼還會有車主自己私拉線呢?記者找到了1号樓正在充電的車主小魏。他表示,自己拉線主要是為了“省錢”。

魏先生的說法,讓同小區車主呂先生有點疑惑。呂先生是通過正規流程,向物業和供電部門報備後建設私人充電樁的樁主。他表示,供電部門單獨給充電樁安裝一塊電表後,充一度電隻要花0.47元,而且沒有階梯電價。而如果用民用電,先不考慮充多了會變成高階梯,即使按最低的第一階梯算,一度電也要0.48元,肯定還是正規裝電表的便宜。

在老車主石先生看來,小魏所謂的“省錢”,不一定是省在了電費上。“正經的充電樁,供電部門會給小區配一個電箱,從電箱把線拉到充電樁上,這個過程拉的線是要按米數收費的。如果電箱離充電樁遠,安裝費可不便宜。”而相比之下,從自家拉線把充電樁建在樓下,顯然在安裝費上能省下一筆錢。

亂象

有商家能開後門 繞開物業“報備”

私裝充電樁會有什麼風險?電力部門從業人員表示,首先,家用電壓與汽車的充電電壓不一定比對。如果不比對,有可能充不上電,也有可能造成超載超負荷。此外,如果是從家裡私拉的電線給電動汽車充電,肯定沒有經過增容處理。家裡的電容不夠,在充電時有可能會跳閘,甚至有可能短路起火。

記者從國家電網正規報裝充電樁的流程中看到,車主需要提供的其中一份材料,是“車位及施工允許證明”。這項證明中,需要明确寫出業主的固定産權車位或固定長租車位的位置,還需要物業進行蓋章确認。如果沒有物業的确認同意,是無法進行充電樁安裝的。

在頤慧佳園A區和雙橋北内小區,物業均表示,私裝充電樁的樁主并沒有來報備過。那麼這些充電樁是怎麼裝上的?記者咨詢了5家4S店,在這些門店買電動汽車的車主,門店都可以幫忙安排充電樁的安裝服務。其中4家門店明确表示,車主必須先取得物業的同意,拿來确認書,才能安排後續的安裝。

還有一家店,雖然在電話中先是表示“無法安裝”,但挂斷之前卻又告訴記者,“之後會有銷售聯系您。”過了5分鐘,記者果然接到了這家店另一位銷售人員的電話,銷售一改口風,表示“不用經物業同意也可以安裝”。

記者還聯系了4家既售賣充電樁也提供安裝服務的公司,詢問是否能繞過物業,從家裡拉線安裝充電樁。其中兩家表示,記者必須要向物業報備,否則無法安裝。另外兩家,其中一家直接表示同意,“在哪裡都可以裝”。從家裡拉線需要在樓道裡打孔,從業人員稱這屬于“特殊施工費”,一個孔300元。

另一家表示可以安裝的公司,給出的打孔費價格還折了半,隻需要150元。此外,銅線、塑膠線槽、電線管等部件各有标價。銷售還不忘提醒,“這是單價,最後要按照實際安裝情況計算。”

建議

私裝充電樁應拆除

業主私裝的充電樁,到底應該歸誰管?在物業專家路軍港看來,物業公司對此應該負管理責任。“首先是與業主進行協商,督促其自行拆除。在業主不聽勸阻的情況下,物業可以報警,或者向房管部門、消防部門進行投訴舉報。也可以采用訴訟的方式,要求業主排除妨害,恢複原狀。”

但路軍港也表示,一般情況下,業主之是以私裝,還是因為小區的公共充電設施無法滿足需求。在沒有固定車位的小區,物業公司應該想辦法協調充電樁公司,在小區公共區域建設充電樁,滿足業主需求,但建設公共充電樁也需要經過業主大會同意。業主大會也可以自己重新制定規則,把一部分原有的車位規劃成充電車位。“但如果小區的業主無法做出決議,無法改變公共區域的用途,充電樁就建不起來。業主隻能自行去小區附近尋找充電樁。”

在建設公共充電樁的過程中,有一些小區會面臨“電容不足”的情況。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锴看來,電容不足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點餘量都沒有,一個樁都建不上,這種情況隻能通過電力擴容來解決。

但還有一些小區,原先的電力是有一部分餘量的,是因為前期的業主建了樁以後導緻容量不足,後申請的業主則無法建上充電樁。在這種情況下,劉锴建議通過引入營運商對住宅小區的充電樁進行統建統營的模式,采取一定的價格和政策引導機制,應用智能有序充電技術來引導業主有序分時錯峰充電,來更好滿足住宅小區的充電需求。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