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神品 | 出入“智永”之域: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唐代書法家林藻行草書《深慰帖》。

林藻是莆田古代文人走向中原大地的精英,其文學、書法聲名早已傾滿朝野,宋徽宗趙佶親自編錄欽定的《宣和書譜》二十卷,以及明代陶宗儀傾畢生心血編輯的書法典籍《書史會要》都給予林藻《深慰帖》極高的評價。

莆田林氏九牧之林藻,胸有大志,敏而好學,早年與歐陽詹建立“福平書堂”于紫霄山下,後徒步入京應試,唐德宗貞元七年(791)考中進士第三名。《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稱:“莆田人登進士第,自藻始”。

《宣和書譜》評:“有唐三百年,書者特盛,雖至經生輩,其落筆亦自可觀。蓋唐人書學,自太宗建弘文館為教養之地,一時習尚為盛,至後之學者,随其所學而各有成就,如藻之于智永是也。”

中國書法至魏晉時大變,尤其以晉人變偏鋒為主的漢八分和秦隸變今隸更具雄渾厚重,行書則輕重疾徐粗細變化,顯得隽秀逸飛,南朝自劉裕代晉,曆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社會漸穩定、經濟趨繁榮,朝野上下以擅長書法為榮耀,其時,山陰永欣寺僧智永學王羲之而得法,“一字之出可值五萬”。

《唐史·人物志》載:初授容州支使,遷殿中侍禦史,嶺南節度使,終江陵刺史。有雜稿集傳世,最善草書,胡酋之亂,脫落不存,僅有《深慰帖》收于譜中,大雅君子,稱其婉約豐研,得僧智永筆法雲”。

林藻先學顔真卿之楷書,形成自己蕭疏古淡、意韻近古之風格,再學智永之行書。現觀林藻《深慰帖》,确有出智永的婉約豐妍,然也頗具濃纖變化之遒勁,應是唐人承魏晉書法而逐漸演變成唐人書法之時代特征。

據傳,林藻《深慰帖》最初藏于宋皇家禦府,明代,為奸相嚴嵩所藏匿,嚴嵩敗,抄家,又為明嘉靖皇帝得之。書法家文征明、董其昌先後将其帖刊刻于籍,後不知終。生卒年不詳,字緯乾,小名遂奴,福建莆田縣人。唐貞元四年(公元788年)登明經第。七年(公元791年)中進士,是閩舉進士之第一人。少有奇志,刻苦業文,讀書于靈岩精舍。初授容州(今廣西北流)支使,遷殿中侍禦史,内供奉嶺南節度副使,終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使。林藻與其胞弟林蘊都以善書聞名,成為唐德宗貞元時期著名書法家和文學家。

林藻的書法學顔真卿,尤擅長于行書,極得智永遺法,筆意蕭疏古淡,意韻深古,其書作雜于魏晉書法藝林之中;難辨真僞。傳世有《深慰帖》。明初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稱:“林藻行書,婉約豐妍,出入智永之域。”

林藻的書法無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秀妍之氣,而近與楊凝式書法,前人書評中多有稱道他的書法藝術。其詩作收錄于《全唐詩》中。

《深慰帖》為行草橫幅,整幅作品清秀舒展,氣韻貫通。其筆迹以顔體為主,融進諸家的韻味,墨彩沉厚。博大之中,不乏峻拔的氣概。

其用筆精細,筆筆精良不澀滞,經得起挑剔或推敲。用筆特點是委婉圓潤,線條多呈弧形,且變異無常,有方筆,有圓筆,行筆流暢,筆鋒的提按富有節奏感,中鋒輕點,側鋒取勢,強化墨韻。對繁雜字,他輕描淡抹,意随筆到,纖細得如同蠶絲。

在用墨上,能根據字形特點及章法的表現需要,或濃或淡,或輕或重,竭力營造一個暢達自然的韻緻。他的作品布局趣多味濃,并非機械式的排列,而是左颠右斜,上下之間,時而緊挨相疊,時而拉開截斷。但能筆斷意連,絲絲相扣,整體章法顯得十分靈動快活,潇灑飄逸,神采飛揚。

《深慰帖》被董其昌收入《戲鴻堂群帖》中。

林藻行草書《深慰帖》超清欣賞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神品|出入“智永”之域 :他的書法,融進諸家韻味,博大之中不乏峻拔氣概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