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軍在烏克蘭發起的軍事行動顯然打了烏軍一個措手不及。在戰争開始前,俄軍動手的各種征兆非常明顯:從俄羅斯各地調集的大軍早已駐紮在俄烏、白烏邊境線附近;得到俄軍支援的東烏武裝一直在與烏軍開展小規模的特種戰和互相炮擊;俄羅斯政府通過各種外交管道向烏克蘭政府發出強硬的資訊。
如果說上述的各種征兆尚不是很明确、很清晰,那麼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21日在電視講話中明确表示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共和國”後,戰争的爆發就隻是時間問題了。理論上來說,烏軍從21日-24日的3天時間内,早就應該做好戰争準備了。可為什麼烏軍對這麼明顯的戰争信号視而不見呢?

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總統令,預示着戰争不可避免。
一、俄羅斯引弓待發,假亦真時真亦假
利用軍事演習調動軍隊迷惑敵人在戰争史上屢見不鮮,但将軍事演習作為施加壓力的手段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是以,當俄軍以軍事演習和訓練的名義在靠近烏克蘭東部邊境大量調動軍隊的時候,既可能是戰争的征兆也可能僅僅是向烏克蘭施壓的手段。烏克蘭政府和軍隊中不少人還是會不可避免的抱有僥幸心理。
2月10日,俄羅斯以參加“聯盟決心-2022”聯合軍演的名義将軍隊部署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白俄羅斯軍事基地内
自2021年調動大軍進駐俄烏邊境後,俄軍多次對外宣布撤回部隊。但以撤回名義進行調動的部隊,通過少撤多留、轉移駐地、交叉互換駐地、隐蔽僞裝等多種方法隐真示假、虛虛實實,讓烏克蘭搞不清楚俄軍的真實意圖和兵力部署。作為實力強大的進攻方,俄軍隻需要陳兵邊境引弓待發就能牢牢掌握着戰争的主動權。而國力、軍力都遠遜俄羅斯的烏克蘭,隻能在政治上幻想俄軍不會進攻、在軍事上進行被動防禦。
參加演習的俄軍坦克部隊通過鐵路進行轉移。
二、澤連斯基身不由己,欲罷不能
澤連斯基政府雖然是經過選舉上台,但其在首輪投票時得票率僅為30.24%。根據投票1889.4萬人的投票總人數和63.52%的投票率計算,澤連斯基的支援者為571.3萬人左右,僅占2974.5萬登記選民的19.2%,這才是澤連斯基政府真實的支援率。
澤連斯基從電視劇中的總統變成了現實中的總統
在西方國家成熟的政治體制下,政黨支援候選人在組建政府時,有政黨提供的充足的人才儲備。英國等國家采取的影子内閣制度就是典型代表。作為演員出身的政治素人,澤連斯基所在的人民公仆黨是在大選前倉促組建的,連黨名都是從他主演的電視劇《人民公仆》中複制而來。這樣的政黨不僅毫無政治影響力,也不可能有人才儲備。
澤連斯基(左)執政不足5個月局爆出了“錄音門”事件。時任總理貢恰魯克(右)因在錄音中貶低總統不懂經濟而引咎辭職。
澤連斯基能夠成功當選總統,顯然不是依靠這個剛剛組建的人民公仆黨的支援。根據落選的前總統波羅申科的爆料:澤連斯基是烏克蘭大資本家科洛莫伊斯基的傀儡。
烏克蘭寡頭科洛莫伊斯基。
同時,澤連斯基政府及其背後的資本有着明顯的親西方政治傾向,在國防、經濟、外交等多個領域無條件的向西方一邊倒,以緻于澤連斯基政府在烏克蘭内外政策的制定,政府和軍隊高層的人事任免等方面都要看西方臉色行事。是以,在烏克蘭國内毫無威信可言的澤連斯基政府即便明知俄軍要開戰,也無力自行對烏克蘭的對俄政策進行調整。
面對僵局無能為力的澤連斯基。
三、烏軍魚龍混雜,指揮混亂
烏克蘭軍隊在2014年的克裡米亞事件和東烏沖突中接連遭遇重創。此後,烏克蘭武裝力量的組成成分發生了變化。烏克蘭國防軍指揮的政府軍因戰敗導緻力量和地位遭到大幅削弱後,内務部下屬的國民警衛隊、特警等準軍事組織的重要性開始上升,受西方支援的民間準軍事組織開始崛起。
在2014年的東烏沖突中,大批烏克蘭政府軍士兵被俘。
