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率全國之先!上海三年推出演藝新空間100家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率全國之先!上海三年推出演藝新空間100家

圖說:上生·新所已獲得演藝新空間授牌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亞洲大廈裡各類沉浸式小型音樂劇和脫口秀的演出場地已經開張到第22家。據悉,僅這幢辦公樓裡,同類型的小型演出空間到年底有望開至40家,其中整體水準較高的空間,已經納入市文旅局授牌的“演藝新空間”——面積不小于200平方米或觀衆席不少于100座,年演出場次不低于50場。迄今為止,上海已經在全國率先達成100家演藝新空間,并且由此催生出新樣式、新業态、新消費。

演藝新空間,不是以往宏大、規整,令人仰視的文化地标式的劇院、音樂廳等,而是融入商業綜合體、辦公樓、酒店、實體書店乃至标準劇場一隅的演出表演場地。最新一批獲得授牌的演藝新空間包括亞洲大廈星空間、《瘋狂理發店》咖啡館、新天地廣場演藝新空間、相爺府茶樓、文化廣場戶外舞台、上生·新所等。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率全國之先!上海三年推出演藝新空間100家

圖說:網紅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在亞洲大廈上演 主辦方供圖 (下同)

文化點亮零散空間

演藝新空間是演藝市場的新業态,以文化賦能的方式點亮城市更新過程中的零散空間,沉浸式體驗、場景式消費是其主要特征。盡管要求每個得到授牌的演藝新空間每年的演出量必須不低于50場,但是事實上有相當多空間的演出已經超越200場,成為“上海文創50條”明确每年演出場次4萬場的重要生力軍。

其中,亞洲大廈本是一幢寫字樓,《瘋狂理發店》咖啡館則位于瑞虹天地太陽宮的商場内,相爺府茶樓位于城隍廟,本身具有餐飲功能,上生·新所更是網紅打卡地……商業閑置空間、餐飲酒店局部、戶外草坪廣場等,加上城市更新過程中冒出來的零散空間,讓被疫情抑制的對文藝生活的向往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下釋放。文化賦能零散空間,100家有質有量的演藝新空間,造就了上海演藝市場的新業态。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率全國之先!上海三年推出演藝新空間100家

圖說:《瘋狂理發店》咖啡館則位于瑞虹天地太陽宮的商場内

演藝形成全新業态

由開心麻花開發的《瘋狂理發店》這一演出,既像是一台沉浸式戲劇又像是一個大型劇本殺——在理發店裡發生的懸疑案件,需要演員和觀衆在互動中一起“破案”。甚而,觀衆的邏輯推斷,決定了演員把劇情往什麼方向“拗”。是以,它不科學,因而被冠以“瘋狂”的字首;但它很歡樂——沒有舞台,觀演雙方在一個平面上,共同猜測兇手是誰。

身處海派文化發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虹口區,位于四川北路武進路路口的今潮8弄,完整保留修繕了分布在8條裡弄内的66幢老建築。如今,這裡也成為藝術展覽、文創銷售、劇場演出的聚合地。一度在新天地十分火爆的ARK,是中國第一家現場音樂吧,也搬遷至此,這裡成為上海流行樂人才的彙聚地。繁榮的演藝新空間,也給予了音樂劇演員——這支沒有專業院團的隊伍,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亞洲大廈星空間的負責人阮豪透露:“我做劇場做了十幾年,極其難得碰到現在這麼好的機會。這個機會是什麼?是讓所有的演員主創都能有穩定的收入。”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率全國之先!上海三年推出演藝新空間100家

圖說:今潮8弄成為新的打卡熱點

新業态帶來新消費

疫情起伏,讓大家對文化消費的熱情也起起伏伏。一方面,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需要文化消費來緩和;另一方面,這個緩和的方式和過程又要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時升時降的影劇院上座率,也讓文藝工作和觀衆的心率時升時降。

因而,如何創造新業态進而帶來新消費,是文化産業近幾年來的新課題。上海演藝行業在實踐中作出了表率。相對沒有固定座位,融于商場、辦公樓、遊船、廣場乃至戶外空間的演藝新空間,完全符合防疫對于空間的要求。而同時,又為期待演藝的觀衆帶來沉浸式的全新體驗;也讓期待能服務觀衆的文藝工作者的繼續抒懷。演藝新空間從最初的首批10家,到第二次授牌的60家,隻用了一年時間。三年内,上海率先全國冒出來的演藝新空間,已經達到100家!這背後也有産業推動和消費支援。

由演藝新空間帶來的新消費,也成為城市各個角落裡的生活常态。如今,走進上生·新所的咖啡館可以聽到音樂;走進開心麻花打造的《瘋狂理發店》,還能喝咖啡、洗頭發、抓兇手……演藝新空間,正以各種破圈的方式,融入魔都新生活。(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