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冲突对各行业有何影响?高股息策略持续性如何?

作者:烹饪界推荐家常菜谱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3月3日的报告《俄乌冲突对各行业有何影响?高股息策略持续性如何?——申万宏源关键假设表调整与交流精粹(2022 年 3 月)》。

2022年2月28日,研究所召开了体系协同的2022年3月月度观点交流会,具体讨论了俄乌冲突升级从成本端和贸易端对各行业将带来哪些影响?另外,基建和地产投资是否已经企稳?国内宽信用何时见效,经济底何时出现?最后,成长板块一季报业绩展望如何?当前是否具备性价比?本次交流的亮点与各领域主要观点如下:

国内经济:经济究竟何时见底?基建和地产均存在宏观信贷释放和中观数据验证的分歧

首先,作为稳增长短期期待值最高的基建投资,基建分析师认为稳增长预期的确一直在加速,但微观反馈部分重大项目实施尚未实质性开工,掣肘或更多在于项目弹性有限而非成本上行压制。宏观分析师认为螺纹钢开工率较低确实反映了传统基建落实低于预期,背后是财政效率的取舍抉择。大家对于全年基建节奏前置,上半年项目建成力度大于下半年基本没有分歧,全年传统基建增速预计为3%。

不过指出金融端对基建贷款较为积极,实物工作量落实只是时间问题。另外地产开发贷仍未见起色。

宏观分析师认为春节后地产销售端数据疲弱,政策端发力的效果或需等到Q2之后,那时候销售数据才有希望逐渐好转,3、4线城市压力更大。

策略分析师认为居民储蓄率自21年Q3开始边际改善,地产购买力的实质性提升往往更加滞后,或许要到22年Q3左右。

地产分析师认为当前政策放松时点较21年年底预期更加滞后,且力度更加温和。而供给端库存较低是需求端政策大幅放松的核心掣肘,两会后供给端包括“三道红线”等融资政策密集释放值得期待。地产数据仍需进一步全面下调,重点观察拿地和开工数据何时企稳,基本面大概率于22年Q2以后见底。

建材分析师反馈水泥和玻璃实际库存和价格弱于预期,基建的开工率比地产更好。全年地产节奏判断与地产分析师一致。

机械分析师验证地产基建链条投资方面,挖掘机数据尚未看到好转迹象。

俄乌局势:冲突升级从成本端给各行业带来什么影响?输入性通胀压力大吗?

2月24日,普京授权俄军在顿巴斯区域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紧张局势升级,西方制裁加剧,全球高通胀预期升温。

宏观分析师认为乌克兰事件对油价的影响是暂时性的,维持原油价格年内下行的判断。关注OPEC+5月份增产以及欧美加息后需求走弱对油价的冲击。

而从宏观角度看,油价上涨或将导致2月PPI处于8.7%的高位。海外新能源分析师认为大陆天然气对外依赖度为45%,俄乌冲突导致油气价格高企,相对利好低成本气源公司,但成本上升对国内管网而言冲击较大。

交运分析师认为短期黑海货量减少,叠加风险偏好下降BDI回落。波罗的海和黑海占欧线货量总计约10%,若出现禁运极端情况,主要矛盾为

货量承压与欧线码头拥堵带来的效率损失哪个因素占主导。中期而言,如果不出现极端通胀,货流结构重构带来的运距拉升对散货、油轮会带来增量需求。如果极端通胀出现,全球经济冲击下航运很难独善其身。

汽车分析师提示俄乌冲突对汽车出口存在一定冲击,2021年中国出口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口量为13w台左右,增速较高,约为60~80%。另外,俄罗斯在燃油车的原材料出口中地位举足轻重,如氖气(占全球出口量的70%),钯金(40%)和铂(10%)。

农业分析师指出大陆玉米进口1/3来自乌克兰,乌克兰冲突持续将带来供给冲击。电子分析师认为俄乌冲突对半导体影响有限,21年缺货背景下国际大厂倾向于补库存至6~8个月。另外,美国90%的氖气由乌克兰供应,韩国半导体公司如三星、LG此前俄罗斯建厂规模较大,关注美国和韩国订单向国内转移带来的机会。

高股息策略:各行业高分红版块有哪些?高分红行情持续性如何?

煤炭分析师认为年初以来避险属性支撑下,煤炭股的分红相对明确,特别是港股的股息率吸引力更高。交运分析师认为基本面坚挺是高股息策略奏效的核心,具备涨价优势的港口以及周期属性更强的航运高股息逻辑更加顺畅,而高速运行年限下降,市场关注度相应减弱。

家电分析师同样提示尽管家电标的具备分红优势,但行业成本(铝、钢)压力仍然较大,叠加需求侧疲软,分红逻辑可能无法成立。医药分析师认为行业高分红策略可以关注中药板块及前期经营医疗物资的公司。教育分析师提示市场对教育公司能够兑现分红存疑,关注4月中期业绩发布期现金分红情况。

一季报前瞻:成长风格是否跌出性价比?

食品饮料分析师认为疫情并未对名酒销售产生太大负面影响,名酒一季度开门红依然可期。继续看好有持续增长能力,不断推进全国化和高端化的品种,以及管理改善,加速增长的品种。大众品Q2报表反转已是一致预期,当前关注旺季需求和提价效果,春节需求较平淡,对于成本已经确定下降,利润弹性较大且估值合理的品种,建议布局;

医药分析师认为上游公司一季报业绩预期较好,包括原料药、专精特新、自主可控等,特别提示CXO当前布局性价比较高。而中游业绩展望相对中性,下游消费医疗需求仍未回暖;

传媒分析师对游戏和广告公司一季报展望较为悲观,而互联网公司仍需耐心等待政策拐点出现,乐观情形下2季度初,悲观情形下4季度末;

军工分析师认为行业一季报业绩大概率符合预期,关注主机厂和电子配套类反弹机会。

机械分析师认为1季报仍将消化21年较高的原材料成本。而随着原材料价格上行放缓,特别是国产替代的部件,利润好转将逐步体现至未来的3个季度中。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