相比士氣低迷、裝備老舊的政府軍,這些民間準軍事組織不僅反俄态度堅決,而且能繞過烏克蘭政府從西方直接獲得資金和武器裝備的援助,還能得到西方國家派遣的軍事顧問的指導。在此後烏克蘭東部的曆次沖突中,都有這些民間準軍事組織的身影。他們名義上接受烏克蘭政府軍的統一指揮,但在戰鬥中往往自行其是,其後勤補給和人員補充也有一套獨立的系統。2014年以來,在東烏前線與東烏地方武裝對持的烏克蘭武裝力量中相當一部分就是這些聽調不聽宣的民間準軍事組織。
新崛起的烏克蘭民間準軍事組織公然展示納粹旗幟。
這些民間準軍事組織長期部署在東烏前線,早已習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無論是波羅申科還是澤連斯基對他們都沒有太大的限制力。是以,即便烏克蘭政府和烏軍高層明知俄軍即将在2月21日後發動軍事行動,但卻無法在短時間内對東烏地區的烏克蘭軍事力量進行整合投入備戰。
澤連斯基戰前曾多次親赴前線視察,但卻指揮不動烏軍。
4.西方援助遲來,烏軍準備倉促
當種種迹象表明俄軍即将采取重大行動時,西方各國開始緊急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但西方各國的援助不僅來的太晚,數量和品質也足以武裝烏軍。
從時間來看,這一輪軍事援助從2021年12月開始,距離2月24日的開戰僅有2個多月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無法讓訓練水準不足且習慣使用蘇式裝備的烏軍士兵能夠熟練操作使用先進、複雜的北約标準武器裝備。
烏軍士兵正在向澤連斯基展示接收的西方援助武器。
從數量來看,西方援助的武器彈藥數量不多。戰前,美國分兩批向烏克蘭提供了170噸的武器彈藥和多種裝備。這點彈藥連支撐一場旅級規模的戰鬥都不夠。其他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彈藥數量也很有限。
烏軍接收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
從品質來看,西方援助的武器以單兵便攜的反坦克飛彈、防空飛彈等輕武器為主。在體系對抗的集團軍規模正規戰中,這些輕型武器所能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甚至還沒進入自身的有效射程就被俄軍遠端火力消滅殆盡。
烏克蘭士兵正在學習英國援助的NLAW反坦克飛彈。該型飛彈性能低劣:不能全程制導、射程隻有600米、壽命已經過半。
5.烏克蘭政局腐敗,戰備松弛
蘇聯解體時,曾為烏克蘭留下了豐厚的軍事遺産。新生的烏克蘭可謂出生即巅峰,單單是核彈頭的數量就超過了2000枚,還擁有包括戰略飛彈、戰略轟炸機在内的完整的遠端打擊體系,這讓新成立的烏克蘭一夜之間成為僅次于美、俄的世界第三核大國。烏克蘭的軍工廠可以生産航空母艦、飛彈巡洋艦、洲際飛彈、主戰坦克、大型運輸機等先進的武器裝備。理論上來說,僅靠蘇聯留下武器裝備,就可以武裝起超過百萬人的軍隊。但蘇聯解體30餘年後的今天,烏克蘭連步槍的數量都不足了。
烏克蘭政府釋出動員令後,開始向群眾分發武器。但由于庫存不足,隻能用木槍訓練。這對曾經的軍工生産大國烏克蘭來說,是莫大的諷刺。
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政府就以腐敗聞名世界。2021年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中,烏克蘭在180個國家中位列122位。烏克蘭的腐敗是系統性的,曆屆總統、總理都曾受到腐敗的指責甚至是調查。烏克蘭的武裝力量更是腐敗的重災區,盜賣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A錢軍費在烏克蘭軍隊是公開的秘密。由于烏軍連美國援助的武器都敢盜賣,美國不得不以停止援助進行威脅。
卸任總統波羅申科受到包括叛國罪、腐敗在内的多項指控。圖為波羅申科在法院門前為自己辯解。
美女總理季莫申科曾因濫用職權罪被判處7年監禁。
在烏克蘭政府和軍隊系統性腐敗之下,任何戰備計劃都無法得到執行。賬冊上顯示儲存着大量武器彈藥的軍火庫其實早已被搬空,但上級檢查無法掩蓋時,就以軍火庫爆炸的形式銷毀證據。這也是烏克蘭經常會發生軍火庫爆炸的重要原因。
2017年烏克蘭首都基輔以東 176 公裡處的一座軍火庫發生爆炸。