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新型城市新排名:鄭州全國第21,竟是中部六省省會第5?

作者:河南商報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陳朋沖

近日,科技部中國科技資訊研究所釋出了《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全國78個創新型城市的創新能力“一決高下”。

鄭州排名第21位,在中部六省省會中位列第5。

對這個榜單,業内看法不一。

有專家認為,評價資料老舊(為2019年資料),部分名額設定不合理,不能真實反映鄭州當下的創新實力。

也有專家表示,從部分核心名額能對比反映出鄭州創新能力上的短闆,未來急需改變。好在,改變已來。

創新型城市新排名:鄭州全國第21,竟是中部六省省會第5?

(鄭州龍子湖智慧島 圖檔來源:鄭東新區管委會網站)

排名:創新型城市“排排座”鄭州全國21名

這不是個理想的名次。

在多省科技部門發通稿“曬排名”時,鄭州略顯“沉默”。

《報告》顯示,國家創新型城市前十強依次為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武漢、西安、長沙、合肥、青島。

鄭州在全國78個創新型城市中,排第21位。中部6省的省會中,鄭州排在第五位,落後于武漢、長沙、合肥、南昌。

“有些意外。”在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斌看來,鄭州的創新能力應該處在中部省會中遊位置,而此次排名明顯靠後。

而對于全國21名這個位次,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則認為,大體反映了鄭州的創新能力水準。

“客觀對比,鄭州的創新能力全國省會城市中,是處在中上遊的位置。”他說。

創新型城市新排名:鄭州全國第21,竟是中部六省省會第5?

熱議:部分評價名額“亂入” 鄭州排名被拖後腿

這份榜單是如何出爐的?

該評價體系中,針對城市創新能力,設定了創新治理力、原始創新力、技術創新力、成果轉化力和創新驅動力5個方面、共30個評價名額,引用資料來源于2019年的官方統計。

創新治理力,包括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量等。

原始創新力,包括研發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産總值之比、“雙一流”建設學科數等。

技術創新力,包括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

成果轉化力,包括高新技術企業營收與規上工業企業營收之比等。

創新型城市新排名:鄭州全國第21,竟是中部六省省會第5?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長陳耀認為,研發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産總值之比、“雙一流”學科數等關鍵名額,能反映一個城市真實的創新能力。

但部分名額“并不必要”,影響評價的“純粹性”。例如,創新驅動力一項,包括PM2.5年平均濃度、人均實際使用外資額、機關地區生産總值能耗等。

報告中,鄭州2019年PM2.5年平均濃度排名68名,人均可支配收入40名,和創新驅動力排45名有了直接關聯。

畢竟,創新能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力,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的參考資料無限擴充,影響評價的準确性。

對于這份《報告》,河南省一名長期關注創新發展的學者則表示“不準确”,不予置評。

冷思考:部分核心名額反映出鄭州市創新能力的差距

雖說《報告》引用的評價資料來源于2019年的統計,滞後于發展,但透過一些關鍵名額的橫向對比,能看出鄭州創新方面的長短闆。

創新型城市新排名:鄭州全國第21,竟是中部六省省會第5?

放在中部六省的參照系中,鄭州對比武漢和西安:

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鄭州2.04%,武漢3.21%,西安5.17%。

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鄭州1.52%,武漢1.37%,西安2.59%。

技術輸出合同成交額與地區生産總值之比,鄭州1.1%,武漢3.17%,西安5.38%。

科技型中小科技企業數量,鄭州3777家,武漢1540家,西安3999家。

“雙一流”學科數量,鄭州3個,武漢29個,西安16個。

如果用最新統計資料來比拼,鄭州排名會怎樣?

如果使用2021年最新資料,鄭州的評價數字應該會“好看”不少。

這兩年,鄭州的創新“家底兒”“厚實”許多。

比如2020年,鄭州市研發投入經費276.7億元,占地區生産總值2.31%,指數增長在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前列。

2021年,鄭州市預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4100家左右,比上年增長30%。

創新型城市新排名:鄭州全國第21,竟是中部六省省會第5?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 圖檔來源: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網站)

在陳耀看來,增加重大創新平台,多引進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繼續增加全社會研發投入,"産學研政金"緊密結合等,都将進一步提升鄭州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提升,鄭州已在發力。

2019年以來,鄭州市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都是關鍵詞,且分量不斷加重。

比如2020年提到,“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發展。”2021年提到,“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着力打造國家極具活力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科教及高端創新平台的短闆在補。高校“雙一流”學科新增3個,3家省實驗室落戶鄭州,中原科技城加速建設……

獲批建設國家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實作了全省國家大科學裝置零的突破……

創新驅動,位列我省“十大戰略”之首。鄭州的創新擔當,已在聚光燈下。(編輯 苗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