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種言行:有害兒童心理健康和性格,應警惕

√優秀的育兒陪伴——常相似,

比如:了解和支援、溝通與關愛、秩序感與容錯并舉、家長成員情緒穩定;

X有毒的育兒方式——常隐藏在我們的思維慣性裡,家長應該警惕。

今天聊聊6種有害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長的言行。

6種言行:有害兒童心理健康和性格,應警惕

第一種:

過度保護,或忽視冷漠

1.1 擔心孩子小,會受挫、受傷害,不讓孩子經曆任何失敗,

家長表現為一個直升機父母,事無巨細地替孩子把關或代勞;

看似保護了孩子,但卻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煉機會,

比如分擔家務、與人相處、處理沖突、面對失敗等;

而這些生活生存技能對未來适應社會生存卻十分重要。

另外,過度的保護也可能給孩子帶來焦慮或獨立能力丢失,

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

1.2 與控制欲強、沒有邊界感的父母不同,忽略型的父母則是眼裡看不到孩子,對孩子的生理、學習探索、心理安全感的需求,全然不顧;

家長經常自顧自己刷劇、刷手機、網遊等,還嫌小孩吵鬧,孩子的成長需求得不到滿足;

因長期的忽略,導緻孩子出現心理、情感、社交需求被忽視。

孩子也往往沒有安全感,他們感覺與父母的距離非常的遙遠。

是以,即使工作忙碌的家長,每天能抽出0.5~1小時的高品質陪伴也是足夠的,陪伴時,能做到專注與孩子互動。

第二種:

強烈控制欲,不合理預期與過度苛責

2.1想要控制孩子,為孩子做一切決定,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或想法。

比如,從小就替孩子做決定,沒考慮孩子的特質、愛好、能力。

非要讓孩子成為尖子生、或從事家長認為有前途的職業。

這類家長會強迫孩子去“拼搏“,美其名曰“為了你好”;

而且也會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犧牲了很多。

孩子被父母逼着“拼搏”,學習成績可能确實會好一些;

但是,被強迫、被控制的過程,對孩子來講可能充滿焦慮和壓抑,甚至有窒息的感覺。

萬一繃斷,就可能是一場悲劇。

家長以身作則,平常積極向上、努力工作,優勢更能影響孩子去積極探索、自主學習。

2.2好的教育是能啟發激發孩子自動自發、自主學習。

作為父母,當我們覺得是為孩子好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反問自己:

——要是我是孩子,被這樣要求,我會覺得舒适嗎?

要是我們自己覺得不舒适的,那就最好别強迫孩子去做。

2.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人之常情。

但是,再美好的願望,也要結合實際。

給孩子提出不符合實際的期許,就算孩子再努力也不可能達到。

過度的期許,長期可能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造成孩子挫敗和自卑。

第三種:

分不清在指導批評,還是在語言暴力?

有的父母,雖然表面上看着很愛孩子,但經常卻語出傷人,

語言上攻擊、傷害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則網友分享:

@A網友:經曆過最崩潰的是我媽老是打壓我的身材,我胖一點點就說你真的好肥,沒人要,太醜了别吃了,之類的。

其實,這就是一個語言暴力的例子,而這位母親把這些語言暴力美其名曰“鍛煉你的抗壓能力”。

語言暴力,本質上可能是另一種虐童。

言語對孩子的潛意識和未來的性格,具有極大的塑造作用。

我們在說教之前,反思一下“别人這樣對我說,我會有怎樣的感受?”

第四種:

沒有邊界感,經常抱怨和唠叨

哪怕孩子已經不小了,仍覺得孩子一言一行需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人物品,沒有邊界,不尊重隐私。

長此以往,隻會逼得孩子遠離、撒謊、躲藏。

養孩子确實很不容易、很辛苦;

切記别在孩子面前反複、重複抱怨和唠叨、叙說辛苦,

通過恰當時機和場合讓孩子感覺到即可。

過度宣講,反而可能讓孩子感到煩躁和焦慮,

覺得是自己做錯了或因為自己的存在,才導緻父母那麼累,造成孩子心理壓力較大。

第五種:

攀比和比較

總把自己的孩子與别家孩子比,或在兄弟姐妹之間做比較。

無謂的比較,隻會帶來焦慮和壓力,還可能導緻孩子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是内心充滿憤慨。

每個孩子都有他/她的獨特優秀的一面,家長要善于欣賞和發掘。

第六種:

言而無信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信任很重要,是親子教育的核心。

哪怕是小孩子,我們也要誠信守約,

比如:答應了孩子去遊樂園或動物園,那就要兌現約定。

不要随便地跟孩子約定,然後又不去做,

久而久之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上面這些都是大孩子才用得上,

現在孩子還小,等以後孩子大了再慢慢學習。

其實不然;育兒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

有些不好的育兒方式,在各個年齡段都會出現,隻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做大餐美食,有的家長會費盡心思,自己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

做完了,滿心期待孩子一掃而光;

結果,孩子并“不領情”,于是感覺生氣、憤慨,弄得全家都不開心。

其實,你忘記了自己的核心問題是讓孩子快樂和吃上營養健康的食物,并不僅是為自己曬愛心。

喜歡的,可關注、點贊、收藏、轉發。

6種言行:有害兒童心理健康和性格,應警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