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對各行業有何影響?高股息政策持續性如何?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本文摘自申萬宏源政策釋出于2022年3月3日的報告《俄烏沖突對各行業有何影響?高股息政策持續性如何?——申萬宏源關鍵假設表調整與交流精粹(2022 年 3 月)》。

2022年2月28日,研究所召開了體系協同的2022年3月月度觀點交流會,具體讨論了俄烏沖突更新從成本端和貿易端對各行業将帶來哪些影響?另外,基建和地産投資是否已經企穩?國内寬信用何時見效,經濟底何時出現?最後,成長闆塊一季報業績展望如何?目前是否具備成本效益?本次交流的亮點與各領域主要觀點如下:

國内經濟:經濟究竟何時見底?基建和地産均存在宏觀信貸釋放和中觀資料驗證的分歧

首先,作為穩增長短期期待值最高的基建投資,基建分析師認為穩增長預期的确一直在加速,但微觀回報部分重大項目實施尚未實質性開工,掣肘或更多在于項目彈性有限而非成本上行壓制。宏觀分析師認為螺紋鋼開工率較低确實反映了傳統基建落實低于預期,背後是财政效率的取舍抉擇。大家對于全年基建節奏前置,上半年項目建成力度大于下半年基本沒有分歧,全年傳統基建增速預計為3%。

不過指出金融端對基建貸款較為積極,實物工作量落實隻是時間問題。另外地産開發貸仍未見起色。

宏觀分析師認為春節後地産銷售端資料疲弱,政策端發力的效果或需等到Q2之後,那時候銷售資料才有希望逐漸好轉,3、4線城市壓力更大。

政策分析師認為居民儲蓄率自21年Q3開始邊際改善,地産購買力的實質性提升往往更加滞後,或許要到22年Q3左右。

地産分析師認為目前政策放松時點較21年年底預期更加滞後,且力度更加溫和。而供給端庫存較低是需求端政策大幅放松的核心掣肘,兩會後供給端包括“三道紅線”等融資政策密集釋放值得期待。地産資料仍需進一步全面下調,重點觀察拿地和開工資料何時企穩,基本面大機率于22年Q2以後見底。

建材分析師回報水泥和玻璃實際庫存和價格弱于預期,基建的開工率比地産更好。全年地産節奏判斷與地産分析師一緻。

機械分析師驗證地産基建鍊條投資方面,挖掘機資料尚未看到好轉迹象。

俄烏局勢:沖突更新從成本端給各行業帶來什麼影響?輸入性通脹壓力大嗎?

2月24日,普京授權俄軍在頓巴斯區域展開特别軍事行動,俄烏緊張局勢更新,西方制裁加劇,全球高通脹預期升溫。

宏觀分析師認為烏克蘭事件對油價的影響是暫時性的,維持原油價格年内下行的判斷。關注OPEC+5月份增産以及歐美加息後需求走弱對油價的沖擊。

而從宏觀角度看,油價上漲或将導緻2月PPI處于8.7%的高位。海外新能源分析師認為大陸天然氣對外依賴度為45%,俄烏沖突導緻油氣價格高企,相對利好低成本氣源公司,但成本上升對國内管網而言沖擊較大。

交運分析師認為短期黑海貨量減少,疊加風險偏好下降BDI回落。波羅的海和黑海占歐線貨量總計約10%,若出現禁運極端情況,主要沖突為

貨量承壓與歐線碼頭擁堵帶來的效率損失哪個因素占主導。中期而言,如果不出現極端通脹,貨流結構重構帶來的運距拉升對散貨、油輪會帶來增量需求。如果極端通脹出現,全球經濟沖擊下航運很難獨善其身。

汽車分析師提示俄烏沖突對汽車出口存在一定沖擊,2021年中國出口俄羅斯和烏克蘭出口量為13w台左右,增速較高,約為60~80%。另外,俄羅斯在燃油車的原材料出口中地位舉足輕重,如氖氣(占全球出口量的70%),钯金(40%)和鉑(10%)。

農業分析師指出大陸玉米進口1/3來自烏克蘭,烏克蘭沖突持續将帶來供給沖擊。電子分析師認為俄烏沖突對半導體影響有限,21年缺貨背景下國際大廠傾向于補庫存至6~8個月。另外,美國90%的氖氣由烏克蘭供應,南韓半導體公司如三星、LG此前俄羅斯建廠規模較大,關注美國和南韓訂單向國内轉移帶來的機會。

高股息政策:各行業高分紅版塊有哪些?高分紅行情持續性如何?

煤炭分析師認為年初以來避險屬性支撐下,煤炭股的分紅相對明确,特别是港股的股息率吸引力更高。交運分析師認為基本面堅挺是高股息政策奏效的核心,具備漲價優勢的港口以及周期屬性更強的航運高股息邏輯更加順暢,而高速運作年限下降,市場關注度相應減弱。

家電分析師同樣提示盡管家電标的具備分紅優勢,但行業成本(鋁、鋼)壓力仍然較大,疊加需求側疲軟,分紅邏輯可能無法成立。醫藥分析師認為行業高分紅政策可以關注中藥闆塊及前期經營醫療物資的公司。教育分析師提示市場對教育公司能夠兌現分紅存疑,關注4月中期業績釋出期現金分紅情況。

一季報前瞻:成長風格是否跌出成本效益?

食品飲料分析師認為疫情并未對名酒銷售産生太大負面影響,名酒一季度開門紅依然可期。繼續看好有持續增長能力,不斷推進全國化和高端化的品種,以及管理改善,加速增長的品種。大衆品Q2報表反轉已是一緻預期,目前關注旺季需求和提價效果,春節需求較平淡,對于成本已經确定下降,利潤彈性較大且估值合理的品種,建議布局;

醫藥分析師認為上遊公司一季報業績預期較好,包括原料藥、專精特新、自主可控等,特别提示CXO目前布局成本效益較高。而中遊業績展望相對中性,下遊消費醫療需求仍未回暖;

傳媒分析師對遊戲和廣告公司一季報展望較為悲觀,而網際網路公司仍需耐心等待政策拐點出現,樂觀情形下2季度初,悲觀情形下4季度末;

軍工分析師認為行業一季報業績大機率符合預期,關注主機廠和電子配套類反彈機會。

機械分析師認為1季報仍将消化21年較高的原材料成本。而随着原材料價格上行放緩,特别是國産替代的部件,利潤好轉将逐漸展現至未來的3個季度中。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