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内燃機永不為奴,哪怕V8裡燒氫氣

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内燃機永不為奴,哪怕V8裡燒氫氣

千百年來人類科技樹圍繞的核心似乎就是“燒點什麼”。自從普羅米修斯帶來了火種,燒柴、燒煤、燒炭、燒油,“玩火”就成了藍色星球上最燦爛的科技文明,汽車内燃機更是這棵科技樹上的甜美果實。可是不對呀,現在不是在推廣電氣化嗎?就算汽車内燃機界的偏執狂魔馬自達與斯巴魯,似乎也不能免俗。不過就像手機圈LCD永不為奴,在豐田系汽車制造商的牽頭下,引入了雅馬哈以及川崎重工兩位外援。再該合作項目背景下,一台以氫氣為燃料的V8内燃機已經呼之欲出。

氫燃料平替汽油?

沿用内燃機結構最表面的優勢,就是能夠繼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像這台目前披露的氫燃料V8發動機,就是在雷克薩斯RC F那台2UR-GSE 5.0L V8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在汽油機情況下,雷克薩斯這台發動機最大馬力為477匹,最大扭矩530N·m。改造為氫燃料之後,最大馬力為455匹,最大扭矩540N·m(資料細節不明确)。雖然馬力相對小了一點,但扭矩則是相應增強,并且最大扭矩在3600rpm就能到來,汽油版本最大扭矩則需要等到4800rpm。不過資料和前景雖然很美好,但直接“燒氫氣”真就那麼簡單嗎?

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内燃機永不為奴,哪怕V8裡燒氫氣

作為元素周期表上排行第一的元素,氫本身就是極為活躍的存在。無論是對金屬的滲透能力,還是極易燃燒的特質,對于機械性點滿的内燃機來說,用氫作為燃料,無疑是需要全方位的強化。比如雅馬哈對于這台氫燃料發動機,就表示在噴油器、缸蓋、進/排氣等部件進行了改造。至于那無比醒目和誇張的8-1排氣管,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接下來就挨個兒進行“推測”。

擺在台面上的高熱值和高缺陷

氫作為燃料可以看做是天然的超高辛烷值汽油,加上氫與氧混合氣體燃料速度較快,是以作為内燃機的燃料,氫擁有很好的抗爆性。而且在目前的所運用的燃料之中,氫擁有幾乎最高的發熱值(核燃料除外)。如果與汽油相比,氫燃燒的發熱值幾乎是它的三倍。總結就是,氫燃料燃燒速度快,火焰傳播速度快,點火能量低等特點。如果套用汽油機的結構,最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早燃、回火甚至爆燃等。

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内燃機永不為奴,哪怕V8裡燒氫氣

是以,這款改造後的氫燃料發動機,将進、排氣的位置直接調換,排氣內建在V型發動機内側,而進氣結構則放在外側。這樣一來可以減少進氣道的長度,并且減少内燃機運轉時的散熱對進氣管道的影響,造成混合氣體溫度過高導緻的早燃問題。同時還有利于均衡的增加兩側氣缸的進氣量,畢竟發熱值增加後,所需要的進氣量也是對應增多。

改用氫燃料之後,高壓縮比也是抑制早燃、回火等異常燃燒現象的成熟辦法。是以很多其它品牌的氫燃料内燃機采用渦輪增壓形式。但是渦輪增壓會額外帶來散熱的壓力,溫度對于敏感的氫氣無疑是“大敵”。而豐田與雅馬哈選中的這台雷克薩斯V8發動機本身就是自然吸氣結構,但它原始的壓縮比底子就能達到12.3。是以選它來改裝肯定不是心血來潮。至于高壓直噴也是必須的,氫燃料的噴射,隻會比燃油時代要求更高、更精确。而在點火方面,預計會使用點火面積更小、散熱更好的火花塞。

腦通大開的猜測,等雅馬哈打臉?

為了克服氫燃料的活躍特性,除了以上内燃機中已經比較成熟的技術運用,也還有一些劍走偏鋒的可能。比如說,較為直接的辦法,還可以向氣缸内噴射冷空氣,甚至是水,來起到降低燃燒溫度,穩定發動機功率以及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效果(氫燃燒會産生氮氧化物,并非完全意義的“零排放”)。對于燃燒氫氣而言,水在循環中本身就是可再生的。但對于水的噴射精度或許會比燃料更苛刻。因為直接向缸内噴水,有可能會讓機油喪失潤滑效果,嚴重的還會腐蝕氣缸壁。

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内燃機永不為奴,哪怕V8裡燒氫氣

既然前面說到,氫燃燒還會産生氮氧化物,那麼靈活運用這種“尾氣”,也可能是氫燃料内燃機的新課題。畢竟氮氣是出了名的惰性氣體,将燃燒後産生的氮氣回流到進氣環節中,可以有效降低混合燃燒氣體中的氧含量,達到克服早燃和回火的目的。隻不過這種結構需要更為精密的計算,以及更複雜的導流結構。也容易出現降低功率,甚至燃燒不完全的副作用。

買車送雅馬哈調音?材料學壓力山大

猜測完了,我們再回到目前可見的結構上。當進氣占據了V8發動機的外側,排氣結構自熱被擠到了内側。8個氣缸的排氣直接被集合到一個排氣管上,如此誇張的排氣結構,似乎在宣誓氫燃料燃燒過程中對于排放的友好程度。而根據雅馬哈的表述,該設計下的排氣結構,能夠産生很獨特的高頻聲音。看來造樂器起家的雅馬哈,在改造發動機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對于天然聲浪的追求,本身也是大家對内燃機戀戀不忘的重要原因之一。

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内燃機永不為奴,哪怕V8裡燒氫氣

至于說缸蓋等部分的改造,我猜測更多的還是在材料方面。缸蓋作為發動機中加工精度和複雜度都出類拔萃的部分,除了面對傳統燃油内燃機時代的高溫沖蝕和摩擦,在氫燃料的背景下,還要面對“氫脆”的挑戰。即最開始提到的,氫對于金屬的“腐蝕”。作為車規級别的核心部件,當氫的“腐蝕”超過鋼材等傳統内燃機制造金屬極限後,就會出現裂紋,最終導緻發動機失效。正常辦法主要是采用鍍上一層銅、钼、銀等金屬,以及其它特殊處理,降低氫的“腐蝕”。這種處理同樣适用于包括其它“噴氫嘴”、“氫燃料軌道”等部分。

寫在最後:

氫燃料能夠讓百年内燃機技術能夠續命,能解決能源持續問題,能保障排放标準,也能夠照顧到消費者的習慣與傳統喜好,甚至還可以獲得比氫燃料電池等路徑更低的成本。而它的問題也顯而易見,就是如何克服這一超級“活潑”能源的個性問題。當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等技術大佬的名字彙聚到一起的時候。我們似乎還是有理由在這個電氣化的時代,等待它們的好消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