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紮芯” 國産半導體企業機會來了?

俄烏沖突“紮芯” 國産半導體企業機會來了?

俄烏戰争的爆發,在造成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之外,對全球晶片産業的安全生産與穩定供給,正在造成新的沖擊與影響。

在晶片原材料領域,烏克蘭向全球提供了超過70%的氚氣、氖氣等半導體生産所需特種氣體。此外,作為全球最大的钯生産國,俄羅斯也掌控了約占全球産量40%的钯材料生産,而這些恰恰是生産晶片的關鍵原材料。

随着俄烏戰争的正式爆發,全球晶片上遊原材料供給再度面臨着新的風險與不确定性。對于國内晶片行業而言,這是危險還是機遇?

“電子特氣”價格漲近4倍

在晶圓制造材料的占比中,以氖氣、氚氣等為代表的“電子特氣”,是僅次于矽片的第二耗材。以氖氣在光刻機中的應用為例,在電離時,含氖的稀有混合氣體會發出一種特定波長和能量的雷射,而這些雷射,正是讓光刻機去除晶片表面光刻膠塗層,進而在矽片表面繪制出特定電路圖的主要光束。

據介紹,在目前DUV光刻機主要采用的ArF雷射器中,氖氣就占到了氣體混合物的96%以上。可以說,如果沒有這種“電子特氣”,目前令整個半導體制造行業有價無市的光刻機,也将失去其獨特的魅力。而且,這還僅僅隻是“電子特氣”的應用之一,在涉及矽片制造、氧化、光刻、蝕刻等諸多環節,都有着不同的“電子特氣”身影。

俄烏沖突“紮芯” 國産半導體企業機會來了?

同樣,在晶片制造行業,電子特氣的不可或缺性,往往讓業内人士将氖氣等材料,比作半導體材料的“糧食”。而在稀有氣體供應鍊上,俄羅斯與烏克蘭,都占據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俄羅斯以稀有氣體資源儲量豐富著稱,而烏克蘭則繼承了前蘇聯的鋼鐵冶金及空氣分離等工業技術,有着紮實的氣體精制裝備基礎,氣體精制水準位居世界前列。

據此前萬聯證券研報顯示,烏克蘭供應的氖氣約占全球70%,并且供應全球約40%氪氣,以及30%的氙氣。此外,俄羅斯也掌控了全球産量近40%的钯材料供給。

俄烏戰争爆發之後,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俄烏沖突更新,晶片生産所需的氖氣以及關鍵原材料钯等國際供應,可能被擾亂,甚至于導緻全球晶片短缺狀況進一步加劇。另有市場調研公司集邦咨詢指出,俄烏沖突可能擾亂氖氣供應,推動晶片原材料價格上漲,進而導緻晶片制造成本增加。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受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雙邊摩擦局勢的不斷升溫,全球稀有氣體的價格便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上漲。其中,氖氣從每立方米400元左右,上漲到了目前1650元左右。而氪氣更是從原來市場均價1萬元左右,上漲到了3萬元左右。

早在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期間,便曾因為俄烏關系緊張,氖氣價格一度翻了近10倍。有業内人士對新浪科技分析稱,“如今俄烏之間再次沖突,雖然雙方不會是以切斷供應,但氣體供應受影響導緻産量減少,勢必也會造成價格上漲,最終直接導緻晶片生産成本上漲。”

漲價傳到消費端尚需時間

俄烏戰争爆發之後,據國際半導體裝置與材料協會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Joe Pasetti評估關鍵晶片制造供應敞口指出,受戰争影響,未來钯、氦、氖和钪等原材料存在潛在的供應中斷問題。

此外,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最近幾天也開始在與晶片行業人士接觸,了解俄羅斯和烏克蘭晶片制造材料的供應情況,并敦促他們尋找其他來源以確定供應鍊多元化,以防止俄羅斯對美國出口限制的威脅進行報複,阻止關鍵原材料的擷取。

随着争端的再度升溫,全球晶片行業原材料漲價的趨勢已然肉眼可見。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從特種氣體這一原材料的漲價,到推動整個晶片行業的整體漲價,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發酵。

近日,三星、英特爾、格芯、聯電、鎂光以及SK海力士等晶片企業,在回應俄烏之争導緻的影響時,便曾公開表示,“俄烏局勢對公司沒有直接影響,公司可在俄烏以外地區尋找貨源,現階段材料供應依舊穩定。”

在這一份自信的背後,其實主要源自導體行業企業在俄烏戰争爆發之前,便已經提前捕捉到局勢變化,主動儲備了大量的特種氣體原材料。

據SK海力士與鎂光等企業在俄烏戰争前釋出公告稱,公司已經儲備了充足的晶片原材料并做好了多元化供應鍊準備,對供應抱有信心。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資深分析師任路近日也曾指出:“目前,全球半導體公司稀有氣體庫存正常使用6個月完全沒有問題。”

“俄烏戰争的爆發引起了人們對于晶片原材料的擔憂,但是目前我們并沒有感受到相關的壓力”,地平線科技等多家晶片設計企業内部人士對新浪科技說道。在他們看來,雖然氖、氪、氙為半導體行業生産所必需,但是其絕對使用量并不高,在儲備量充足的情況下,晶片特種氣體原材料漲價導緻的影響,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傳導及産業鍊集體響應,才能真正地被外界感受到。

中國企業機會來了?

在俄烏争端導緻全球氖氣、氚氣等稀有氣體供給受到影響的同時,國内半導體行業是否也将受到影響?類似的問題也随之浮上水面。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機率并不高。

事實上,在技術實作層面,氖氣、氙氣等氣體其實是鋼鐵産業的副産品,由空氣分離裝置分離生産。在目前中國鋼鐵産量已經達到全球56%的情況下,國内對于這些稀有氣體的純化技術已經實作了突破,生産工藝也比較成熟,不再是能夠“卡中國脖子”的技術了。

“對于國内從事特種氣體生産及提供的企業而言,或許這是一個可以抓住的機會。”有業内人士對新浪科技分析稱,目前全球晶片制造光刻裝置提供商ASML已在考慮尋求多樣化的特種氣體供應商。此前,華特氣體已拿到ASML的特種氣體認證,凱美特氣等公司都在ASML的認證中。未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特種氣體企業,也将成為全球晶片制造企業多樣化供應鍊的重要備選。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周文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