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美國是戰略級赢家,俄羅斯戰術級小勝,烏克蘭是全輸

作者:那些年看過的那些項目

俄烏軍事沖突,到現在國内的網際網路輿論都認為,俄羅斯是要輕松赢了烏克蘭,美國的陰謀受到重大挫敗。那麼,綜合來評判,俄羅斯是真的赢了嗎?

我認為,從大戰略的層面來看,不是的,俄羅斯隻是在戰術上局部赢了一局,在大戰略上來講,俄羅斯其實輸了一步,陷入了美國預設好的戰略困局。

俄烏沖突,美國是戰略級赢家,俄羅斯戰術級小勝,烏克蘭是全輸

普京是真正的大赢家嗎?

首先,俄烏的軍事沖突是逼于無奈,被迫而打了一場戰争,俄羅斯和烏克蘭其實都不願打仗,雙方都是極不情願的,罵罵咧咧的上了戰場。像胡錫進就說了,它真的是一場悲劇。為什麼呢?如果有可能如果有選擇,俄羅斯絕對不願打這場戰争,因為這場戰争對俄羅斯來講是一個影響非常巨大的一個事情,這個沖突在于俄羅斯打完這個烏克蘭之後,世界會怎麼樣,俄羅斯會怎麼樣的問題。對俄羅斯來講,現在顯然正處在一個戰略困境當中。

這場戰役當中最大的赢家是誰呢?最大的戰略級赢家是美國。美國通過成功的戰略忽悠,誘發了這場戰争,然後不費一兵一卒,削減了俄羅斯的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讓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重新變得緊張,東歐國家倒向北約,北溪二号終止,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對外聯系都将大部分中斷,俄羅斯将處于前所未有的發展困難中。也就是說打完之後,無論怎麼樣,整個俄羅斯的發展将舉步維艱,這是一個可以看到的事實,損失巨大。

俄烏沖突,美國是戰略級赢家,俄羅斯戰術級小勝,烏克蘭是全輸

烏克蘭戰火翻騰

而美國達到這個戰略目的呢,隻是通過陳兵在波蘭和扶持這個烏克蘭代理總統,就完成了這個戰略布局,成功的把曾經同宗同源的兩個國家拖到了戰場上。是以說從戰術來講,随着俄羅斯進入烏克蘭,美國好像輸了一局。但從大戰略來講,美國是大大地赢了一局,将俄羅斯拖入了戰略被動。從俄羅斯來講,俄羅斯這一場戰術級的勝利,很難說是戰略上的重大勝利,隻能說是捍衛了自己的底線。同時呢,在北約東擴這個關鍵性問題上,給了北約一個非常響亮的一個耳光。但是打完這一耳光,俄羅斯将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和這個世界的經濟聯系以及政治聯系,可能要倒退很多很多年,要用很多年去修補這種關系。普京對這個問題心知肚明,他也是非常無奈地發動了這場戰争。

是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俄羅斯是真心不想打這場戰争,但是逼于無奈又不得不打。為什麼不得不打?因為美國通過“溫水煮青蛙”的政策,北約五次東擴,已經将戰火燒到俄羅斯眼皮底下,俄羅斯已經躲無可躲,不得不應戰。

俄烏沖突,美國是戰略級赢家,俄羅斯戰術級小勝,烏克蘭是全輸

北約東擴,波蘭等東歐國家已經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土戰略安全

是以我們說,戰争的最高的境界是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顯然這個目的是無法達到的,受到歐洲和美國支援的烏克蘭是不會屈服的。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選擇了以最激烈的對抗方式---以戰争的方式,來進行自己戰術級目的達到。但是在整個戰略上,俄羅斯心裡非常清楚: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一個選擇。即使戰術級目的達到,俄羅斯仍然将處于戰略困局中。走出戰略困局的有力支援就是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但是在這種幾乎受到全球制裁的情況下,顯然隻能倒退。對于俄羅斯來說,可能也選擇了從今以後在美國的長期戰略對抗當中,繼續通過正面抗衡的方式,将這種抗争進行下去。

是以說,我們能夠得出一個什麼樣的一個認識呢?就是說戰術級的勝利和戰略級目标的達成來講哪個更重要?顯然戰略級目标更重要。

以俄烏沖突為例,美國的戰略級目标在這場戰役當中基本是達到的,俄羅斯的戰略級目标實際上隻是說是部分達到,而且要以犧牲其他重大目标的這種前提下來達到的、是以說俄羅斯很難,是赢了戰術,輸于戰略。俄羅斯很難說是戰略級勝利,美國是戰略級勝出,烏克蘭不管怎麼樣都是戰略級全輸。

是以說,我們做任何事,要關注什麼?關注長遠戰略目标的達成,不要太介意一個短期的戰術級目标的達成,要有長遠的發展目标和全局觀、大局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