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今提到烏克蘭,大家能想到的可能隻有遼甯艦和美女,或者是一個“歐洲最窮國”的标簽。

可是你知道嗎?這個國家曾經是“蘇聯二太子”,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核軍事能力能在全球範圍排到前三。

與此同時,這個國家還有着“歐洲糧倉”的綽号,不僅周邊有河有海,而且地處平原。

國内2/3的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地,甚至一度有人說:歐洲人能不能吃飽飯,烏克蘭說了算。

那麼起點如此輝煌的一個國家,在巅峰期究竟有多強悍?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沒落的呢?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無盡的輝煌:豐碩财産的繼承者

作為前蘇聯除俄羅斯外最大的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在前蘇聯的地位本就很高,甚至有人尊稱其為“蘇聯二太子”。

另外這裡還是蘇聯和美國對抗的前沿陣地,部署了大量軍事武器。

也正因如此,1991年前蘇聯解體,加盟國開始遵循“在誰的地盤上就歸誰”的原則。

分家産的時候,烏克蘭賺了個盆滿缽滿,至少拿到了30%的軍事遺産。

可能有人覺得30%也沒多少,這裡我們用資料給大家答案。

這30%包括176枚洲際彈道飛彈、300多艘大型艦艇、1500架飛機、6000多輛坦克以及将近80萬軍隊。

除此之外,烏克蘭還得到了讓美國都忌憚地圖160戰略轟炸機以及還未修成的航空母艦等等。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如此豪華的軍事陣容,在當時的世界上,說一句世界第三也毫不為過。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不,這些其實都隻是前蘇聯留下的豐碩遺産中的極小一部分。

真正珍貴的其實是前蘇聯部署在烏克蘭的300多萬軍事從業人員以及超過3000家國防軍工機關。

而這些軍工機關中,不乏一些在全世界範圍内都赫赫有名的“業内大鳄”。

比如有着被譽作航天之星的“南方機械制造廠”。

光聽名字大家可能沒有感覺,可實際上,這卻是前蘇聯最大的飛彈生産基地。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前蘇聯有超過一半的洲際飛彈是從這裡産出的,這裡甚至包括威名赫赫的撒旦系列。

除此之外,這座南方機械制造廠中還有大量的高端火箭技術,憑借這些技術,烏克蘭完全可以站在領域最前沿,引得其他發達國家垂涎。

緊接着,咱們再來看看有“動力沙皇”美稱的馬達西奇公司。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它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各類飛機提供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像蘇27這類戰機,航空發動機大多産自這裡。

誰能掌握這家公司誰就能掌握前蘇聯的強悍發動機技術,其空軍實力将獲得一個質的飛躍。

直到2020年,大陸仍舊沒有放棄對這家公司的收購。

雖然最後由于美國和俄羅斯的幹擾沒能成功,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在市面上是多麼吃香。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最後咱們再來看看,構築起蘇聯海陸空三軍力量的三家主要企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以及安東諾夫設計局。

尼古拉夫造船廠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黑海造船廠。

早在1897年的沙俄時代就已經成立,其内部設計師一度高達2.5萬人,在規模上冠絕整個歐洲。

同時這也是前蘇聯唯一一個能夠制造航空母艦的地方,像大陸遼甯号的前身瓦良格号其實就出自那裡。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而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的主要任務則是設計各類坦克。

在蘇聯沒有坦克的情況下,設計師們就是在這裡硬生生的造出了第1輛坦克,打赢衛國戰争的T34坦克也是出自于此。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至于最後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則是在飛機設計上有很大造詣。

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甚至造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飛機,“安225運輸機”。

它不僅單次載重能夠達到250噸,而且還能夠在暴風雪天氣裡飛行,打破了傳統運輸機的桎梏,在業界享有很高的名譽。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說烏克蘭才是真正繼承了前蘇聯的精髓。

如果烏克蘭能夠好好利用這筆豐碩的遺産,不說能夠頂替前蘇聯,成為美國的對手,至少不會比俄羅斯遜色太多,在全球範圍内甚至都能排于前列。

況且,除了這份“主菜”之外,前蘇聯還給烏克蘭留下了“餐後甜點”,讓烏克蘭點綴的愈發光彩照人。

而這份甜點正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優秀的地理位置和不錯的經濟條件”。

它的國土面積在歐洲排名第二,人口面積在歐洲排名第五,有着很大的發展空間。

再加上國内又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充沛的自然資源,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簡直可以說是“天選之子”。

可令人不解的是,短短幾十年,一手好牌開局的烏克蘭就輸得幹幹淨淨。

不僅國内大量女性被誘騙到其他國家充當娼妓,就連這個國家都淪為了“歐洲最窮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的?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極盡的破敗:送入深淵的5節滑梯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烏克蘭的破敗也不是單單一個原因所造成的。

如果硬要追根溯源,我們大緻能夠看出5方面的原因——放下武器、政局動蕩、官員腐敗、立場模糊、兄弟阋牆。

首先,烏克蘭做得最讓人不能了解,也最錯誤的事情就是主動銷毀了大量核武器。

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旁人都羨慕烏克蘭白白撿到了大筆遺産,可烏克蘭自己卻是有苦難言。

在當時那個國際環境下,烏克蘭根本就沒有利用這些武器擴張的機會,也就是說空有武器卻沒有用武之地。

這些武器即使不用,也會給烏克蘭帶來極大的負擔,最簡單的一點就是維護和修繕費用。

為了減小負擔,烏克蘭政府決定将這些武器賣出去。

可是由于烏克蘭所繼承的大多是蘇式武器與美式武器不相容,是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都不買。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大陸當時倒是有較強烈的購買願望,可是由于美國從中作梗,最終大陸與烏克蘭的訂單也沒能達成。

