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為什麼不向烏克蘭派兵?

作者:智慧煙台

1990年,伊拉克在領土侵略戰争中入侵科威特。第二年,美國及其盟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支援下進行了幹預,擊退了伊拉克的入侵。今天,當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類似的侵略戰争時,美國卻沒有類似的行動,而隻是采取不斷更新的經濟制裁,這是為什麼?

1991年和2022年的情況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最大的不同是:衆所周知,薩達姆·侯賽因沒有核武器;而普京有近6000個。如果說原因,這就是原因。

在入侵之前和之後,拜登政府一直排除美國軍隊部署烏克蘭。總統在周四的講話中說:“讓我再說一遍:我們的軍隊現在沒有,将來也不會卷入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沖突。”盡管右翼和“反帝國主義”左翼的評論人士警告稱,美國将參與其中,但沒有迹象表明這一政策會發生改變。核武器是主要原因。

在某種程度上,冷戰時期的“互相保證毀滅”邏輯仍然有效:俄羅斯的侅武器庫導緻直接幹預烏克蘭的風險超出了任何理性的美國上司人所能容忍的程度。 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俄羅斯的核武器使得這場沖突更新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降低。

但從另一個意義上說,俄羅斯的核武庫也為普京的入侵創造了條件。

政治學家稱之為“穩定-不穩定悖論”,也就是說核威懾具有一種沖突效應,可能導緻某些正常戰争更有可能發生。俄羅斯可以相對自信地認為,美國及其盟友不會直接保護烏克蘭,因為這樣的沖突會帶來核戰争的威脅。

普京本人也提出了同樣的想法。在周三晚間的宣戰演講中,他警告“任何考慮從外部幹預的人”将“面臨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的後果”——這種威脅已經不假掩飾了:如果美國及其北約盟國膽敢幹預,對付他們的将是核武器。

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研究核武器的教授凱特琳·塔爾梅奇(Caitlin Talmadge)在談到普京的演講時寫道:“這是我見過的穩定-不穩定悖論最清晰的證據。普京的行為表明,他們可以利用戰略核力量作為盾牌進行正常侵略,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核威脅可能會阻止外部幹預。”

作為冷戰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美俄之間的核平衡正重新回到國際政治的前沿。我們隻能希望事情不會變得更可怕。

核武器導緻美國難以出兵烏克蘭

核武器是人類迄今為止發明的唯一一種一旦大規模使用,就能迅速消滅我們整個物種的武器。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之間發生沖突的風險極大,是以任何理性的上司人在理論上都應該設法避免發生沖突。

美國和俄羅斯尤其如此,兩國合計控制着世界上大約90%的核彈頭。問題不僅在于兩國核武庫的規模,還在于它們的結構——兩國都擁有強大的“二次打擊”能力,這意味着雙方都能承受對方的毀滅性核打擊,并仍能進行報複。美國和俄羅斯部分通過所謂的“核三合一”(nuclear triad)來保持二次打擊能力:配備核彈的轟炸機,配備核飛彈的潛艇,以及陸基洲際彈道飛彈。

其結果是,美國和俄羅斯都無法指望“赢得”一場核戰争。即使一個國家首先發動攻擊,摧毀主要的軍事基地和人口中心,另一個國家仍然能發動核反擊,比如從海上的潛艇對其敵人發動反擊。想要在這種規模的核戰争中擷取勝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參與戰争。

這或許就是拜登政府如此堅定地避免卷入烏克蘭問題的原因:直接幹預所帶來的風險太高了,對群眾,對國家,乃至對全人類。

美國為什麼不向烏克蘭派兵?

