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古老的先民創造了無數燦爛的文化,為我們留下了諸多輝煌的遺産。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這些文明遺産随着時間的流逝、時代的發展,它們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有的在地下、有的在沙漠、有的在森林,有的在湖底、有的在高山、有的在平原……也有的被聚集在一個叫博物館的地方。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江漢平原,荊楚大地,燦爛的楚文化在荊州博物館令人大開眼界。其中,有這麼一件古老的文物十分神秘,而且獨特:戰國玉覆面,這是一塊整玉制成的喪葬面具,1997年出土于荊州區馬山鎮秦家山二号楚墓中。

“玉覆面”是古代貴族喪葬時常用的随葬之物,西周稱之“冥目”,漢時稱“覆面”,實際上它就是一種面罩或面具。其材質有漆器、琥珀、木質、陶質、絲質、玉質,其中當屬玉質最佳。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這件彌足珍貴的玉覆面,出土時,它正覆寫在墓主人的臉上,正面朝上。古人認為以玉斂葬,既可以保護屍體,防止腐朽,也象征了墓主人的高貴地位。

玉覆面為橢圓形,長20厘米,寬13.9厘米,厚0.23厘米,與普通人面部大小一緻,是目前考古發掘中出土的唯一一件由整塊玉雕成的玉覆面,堪稱是國寶中的一件孤品。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該玉覆面的制作工藝十分複雜,對工匠的手藝有着超高的要求。首先,要将一塊玉石切割成薄片,精心打磨後做成人面的輪廓。然後再進行鑽孔,将眼睛、鼻孔、嘴巴以镂空呈現。接着是雕刻,通過陰刻的技法雕刻出頭發、眉毛、胡須等部位。

被塵封了兩千多年的它,至今儲存完好,栩栩如生,面部輪廓為上寬下窄的瓜子臉,可以清晰地看到頭發和胡須都是中分式,一開始我以為墓主人是一位男性。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這是荊州博物館《荊州楚墓暨熊家冢出土玉器展》中,最是醒目的一件玉器之一,它的造型和特殊用途令我無法快速移開目光。我站在它的面前,與它對視,恍如隔世。

1997年8月的一個深夜,荊州濠林村有幾個盜墓賊對秦家山二号楚墓進行定點爆破,準備偷盜。

被發現後,考古專家對古墓展開搶救性發掘,但發現這座墓葬早在古代就被盜過,墓室被洗劫無剩。但在清理棺室時,墓主人的面部引起衆人注意,其面部上居然覆寫着一塊人面形狀的玉質面具。

荊州尋寶:一件神秘面具堪稱國寶中的孤品,獨一無二的玉覆面

這是一種喪葬用具,最早起源于西周時期。據《儀禮·士喪禮》記載,周代關中及中原一帶流行以絲質的冥目(也稱為“覆面”)覆寫死者面部的風俗。但如此風俗在楚文化裡面,從來沒有發現過。那麼這件玉覆面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玉覆面的主人又是誰?

據專家考證,秦家山二号楚墓中發現的這一棺室的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去世時僅30歲,很有可能是從陝西或者中原嫁過來的楚國媳婦,且身份尊貴。玉覆面出土時,在其主人腦袋兩旁還随葬了兩件玉璜、兩件玉佩和一件玉笄,與玉覆面形成一套完整的組合。

看着它,腦海裡突然閃爍出今人所發明的各種面膜,古人認為以玉覆面可以防腐,今人深信面膜可保年輕,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