眼看着烏克蘭陷入困境之中,美國主動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将這批武器給銷毀。

平白銷毀烏克蘭肯定是不願意的,為了說動烏克蘭,美國表示自己願意給烏克蘭提供一定的軍事援助,甚至還可以額外給烏克蘭一筆錢來發展經濟。

美國的這個做法很明顯,就是想拔除烏克蘭的羽翼,可烏克蘭最終還是被美國說動了。

不僅将航母、核彈頭、飛彈發射井和戰略轟炸機拆了個幹幹淨淨,直接成為了一個無核國家。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還大肆削減了軍隊人數,軍隊數量從昔日的80萬一路跌到了10來萬。

如此一來,軍費開支倒是少了,可是烏克蘭也沒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而美國這邊也是翻臉無情,絲毫沒有将當初的承諾放在心上。

就連俄羅斯打起烏克蘭來也是百無禁忌,俄羅斯當初出兵占領克裡米亞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烏克蘭國内的時局是非常動蕩的。

小小的一片土地上,足足有198個政黨,而且還大緻分為了親俄和親美兩個派系。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這直接導緻烏克蘭政府失去了對國内的把控,上司人上台下台那是家常便飯,再加上美國和俄羅斯沒事就來幹預一下,烏克蘭可以說是欲哭無淚。

另外官員腐敗也是烏克蘭走向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這個國家所選舉出來的總統大多“背後有人”,上位之後非但不想着去處理那些腐敗官員,反而是想着給自己謀求利益。

底下官員跟着上面學,整體政治環境自然愈發惡劣。

再者烏克蘭的立場極為模糊,而這對于一個不夠強大的國家來說是非常緻命的。

夾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烏克蘭政府的官員總想着左右逢源,對待雙方的态度皆是模棱兩可。

可最終非但沒能撈到足夠的好處,反而還将兩頭都得罪了。

而出于地緣政治,烏克蘭不可能完全朝着美國靠攏,畢竟美國總會對這個國家抱有戒心。

另外出于特殊關系,俄羅斯對烏克蘭也毫無好感,一有機會就要打一打烏克蘭。

至于最後一點,“兄弟阋牆”,則牽扯到了前蘇聯、俄羅斯以及烏克蘭三者的濃厚曆史淵源。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複雜的根源:烏克蘭的發展之旅

要說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兄弟,那真是一點不假,除了兩者都曾歸屬于前蘇聯之外,早在公元9世紀,兩者就已經結下了淵源。

隻不過這份淵源并沒能讓兩者相親相愛,最終這兩個國家還是走上了對抗的道路。

公元九世紀的時候,基輔羅斯迅速崛起,隻可惜後來這個國家分成了12個小國。

其中一個小國曆盡波折,最後就成為了沙皇俄國,而烏克蘭人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他們不幸被劃到了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公國的版圖中,要不是1648年烏克蘭人民揭竿起義,如今都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

在與波蘭對抗的過程中,烏克蘭幾次向俄國求援,最終于18世紀并入了沙俄之中。

烏克蘭人民本來以為自己迎來了春天,沒想到彼得大帝取消了烏克蘭地方自治權力,還對他們進行了深度的剝削。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以至于烏克蘭私下寄托瑞典結盟獲得民主自由,沒想到消息最終洩露,不僅計劃失敗,而且沙皇還直接血洗了烏克蘭的哥薩克營地。

這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第1筆血賬。

二月革命後,沙皇俄國土崩瓦解,烏克蘭上了德國的賊船,以大量的糧食和農副産品為代價,換取了45萬德軍幫助自己抵抗蘇維埃武裝政權。

結果德國軍隊雖然如期到來,卻翻臉不認人,直接推翻烏克蘭中央政府成立了傀儡政權。

波蘭和蘇聯後來也插手了進來,烏克蘭幾經波折,最終西烏克蘭被德國和波蘭吞并。

終于,1922年烏克蘭回歸了蘇聯大家庭,還在蘇聯的幫助下于1939年奪回了西烏克蘭地區。

原本以為幸福的生活開始了,卻沒想到斯大林為了推動國家重工業,直接将歐洲糧倉變成了自家糧倉。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隻給烏克蘭農民留了一些微薄的口糧,剩下的要求他們全部上剿,烏克蘭人民奮起反抗,甯願把糧食燒了也不肯交給斯大林。

最終的結果就是斯大林直接封鎖了烏克蘭周邊,還沒收了大量生産材料和全部糧食。

結果沒過多久,烏克蘭就掀起了大規模饑荒,死傷無數,這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第2筆血賬。

也正因如此,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毫無留戀的就投入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懷抱。

而俄羅斯對于這個“叛徒”自然也很憤怒,但更令俄羅斯憤怒的是,烏克蘭隻想繼承财産,不想承擔債務。

最終無奈之下,俄羅斯和烏克蘭簽訂了零點方案,烏克蘭既不用繼承前蘇聯的财産,也不用承擔債務。

當然那些落在烏克蘭境内的軍備就隻能留給烏克蘭了。

巅峰時期的烏克蘭,究竟有多強大?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或許從這個時候起,烏克蘭的衰敗就已經被決定了,因為當時的烏克蘭空有大量的軍事力量,卻沒能繼承到與之相比對的經濟财産。

這直接導緻烏克蘭陷入到了“有武器沒錢”的境地,再配合我們上面所提到了幾個重要原因,最終輝煌的烏克蘭一步步走向了沒落,“蘇聯二太子”也淪落為了“歐洲最窮國”,屬實可悲可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