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想向一些吃瓜群衆,或者還不太明白的人做個大概的了解。

北約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對抗
首先先了解一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地理位置
烏克蘭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是歐洲聯盟與獨聯體特别是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地圖上來看,俄羅斯所在的緯度跨度是比較大的,南北跨越了30個緯度,而東西方向的經度上更是跨越了150度。在南邊,俄羅斯與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相鄰,在西邊又同芬蘭、烏克蘭等國家相鄰。
俄羅斯并不是排斥烏克蘭,而是烏克蘭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加入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就是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北美與歐洲國家為實作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
從地圖就可以看出來除了烏克蘭,白俄羅斯,基本上俄羅斯已經被北約組織包圍。白俄羅斯是俄羅斯鐵杆盟友,是以唯一有變動的就是烏克蘭!
烏克蘭從蘇聯解體繼承了很多軍工裝備,工廠不計其數,從戰略轟炸機白天鵝,到核武器、核設施等不計其數。雖然烏克蘭的重工業很發達,但是輕工業卻少的可憐。
國之重器“白天鵝”戰略轟炸機
廢棄的軍事裝備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國内出現了很多“高官”趁着解體時的體質不完善,迅速擴張自己的産業,到最後成為了烏克蘭耳熟能詳的“寡頭”,這些人控制着烏克蘭大部分的資源,從銀行、房産、鋼材、煤炭、化工等等都有“寡頭”的參與,普通人隻能分到很少的資源。
烏克蘭寡頭,基本“控制”了烏克蘭
烏克蘭基本上隻有兩種人,一種就是“寡頭”,一種就是窮人,是以烏克蘭境内一直處于經濟低迷,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建設與發展。
烏克蘭寡頭的私人武裝
雖然烏克蘭一直想要加入北約,但是北約并不想接受這個“街溜子”,隻想讓烏克蘭成為牽制俄羅斯的一顆棋子。
俄羅斯與北約并不是突然就發生嚴重的沖突,而是日積月累的,給大家簡單的梳理了一下。
2007年,俄羅斯和北約的關系開始降溫。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成為象征之一。謝爾蓋·裡亞布科夫(時任俄外交部泛歐合作司司長)宣稱,俄羅斯與北約的聯系唯有打擊販毒。
2008年,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關系因北約内部讨論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行動計劃的可能性而再起波瀾。俄羅斯認為這表明北約的東擴意圖,并稱這是對俄羅斯的威脅。
2008年8月,由于格魯吉亞五日戰争,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裂痕進一步加深。此後,俄羅斯-北約理事會會議及一系列聯合項目的實施暫停,直至2009年春季。
2014年3月至4月,在烏克蘭東部武裝沖突爆發後,俄羅斯和北約的關系徹底惡化,幾乎所有合作都中止。4月8日,北約禁止幾乎所有俄羅斯從業人員進入北約總部大樓,隻有大使等人除外,并下令把常設代表處的人數從70人減至50人。
北約與俄羅斯舉行理事會首腦會議
北約一步一步向東擴張,一共東擴了5次,從1999年至今,北約已經向東推進了1000餘公裡,這也是烏克蘭危機爆發的源頭所在。
北約一個勁的給俄羅斯施加壓力,烏克蘭又沒有眼力見,一個勁想加入北約。
北約一共有兩種勢力,一種是親歐,一種是親俄。現在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親歐派,是以導緻烏克蘭與俄羅斯關系越來越緊張。
烏克蘭上司人澤連斯基
俄羅斯普京在世界大部分人覺得,普京不敢打,但是俄羅斯卻真的動手了!
俄羅斯直接宣布承認親俄的兩個州獨立,順勢直接進攻烏克蘭。
俄羅斯一個小時左右,就基本消除了烏克蘭的空軍與海軍威脅。
一天左右就到達了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
俄羅斯上司人普京
烏克蘭一直都是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如果烏克蘭加入了北約,俄羅斯的國土安全将會受到嚴重威脅。
部署在烏克蘭境内的飛彈可以在5分鐘抵達莫斯科,這相當于已經把槍頂在腦門上了。如果現在繼續選擇忍讓,北約與美國就會更加的變本加厲,俄羅斯将變得非常被動。
有很多人富有“同情心”,認為烏克蘭挨打屬于需要支援的一方,但是隻要大概了解過烏克蘭的人就會覺得烏克蘭“挨打”真的屬于咎由自取。一個勁的挑釁俄羅斯,俄羅斯和你講道理,你耍無賴。俄羅斯對你動手,你又想講道理?
國家之間不是“鄰居式關系”,隻有政治、安全、利益。
我不打你,我就要挨打!
偉大的領袖曾經說過: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謝謝各位的觀看,隻是本人的個人見解。才疏學淺,各位多多包涵,如果各位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讨論。[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