1954年美國進行的一次核試驗。

核大國之間的正常戰争并不一定會更新為核沖突:看看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卡吉爾沖突,或者2018年美國特種部隊和俄羅斯雇傭兵在叙利亞的戰鬥。但是,沖突更新為使用核武器的風險總是存在的,特别是當一方認為事關重大的國家利益或其生死存亡時。

對普京來說,烏克蘭戰争似乎已經符合了這個要求。從地理上看,美國或北約對這場沖突的重大幹預,将對俄羅斯國土的領土完整構成威脅。如果北約幹涉能讓戰争的形勢朝着有利于烏克蘭的方向轉變,那麼俄羅斯很可能會使用其核武庫來對付北約的敵人。

達特茅斯大學(Dartmouth University)的核武器專家尼克·米勒(Nick Miller)解釋說:“他們的核戰略設想是,如果在正常沖突中失敗或面臨生存威脅,他們可能會率先使用核武器。”

對于在烏克蘭部署美軍,是否會在實質上導緻核戰争,這一點無法預知。但風險很高,很有可能超過冷戰時期最危險的時刻,比如古巴飛彈危機。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保護美國國土的前提下,一位美國上司人仍然有可能與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發生沖突,但保衛烏克蘭這樣一個甚至不是美國正式盟友的國家,應該不是其中之一。

核武器如何使烏克蘭戰争成為可能

一些權威學者在研究威懾的邏輯後得出結論,核武器實際上對世界是一件好事。支援這種“核革命”理論的主要學者是政治學家肯尼斯·瓦爾茲(Kenneth Waltz),他們認為核武器的擴散将通過擴大威懾來傳播和平。越多的國家将侵略行為置于難以想象的風險之下,發生戰争的可能性就越小。

這一理論的證據參差不齊。雖然核威懾似乎确實在防止冷戰升溫方面發揮了作用,但研究其他案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北韓等擁有核武器的較小國家,會得出一個複雜得多的結論。

穩定-不穩定悖論就是這些複雜因素之一。這種悖論最經典的形式是,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更有可能卷入小規模沖突。因為雙方都知道,考慮到核風險,對方不想冒更大的戰争風險,他們可以更有信心地進行較小的挑釁和攻擊。看起來核武器帶來了穩定,實際上孕育了更大的不穩定。

美國為什麼不向烏克蘭派兵?

烏克蘭不是核武器擁有國,但北約有三個國家有(美國、英國和法國)。因為北約成員國不希望與俄羅斯發生更大範圍的戰争并引發核沖突的風險,是以它們不太可能幹預一場原本有可能加入的沖突。普京知道這一點;他公開威脅要對任何幹涉的國家使用核武器,這表明他預計到了這一點。

是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對經典悖論的一種曲解:普京依靠對核打擊的恐懼,讓他得以在入侵一個擁有核武器的第三方(北約)可能想要保衛的國家(烏克蘭)時逃脫懲罰。

這種情況在冷戰時期很常見。這也是為什麼蘇聯可以在1956年向匈牙利和1968年向捷克斯洛伐克派兵鎮壓反共産主義起義,而不用真正擔心西方的幹預。

需要明确的是,穩定-不穩定悖論不是國際關系的鐵證,學者們對這種行為引發沖突的頻率存在分歧。但核威懾同樣沒法作為依據:有幾個差點發生核戰争的例子。

例如,1983年,蘇聯中校斯坦尼斯拉夫·佩特羅夫(Stanislav Petrov)收到了一個早期預警系統的警報,稱美國可能會發動核打擊。如果彼得羅夫通知了他的上級,他們很可能會發射飛彈作為回應。然而,佩特羅夫和他的手下正确地得出結論,相信這純粹是一場虛驚,于是選擇什麼也不彙報。他們的判斷可能挽救了數億甚至數十億人的生命。

核威懾取決于雙方都能獲得相對準确的資訊并做出理性的決定。但是,烏克蘭的這場沖突發生在北約成員國邊界附近,發生事故、誤解和誤判的風險會逐漸增加。例如,米勒說,“你可以想象一架俄羅斯飛機不小心誤入北約領空”,并引發更廣泛的沖突。

如果北約不進入烏克蘭境内,發生這樣一場災難的風險仍然非常低。米勒警告說,“雙方都有強烈的動機避免直接沖突,避免事件更新。”

但在目前反複讨論使用核武器的前景,就已經說明了核武器如何令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變得更危險、更脆弱。雖然核武可能在阻止美國直接介入烏克蘭沖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幫助創造了俄羅斯發動戰争的條件——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這有可能更新為徹底的災難。

來源:紐約華人資訊網

聲明:智慧煙台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私信聯系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