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底撈“珍”!“長江口二号”,啟動打撈

3月2日,大陸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儲存最為完整、預計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古代木質沉船——“長江口二号”古船,在上海正式開始打撈。同時,“長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正式啟動。據悉,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已正式決定選址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充分利用兩個老船塢和保留的曆史建築來籌建“長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館。

海底撈“珍”!“長江口二号”,啟動打撈

這是2021年“長江口二号”古船多波束聲呐掃測合成圖。上海市文物局供圖

“長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間的貿易商船,是繼35年前發現的廣東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之後,中國水下考古又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發現。其遺址位于上海市崇明區橫沙島東北部橫沙淺灘水下,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體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古船殘長約38.5米、殘寬約7.8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其中載有景德鎮窯瓷器等精美文物。船體及周圍還出土了紫砂器、越南産水煙罐、木質水桶殘件、桅杆、鐵錨、棕纜繩、滑輪等大量文物。

海底撈“珍”!“長江口二号”,啟動打撈

“長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資料照片)。上海市文物局供圖

海底撈“珍”!“長江口二号”,啟動打撈

“長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資料照片)。上海市文物局供圖

由于長江口泥沙含量高且水流速度快,此次水下沉船打撈無法使用“南海一号”的整體打撈方法。據悉,上海将采用前所未有的創新方案——“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打撈技術”來打撈這艘古代沉船。該技術特别結合了核電弧形梁加工工藝、隧道盾構掘進工藝、沉管隧道對接工藝,并運用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綜合監控系統等目前全球最為先進的高新技術。同時,這些技術也是首次應用于文物保護和考古領域。

海底撈“珍”!“長江口二号”,啟動打撈

1月26日拍攝的“長江口二号”古船整體遷移項目等比例試驗現場。上海市文物局供圖

來源:人民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