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國遠智行、乾梁彙、寰球汽車集團主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行業協會指導,主題為“聚力新場景體驗唯使用者”的“萬裡寰行”新汽車交流會在濟南極狐汽車中心舉辦。
自2月19日“萬裡寰行”新汽車長測活動發車以來,首批車隊從北京出發,經德州、濱州、東營、濰坊、淄博、臨沂等地,于2月25日抵達濟南。“萬裡寰行”的核心目的是考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以及出行路途中包括高速公路服務區在内的基礎設施,發現新的使用者場景,進而引導、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為中國汽車面向智能化、雙碳戰略的轉型提供詳實樣本。同時,也對市場熱點車型進行測試,體驗車輛性能和周邊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指導。
交流會上,主辦方邀請了車企代表、行業協會上司、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專家、高速路網服務區上司、資深媒體等,共同暢談“萬裡寰行”首站考察結果,并深度結合使用者用車場景,挖掘新零售發展的新元素,進而實作營銷、服務等方面的創新。

在活動現場,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董嶽簡要介紹了山東省汽車流通情況。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随着各項基礎設施和服務的逐漸完善,室内充電和高速充電将有望成為推動行業向前發展最重要的一環,制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痛點也正在緩解。未來,高速服務區有望反推市場銷量呈指數增長。
以下是汽車行業資深專家 董嶽發言實錄:
山東可以說是一個汽車銷售大省,山東累計的銷量是要超過廣東的,雖然我們的經濟不是第一,但是我們的銷量确實是第一。而且每年山東的整體乘用車銷量大概都能在全國占比到6%左右,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是以說得山東者真是得天下,有些品牌銷量10%是在山東這個區域市場當中去展現出來的。而且山東有一個汽車消費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它不偏科。南方的省份對日系品牌相對來說就更有傾向性,但山東不。山東是所有的品牌在這都能生存的很好,而且很多品牌起家的時候,包括起步上量的時候都是以山東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山東的老百姓對于消費,尤其是汽車消費的包容性非常的強,這是一個業界公認的特點。這兩年咱們新能源的汽車市場有一個很快的上升趨勢,從我去年開始研究或者說是接觸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的銷量占比是5%,但到了今年已經超過15%,今年年底的時候很有可能超過20%,這個增長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包括我自己,為了徹底的去研究新能源的市場,我自己買了一輛電動汽車,感官還是非常好的,感受也非常好。
但是因為我做汽車流通研究工作,做了研究之後我發現一個問題,新能源汽車在山東這個區域,我個人認為,它還能繼續增長,那麼再繼續往上爆發式增長的點在哪呢?不在于主機廠,也不在于經銷商,就在于孫董事長。從去年之前,我們買一輛電動汽車,你想充電的話,有可能你需要去十公裡以外的公共充電樁。但是到去年年底我自己買一輛車的時候我就發現,包括濟南市範圍之内,包括我的老家濱州,半徑五公裡之内一定可以找到快充樁,都說解決充電問題很難,真的那麼難嗎?其實社會資本也好,包括各個廠家也好,甚至各個4S店,包括國電,包括中電,布局室内充電樁的速度遠遠比我們所謂的專家都要快,不敢想,太快了,非常非常快。制約老百姓消費新能源的最大的痛點,也就是說在市區裡面充電這個事其實已經快解決了,或者說已經很向好了,但更大的問題在哪呢?就是在于高速。高速不是我們沒有建好,而是體驗包括高速現在的信心,給咱們老百姓用車的信心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包括高速的宣傳,包括硬體設施是不是還能再擴大一點,剛才孫磊董事長也說了,咱們有144對服務區,有700多個樁,我相信也都是快充樁,但如果我們再擴大兩倍、三倍、四倍、五倍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我有一組資料,咱們銷量的占比,油車和電動車今年有可能是8:2。但是真正的在門口,我剛來的時候聽見孫董事長說了,兩億人次到服務區,但兩億人次能到20%是新能源車嗎?到不了。0.2%也到不了,可能千分之0.2,就是因為他們的信心還沒充滿。如果說市區内的室内充電和高速充電的信心能夠建立起來,那絕對是推動整個行業往前發展最重要的一環,這個不是哪個廠家能解決的,也不是哪個經銷商能解決的,一定是基礎設施的上司者去推動和解決的事。到時候可能由于高速充電便利性以及高速行駛信心的提升,造成反推過來的市場銷量有可能是成倍兩倍甚至五倍的增長,有可能那是孫董事長去做出的貢獻。有的時候不是我們行内人,有可能是咱們基礎服務機關,包括基礎服務的上司它的決策和它的方向來決定另外一個産業的爆發和提升。
另外,沈總昨天我們也聊過在服務區當中車的銷售問題。汽車的銷售我也比較了解,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包括金融的服務,包括你上牌的服務,保險的服務,各種的服務,這個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從高速上做汽車,尤其是新能源車的展示,而且是一種綜合性的賣場的展示,其實真的是可以去研究或者真的是可以去嘗試的。為什麼?是因為車的銷售也好,包括展示也好,是一種汽車行業的服務行為,這種服務行為最大的制約就是在于成本,我相信做4S店的都明白,有兩大成本,一個是房子成本,這個店我猜一個月也得有七八十萬以上的費用。最大的成本還不是房子,不是廠地,是人的成本太高了。第三個成本是擷取客源的成本,我們每一家4S店,每年要花在網絡上的錢50萬打底,再往上做做小活動一百萬肯定是要有的。但如果是一個集約化的,再有兩億流量可以做支撐的平台上,你超過任何一個網紅,超過任何一個媒體帶來的流量,這個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你又是集約化的所有的品牌集中在一起的時候,你使用的土地和場地的面積将會效率提高50%甚至更高,更要命的是這些産品如果集中在一起的情況下,用的人是遠遠要低于單個4S店所用工的數量,是以說它從營銷的成本來講确實比現在,比單一4S店作為銷售模式的情況要好很多。
總結兩點,第一,高速服務區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最核心的節點。另外,我昨天也說過一個方向,車立方的一個項目,我覺得真的是可以嘗試或者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