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殷進啟:二月二 龍擡頭

青未了|殷進啟:二月二 龍擡頭

文/殷進啟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大陸勞動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對龍有着神奇的崇拜之情。認為龍能行雲播雨,消災降福,能力非凡,是以龍就是人們心中的吉祥物,就連封建帝王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以緻于龍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

進入農曆二月,正是“雨水”“驚蟄”節氣,草木萌發,萬物複蘇,各種農事活動由此開始,植物的生長需要雨水的滋潤,人們期盼貴如油的春雨,祈禱龍能降雨賜福。在二月二這天,家中有石磨的人家,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來,在兩扇之間嵌上用紅布包裹的木塊,因為每扇石磨都鑿刻有一條盤繞的青龍,隻有把上扇的石磨支起來才能讓龍擡起頭來,也就是“二月二,龍擡頭”。

在魯西南一帶,二月二圍倉已成為一種民俗,很多人家都會在院子裡用竈灰圍出“糧倉”。二月二這天,人們往往很早就起床,從竈堂裡掏出新鮮的竈灰盛在簸箕裡,然後在院子裡順序撒出兩三個圓形大小不等的“糧倉”,每個“糧倉”當中放上一把糧食,“糧倉”的外面再用竈灰撒出一個“梯子”,以此意指“糧倉”的高大。圍倉的人還念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吃喝花錢不用愁”的歌謠。如果天氣晴朗,微風和煦,竈灰圍成的糧倉整個上午都沒被風吹散,就叫收倉,預示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天早晨,一些家庭婦女還用木棍敲擊門枕,敲瓢杈并叨念着“二月二,敲門枕,金子銀子往家滾”,“二月二,敲瓢杈,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沒瞎哩,領路哩,一領領到貓肚裡”。

二月二還有炒料豆的習俗,把黃豆放入鹽水裡浸泡半天,撈出晾幹後爆炒,炒豆時噼啪作響的炸豆聲,據說能驚動玉龍,玉龍翻身就會撥雲帶雨,潤澤萬物。二月二吃水餃,吃面條,煎年糕。分别代表吃龍耳,龍須和龍餅的意思。在二月二這天,家庭婦女禁忌做針線活,還要把做針線活用的剪子、針用紅布包好放起來,以防做針線活刺傷龍的眼睛。新娶的媳婦在二月二這天,不能在娘家和婆家過,隻能去自己的姑、姨或姐妹家住一天,據說是龍擡頭的日子新媳婦得為娘家人婆家的躲福。

二月二這天的各種民俗活動,都和龍有關,表達了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青未了|殷進啟:二月二 龍擡頭

作者 殷進啟 郓城縣國小教師,文學愛好者。

壹點号心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